把明星片酬制度化,大家有什么想法?

舍一得


赞同。演职员也是一个职业,实行制度化,就没有那么多浮夸作品。演职员也不要那么浮躁。


LingWang29


明星片酬制度化可能并非是好事,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想。

假设他们的片酬就1万2万的,那还不如普通工作呢。当然了,这个片酬就实在是低了,往高点10万20万。这个价格显然还是少,至少我们身边大把人可以达到年入50—60万的。

可能大家不明白,明星接拍任何影视剧、综艺这个是有时间关系的。按平均来算,明星接拍一部影视剧或者综艺,这个时间控制在4-8个月,也就是说差不多这一年就20万,显然还是不如普通人。

我们再往高点想想,100万呢?其实还是不行。

我接触过这类工作(可能冰山一角),一个明星月消费平均在20-30万上下。这里面包括助理工资(很多明星助理是公司安排的,不满意可自己请)、以及一些服装、人脉关系应酬,包括在外的一切消费(比如在外住宾馆,不过有活动时候,大多是一些主办方给承包了)。这些东西它不是经济公司全包的,这些钱杂七杂八算下来很多的。

考虑身边的人要发工资,以及自己的一些活动资金,按一年100万,明星根本就是做慈善。

可能有人说助理一类,应酬这些尽量减少,或者助理不需要。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助理一定要一个,明星不可能事事亲为,而且有关合同这类东西他们很显然不太清楚。助理说白了就是一个公关。而应酬,什么工作都少不了,这玩意花钱贼厉害。

所以100万还是不够。

再往大了想1000万,这个就很明显明星赚了,可并非就真赚了700-800万。之前我有看过一份资金流水单,明星有一个什么应急的资金(大致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应急资金大多是公司安排的有50万上下,不到非不得已不能用。

干什么用?捐款、慈善。

明星出席活动、应酬很多,而很多慈善机构各种名号都会找上他们,找到了需要捐钱的时候,这个钱就是这个意思了。明星会以公司名义捐钱,但是大多数是自己捐,名声嘛。这个钱很容易就捐了,很多很多的慈善机构找他们的,包括当地的某些有关部门。一个月很大可能能碰上3-5次,捐多捐少全凭个愿。就我所知道的,基本没影响力他们不会捐,但是一捐就是几万到几十万。这个很多是没有报道的,其实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一个有钱人在身边,什么机构都会来找你的。

大致算下来,1000万的片酬能到手的还是有几百万的,这里面扣除了税、工资。而几百万,看似很高,但其实还是正常范围。他们是等于一年就是靠这个钱来生活(包括一切)。

很多网友可能说综艺来钱快、时间短,这其实没错。但综艺对演员来说,负面影响更大。综艺只适合明星、不适合演员。而想要高片酬,还得是大咖大流量,小咖位的其实没有高达上千万的,几十万到几百万还是有的,但是综艺比演戏更耗精力特别的赶。

我自己理过,上1千万的片酬演员、明星是赚了,但想想熬夜、通宵的干,还是拿的稳。其实比一般企业相差不大。而高达5000万以上的,对不起,我看是毒瘤,这个是需要控制。可老实讲,片酬高低是市场决定,人为的干涉起不到根本作用。

之前国家出手来了个“限薪令”,演员片酬不得高于制作费的40%,可也只是针对影视剧的整体制作费管理,根本原因没有解决。1000万的制作费能拿多少?1亿的制作费又能拿多少?

不说了。总结:明星片酬制度化,不太理想,片酬少了、一般了,还不如过普通生活。个人能接受千万级别的片酬,但是上了5000万以上的,我鄙视!


二次元独爱


演艺明星的收入谁来定?

演艺明星的高价片酬或出场费常遭诟病,那么,他们的收入又该由谁来定呢?

2017年,世界收入最高的演艺明星都是美国人,女歌星碧昂丝狂赚了1.05亿美元,男演员马克·沃尔伯格有6800万美元进账,女演员艾玛·斯通收入了2600万美元。以上收入都是税前毛收入,如果减去经纪人分成、个税、律师等费用,能装进个人腰包净收入会大大缩水。

可能有人会问,美国大学教授的年薪才10万来美元,演员的收入是大学教授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这公平吗?这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吗?

我们要知道,在市场经济社会,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政府要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以确保劳动者获得能过上尊严生活的最低报酬。当然,对于公务员来说,就要为他们制定最高工资标准了,防止他们自己给自己加薪让工资超出市场平均工资。

我们举个例子。假如社会上有两个行业,造原子弹和卖鸡蛋。如果造原子弹的人多了,卖鸡蛋的人少了,造的原子弹卖不出去,而鸡蛋则供不应求,此时卖鸡蛋的工资就会上升,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卖鸡蛋,满足市场需求,而造原子弹的工资就会下降,逼迫一些造原子弹的改行,削减造原子弹的产能,这样,原子弹和鸡蛋重新达到供需平衡。反之亦然。这就是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的魔力,它可以自动配置市场上的各种资源,让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

我们再回到演艺圈。演员,不是一般人都能干的,要想成为一名演员首先要有天赋,或叫“天才”,经过后天努力才能走上舞台或银幕。

笔者一次看演出,去得早了,便在剧院附近的一个琴行转悠。一个姓亢的女孩是钢琴销售顾问,尽管她在大学不是学的音乐专业,但她很有音乐天赋。聊熟了,我测试她的听音能力,她背着我闭上双眼,我随便弹一个琴键,她都能听出我弹的是哪个键,甚至连大小和弦及和弦转位都能听得出来。

正因为演员需要天赋和艰苦的努力,尽管世界上有不少人做着演员梦,但能成名的凤毛麟角。所以,演员属于稀缺资源,演出方或制片方必须通过激烈的竞价才能与如意的演艺巨星签约。

演出方或制片方并不傻,之所以舍得给演员天价报酬,是因为他(她)的粉丝拥趸多,更能吸金,可以让票房蹿升。而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巨星们的演出门票很高,可仍一票难求。所以,抱怨歌星一场演出就卷走一个亿是不懂市场常识。歌星能卷走一个亿,演出方却能赚个盆满钚满;请一个出场费1000元的演员,卖不出几张票,演出方反而赔个精光。

再有,演艺明星的身价也和娱乐市场需求有关。人们不爱看相声,爱看小品,小品演员自然比相声演员身价高;人们不爱听民歌,爱听摇滚,摇滚歌星自然比民歌歌手的出场费高。

总之,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演员的收入高低是由市场决定的,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收入都是由市场上供需关系决定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美国也没有因为演艺明星收入高导致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下降。


铁塔-刘植荣


明星片酬制度化,说易做难。

谁来制度化?怎么制度?再怎么折腾(制度化),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奈我何!

九九归一吧。用“税收”来调整。由原来九级提升为十一级。增加50%,55%。也就是多收入多纳税,找底线适可止,收入过大尽义务。


钱年宝GG


不是大家有什么想法,也不是大家左右的,现在国民再怎么面对文艺界,没办法,即使是“制度化”,我看不必征求大家的意见。


天辰助鼠


你说具体一些,怎样制度化?不要只是提出问题,还要会解决问题。光是说那不行这不行,到底怎样行呢?你得说出个道道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