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看三湘大地不一样的“春耕图”

三湘都市报记者 李成辉

雨水至,春耕始,万物生。疫情挡不住春的脚步,同样挡不住人们春耕的步伐。放眼三湘大地,一副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春耕备耕图”正在田野上被描绘: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农机共享……不一样的方式,展示着春天的希望。

远程指导,“一站式”问清楚

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看三湘大地不一样的“春耕图”

在粮食大县南县,当地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的高级农艺师秦勇正通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指导南县南洲镇南山村的村民做好当前稻虾田的春耕备耕工作。

“首先,要修缮好圩子田埂,防止田埂渗漏。然后,每天傍晚进水,保证在3月1日前,田间水位达到40—50公分……”通过“村村响”,秦勇的声音不断被传递到村民耳中。

一场以“战疫情,保春耕”为主题的稻虾种养专家在线答疑解惑活动,在南县洞庭虾网上进行,水产专家们通过线上解答,详细地回复了虾农们提出的问题以及下阶段的种养建议。

手机另一头,网友“徐优秀”听得连连点头,“现在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好多问题我都搞不清楚,现在专家就在‘身边’,所有疑问都能‘一站式’问清楚了。”

无人机飞防,省时又省力

田野之上,无人机派上了大用场。

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看三湘大地不一样的“春耕图”

桃源作为我省主要油菜生产基地县之一,油菜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年产油菜籽近12万吨。

2月20日,桃源县浔阳街道,种植大户刘炳章的油菜基地里,县硕果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无人机开展飞防(飞行防控病虫害)作业。

“无人机培管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避免人员密集接触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刘炳章笑着说,这次撒药之后,今年起码可以收5万斤油菜籽。

为了帮助农民抓好春耕备耕,桃源县夷望镇还临时成立了2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由农经站技术人员及全镇10家种田大户组成,他们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其中,油菜“保产”志愿队紧急调动了无人机4台,用40%菌核净和速效硼兑水,分片区有序对全镇油菜地进行了喷施。

桃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连日来,他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油菜春培春管,组织118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采取统一配药配肥、统一飞防作业等形式,全县出动185台无人植保机进行飞防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春耕”效率,确保全县油菜高产稳产。

网上下单,农机送到家门口

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看三湘大地不一样的“春耕图”

旋转的犁刀不时翻转起新鲜的泥土,不到十分钟时间,一片土地便被平整一新。

前两天,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下陈湾村的种田大户罗铭还在发愁,“种子、化肥年前都准备在家里了,但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不敢出去租农机。”

罗铭在与去年租赁“共享农机”的公司联系后,得知今年农机租赁流程改为了网上审批,公司和农户全程不见面,“零接触”下单,就能将农机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罗铭将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发过去审核,微信支付缴纳了两万元押金后,没想到第二天就在家门口收到了共享来的农机,罗铭迫不及待的把农机开下田,开始了一年的春耕生产,“每亩只需支付15元租金,不仅价格比原先便宜不少,还解决春耕时节农机具不足的问题,不误农时。”罗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远程指导、无人机飞防……看三湘大地不一样的“春耕图”

常德九发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饶有才介绍,“共享农机”是采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时监控机器动态,用户在哪里、耕了多少田、产生了多少费用,一目了然。截至目前,九发农机服务公司已与30多名农业大户签订了“共享农机”租赁协议。后续还将投放插秧机、质保无人机、收割机等多种型号的农机具。

链接

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590亿斤左右

日前,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通知要求,要及早谋划早稻集中育秧工作,着力解决因劳力缺乏不能育秧、技术不熟不会育秧、成本偏高不想育秧造成的“双改单”问题,稳定全省双季稻面积。充分利用春耕生产这一安排茬口、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着力发展市场紧缺的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确保结构调整方向不出偏差。

近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春耕生产视频会议也要求,要抓住春耕备耕这一关键环节,做好种植结构调整和水稻调优工作,确保全年粮食面积稳定在69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590亿斤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