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龍:銅川市王益區人社防疫一線的堅守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2020年1月24日,農曆年臘月三十日。剛從單位回到家裡的王益區人社局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楊龍接到通知後,要求迅速趕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幾乎同時他的妻子同時也接到市醫院新區醫院的通知,兩口子把孩子託付給父親,急忙各往各單位奔。

這時的疫情非常嚴峻,從朋友圈得知,銅川市王益區發現一家三口從武漢回家探親已經被隔離救治。王益區啟動緊急預案,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楊龍深知,這種時刻,就需要共產黨員帶頭投身第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一名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除夕之夜,萬家燈火,街道上雖然車輛行人稀少,家家戶戶的窗戶裡傳來過年的歡聲笑語,夾雜著酒肉佳餚的香味。楊龍卻帶著扶貧工作隊隊員連夜進駐王家河街道辦事處王家河村,和駐村“四支隊伍”其他成員經過緊急商討,結合王家河村實際,制定了“宣傳、勸阻、排查、監測”的工作措施,連夜設立了疫情勸返站。

楊龍:銅川市王益區人社防疫一線的堅守者

楊龍給村民宣傳疫情

農曆大年初一,熬了一夜的工作隊員在楊龍的帶領下,挨家挨戶上門告知宣傳、消毒。

“你家有從外地回來的人嗎?從哪兒回來的?什麼時候回來的?”

“大家要勤洗手、多通風、不串門,沒有要緊的事就待在家裡”。

疫情正緊,儘管當地有正月初一拜年的習慣,由於勸返站的及早設立,拜年的人被及時勸返。大年初一吃餃子,中國幾千年的傳統習俗,楊龍和工作人員們卻只能喝礦泉水、吃麵包和方便麵。當天,氣溫驟降、陰雲密佈,零星飄起了雪花。到了晚上,雪越下越大,冷了,裹緊棉襖蹦幾下;困了,在臨時帳篷裡睡一會。

農曆大年初二,傳統的拜年開始了,有人抱著僥倖的心理拜年,在勸返站被攔住。楊龍帶著工作人員發傳單、講政策、講形式。雪越下越大,他們的身上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又累又餓,責任心讓楊龍不敢鬆懈。他鼓勵大家越到這種時刻越要有奉獻精神,堅決打贏這場狙擊戰。


楊龍:銅川市王益區人社防疫一線的堅守者

對過往村民進行檢查

連續7天,楊龍和駐村“四支隊伍”其他成員堅守在村口卡點檢查和勸返行人車輛始終堅持在工作第一線。同時,他的妻子也在醫院堅守在第一線。孩子喊著要媽媽、要爸爸,爺爺只好打開視頻讓他們視頻,一家三口每天只能視頻中相見。

據悉,在疫情防控中,楊龍和王家河村“四支隊伍”成員先後發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預防手冊》宣傳資料200餘冊,併入戶排查1000餘次,對省內外返鄉人員情況做到了摸排全覆蓋,信息無遺漏。

2月7日晚上,在值夜班過程中,楊龍不慎摔倒扭傷了腰,他強忍著疼痛,回家貼了幾張膏藥,第二天一大早又出現在村口的監測點。2月16日,他左手被毒蟲蜇傷,自己給紅腫的傷處抹了點消炎藥膏繼續堅持工作,別人勸他回家休息休息,他笑著說“咱這是輕傷不下火線”。

楊龍:銅川市王益區人社防疫一線的堅守者

夜間堅守第一線

隨著疫情的發展,有村民因在微信、QQ和網絡上看到一些不實的疫情信息而產生恐慌情緒。瞭解這個情況後,楊龍積極組織人員在村裡發放防疫宣傳單,張貼政府防疫公告,利用大喇叭定時播放疫情防控知識,引導村民做到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無事不串門、堅決不聚會、網絡不信謠、手機不傳謠,穩定了村民群眾的情緒,保證了王家河村防疫工作的有序進行。

用忠誠堅守初心,以實幹擔當使命。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共產黨員楊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王家河全村村民把好健康關、隱患排查關,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防線”,在艱難時刻堅守一顆紅心,演繹了王益人社人最美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