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宇文村 英雄張萬榮

魅力宇文村 英雄張萬榮

張萬榮(1895—1949),乳名萬壽,字仁甫,陽曲縣宇文村人(現屬太原市尖草坪區)。父親為糧店工人,母親略有文才,對子女讀書十分關心,並親授學業。張萬榮在母親教導和支持下,。讀私塾,粗通經史,16歲時,父病故,為維持全家生活,萬榮不得不繼承父業。

萬榮初到太原城時,正值國術盛行之際,太原武術界“八俊”開館授業,門徒雲集。“八俊”之一彭廷鈞對形意拳頗有造詣,丹田功力,尤為過人,稱為一絕。萬榮平素酷愛武術,欲拜彭廷鈞為師。彭廷鈞見其身軀魁梧,體格壯實,聰敏過人,求學心誠,便收作徒弟。在彭的精心教導下,萬榮勤奮苦練,不久即功夫大進,深得形意拳術之精奧,在糧店曬糧

時,左右手各提一麻袋小麥,登梯上房,心不跳,氣不喘,曾在路過呼延村時,與當地青壯年們打賭較技,運用丹田氣功,搬起200多斤重的大石頭,博得眾人稱讚。

民國24年(1935),張萬榮與徒弟李佩昌等17人受省政府派遣,代表山西參加在南京舉辦的第二次全國武術擂臺大賽,得“壯士”匾一塊。萬榮在南京比武后,聲譽大振,山西武術界歡騰祝賀,贈“國術超群”匾額一塊,以志紀念,隨之拜師求學者絡繹不絕。萬榮設教練場,廣收門徒,為普及武術運動,傳授形意拳術,應聘為太原國術館教練,帶徒傳藝。

民國34年(1945),橫渠村拳術家人稱“蔣風子”,被駐上蘭村的日本侵略軍開田隊長糾纏,定要與其對拳,蔣雖有功夫,但畏開田的武功不敢與其較量。為爭這口氣,蔣便推薦張萬榮。開田數次邀請萬榮比武,萬榮為避麻煩,不應,但開田把他拉去。起初,萬榮只是應付,開田反譏笑萬榮。萬榮忍受不了嘲弄,與其再次交手,一掌把開田推翻在五六尺開外,倒地難起。開田方信服其武功,企圖利用他,萬榮卻不辭而別。1949年,張萬榮患傷寒病逝,年僅5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