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敲不响的木鱼598


建诺亚方舟大可不必,如果是毁灭性的行星撞击,建了方舟也没什么用。但一颗1公里的小行星一旦真撞上地球,那一定是毁灭性的。

首先这颗小行星不一定能撞上地球,因为我们有月亮小弟。

据报道,2002年就曾有一颗直径约1公里被命名为“j002e3c”的小行星到访过地球,但由于月亮的“引力弹弓效应”在地球周围周游几圈后,自行离去了。据说,这颗小行星2032年还会回来。

但后来也有人辟谣说,它只是一个当年阿波罗12号的失踪的第三级火箭——S-IVB推进器。

有人还做了它的观光游览动图,如下:

所以对于地球来说,远有木星大哥的保护,近有月亮小弟的护卫,确实很幸福了。看看月球被撞得坑坑包包的脸,就知道它有多拼命了。

即便有这样的保护,目前为止,地球上也已经确认了190多个陨石坑。——来自2019年1月18日《科学》杂志报道。

当然有利有弊,也可能原来不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经过几轮的引力牵扯之后,最后撞上地球也是可能的。


小行星的真正威胁是破坏地球生态。

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10公里直径小行星,导致了白垩纪恐龙的灭绝,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小行星带来的撞击毁灭,而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如冰期的恶劣严寒气候造成了全部恐龙的死亡。

而且科学家分析,直径达到1公里的小行星如果一旦撞上地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亿吨TNT当量,或者各2.3吨正反物质的泯灭,大约70万年出现一次。

而且超过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就足以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这是人类承受不起的。就算100米级别的小行星也可以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目前我们对百米级的小行星了解还不足10%。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遭遇的陨石直径仅仅15-17米,就导致了千人死亡。

上图为: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坠落轨迹。


如果正要撞上,核武器可能还不够,主要还得靠改变其运行轨迹。

目前已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至少都有10000颗。为了防备可能突如其来的袭击,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都已经建立了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设施,中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建设了1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对上千个近地小行星进行监测。

都灵指数(Torino scale)和巴勒莫撞击危险指数(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是常见的两种用来衡量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指标。

很多人都会觉得用核武器就可以把小行星炸掉,但实际上核武器只能摧毁小型陨石而已。但一颗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单靠核弹,可能是无法把它解体到直径十米以下。而且爆炸产生出来的行星碎片还会把地球打成马蜂窝。

最好还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迹。1、利用太阳风帆改变小行星轨迹;2、制造太空推进器,装载核弹定向引爆,使其转向。

美国的“大锤”(HAMMER)就是针对小行星撞击而设计出的一个航天器,HAMMER重8.8吨,可以通过与小行星撞击改变其轨迹,如果遇到大家伙,就可以引爆里面的核装置,利用爆炸的威力使其转向。

小行星撞地球并不是什么科幻,只是时间问题。

这样的行星运行图,看起都恐怖。原来我们一直在围攻之中。所以说,地球其实一直处在被小行星撞击的危机之中。


想法捕手


如果直径为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以人类现在的技术,是完全可以拦截掉,没必要造诺亚方舟。即使没有拦截成功,也没必要引起大恐慌,因为这样大的小行星破坏性没有那么大,并不会造成全球气候大变化以及物种大灭绝,所以人类不会去造出诺亚方舟,反而会在这几个月时间内制定一个可行的小行星拦截计划,从而阻止小行星与地球的相撞。


直径为1公里的小行星威力有多大?

直径为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虽然不会导致末日的到来,但也会对一定的区域造成巨大伤亡,所以人类有理由对这颗小行星重视。在它撞向地球之前,想办法改变其轨道,这样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00亿吨TNT的威力,也就是相当于2000可颗沙皇炸弹的威力,如果撞上地球,必然会造成大范围的灾难。

人类应该是造诺亚方舟还是拦截小行星

对于直径为1公里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并不会对地球上的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变化,所以是没必要造诺亚方舟,而人类需要做的事就是筹划好拦截计划,如果拦截失败,则需要快速把撞击区域的人类转移出去,避免带来更大的伤亡。

如何拦截小行星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科学家就模拟过拦截小行星,并制定了相关防范措施。如直接发射火箭到小行星上,然后让火箭推动小行星让其改变轨道,但是这就需要制造足够大推力的火箭,否则无济于事。


或者在小行星上引爆核弹改变小行星的轨道,这种方法可能比较容易,因为现在人类的飞船已经可以登陆小行星了,核弹一爆炸,只要小行星轨道稍微有点变动,就可能让其偏离地球轨道,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尽可能多发射几颗核弹。当然除了上面所说的方法外,还有其它方法,但上面所说的方法对于人类来说比较容易实现。


科学日记


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会导致人类的毁灭,但巨大的生态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现在无法制造什么“诺亚方舟”,也没有必要。

去年1月18日,《每日邮报》有过一个报道,两周后有一颗编号为“2002Aj129”的小行星掠过地球,对地球有潜在危险。这颗小行星直径约1.1公里,与题目所描述相当。

2018年2月4日,这颗小行星以每小时107826公里的速度,在距离地球4208641公里的距离掠过地球,我们安然无恙度过一劫。其实地月距离为38.5万公里,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是地月的10倍多,应该是安全距离。

但这在太空中已经是一个相当近的距离,NASA认为,距离小于7403000公里的小行星,就具有潜在危险。

这个速度是惊人的,每秒约30公里,是我们人类发射航天器速度的几倍,如果真的撞上地球,后果是灾难性的。

1公里小行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量相当1000亿吨TNT炸药的威力,也就是700多万颗广岛原子弹同时爆炸的威力。

如果这颗小行星落在了人口稠密地区,死亡人数将超过百万;即使掉落在人口稀少或者海域的地方,也将导致地震和海啸等重大灾害,并导致全球性灾难。

据科学家测算,1公里大小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除了当时撞击导致的灾难,还会导致烟尘在大气中飘浮长达10年之久,灰尘需要六年才能落到地面。地球将会因此变得黑暗、寒冷、干燥,并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8度(摄氏度,后同)。

尽管如此,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不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因此所谓制造“诺亚方舟”逃亡大可不必。

而且现在的人类也没有能力制造出这种所谓的“诺亚方舟”。

现在的人类完全不比恐龙时代,那个时代是没有智慧的时代,面对自然灾害毫无抵御能力,只有被动的接受。

6500万年前,恐龙由于体型的庞大和气候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已经日渐式微,这时候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砸向了地球,成为了压倒恐龙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恐龙完全灭绝还经历了数百万年之久,有些恐龙进化成了鸟类。因此可以认为恐龙并没有灭绝,而是进化了。

这还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大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改变了地球生物进化的进程和走向,或许还为人类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但在今天即使一颗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也不会灭亡。

因为人类已经不是6500万年前体型硕大弱智恐龙了,而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物种,并创造了相对高级的文明社会,掌握着科学技术。尽管这种灾难目前人类还无法避免,但已经可以主动采取措施应对了,即使遭受重创,人类还是能够顽强的生存下来,并能够度过劫难再创辉煌。

当然如果遇到再大的天体危害,比如一个百公里级的小行星碰撞,那就很可能是人类的末日了,而且人类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来对抗,只有自祈多福。

因此小行星撞击是人类发展到现阶段一个最大生存威胁。

截至2018年,人类已经发现小行星127万多颗,最大的是厄尔枯斯,直径约1800公里。已经命名的小行星有12712颗,计算出轨迹获得临时编号的有679374颗,获得永久编号的有150106颗,这些数据还是动态的,随时会添加。

这些已知小行星99%都在100公里直径以下,只有26颗直径大于200公里。这些大小行星虽然很少,碰撞地球的概率很低,但给地球造成生态灾难并不需要这么大的小行星,一颗十几米到几十米的小行星就能够给地球带来灾难。

110年前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的大爆炸,就有可能是一颗直径仅60米的小行星或者彗星冰块撞击的结果,这次爆炸导致2000平方公里森林树木呈放射性倒伏,欧洲都看到亮如白昼的闪光;2013年2月15日,一块仅16米的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的萨特卡市附近,导致了300多栋房屋窗户破损,1200多人受伤。

所以这些小陨石撞击是防不胜防。国际社会早就成立了小行星防范的机构和组织,也研究了不少预警和防范措施。

现在国际组织已经形成一个预警防御机制,并且专门研发了监控和防范小行星的设备网络和太空预警望远镜,一旦发现小行星的威胁,就会启动应急防范机制,要求世界各国协调配合。

目前的防范措施有核爆、光帆、引力拖曳、撒网捕获、镜子反射等多种方法措施,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预警,能够提前发现,早做准备。即使各种方法失效也可以采取疏散规避的办法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所以如果真正有一个一公里的小行星要撞击到地球,有三个月的时间,应该会采取上述措施来解决。防范小行星的各种方法都是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在这里就不详细做介绍了,以后有机会再和大家探讨。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时空通讯


如果真的有一颗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在三个月后撞击地球的话,以现人类现在的科学技术来看,进行拦截肯定是不现实的。题主所说的“诺亚方舟”指的是庇护所吗?如果是的话,抓紧时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在地球轨道的附近存在着很多轨道与地球相交的小行星。这些小行星统称为近地小行星。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两万颗近地小行星。其中直径超过一公里的小行星有500多颗。这些近地小行星都存在着与地球发生相撞的危险。这么多的近地小行星围绕在地球轨道附近,会让人感觉地球就像处在满是枪林弹雨的战场,随时都会有被击中的危险。

其实小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据统计,像问题中描述的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为大约100万年发生一次。这么大小的小行星一旦撞上地球虽然不至于让人类毁灭,但是也会带来区域的灾难的,毁掉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也是有可能的。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就是通古斯大爆炸。科学家预计这是一颗直径在200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大爆炸移平了大约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图示:地球上的陨石坑

目前人类对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防范系统还远不完善,对于如何共同预防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没有达成共识。因此,面对一颗直径1公里小行星在3个月后要撞击地球的事情,时间过于仓促,人类可能会束手无策。如果要用核弹拦截小行星,就必须在远在小行星到达地球之前就将它炸毁,而且越早越好。不然的话,小行星在地球轨道附近被炸碎会更加危险,一颗小行星变成了多颗,直扑地球而来。

图示:小行星撞击地球

但是,人类肯定不能做到一发现小行星就立即发射发射火箭拦截小行星的。准备时间可能会超过3个月的时间的。这个任务有那个国家来执行呢?费用谁出呢?这些扯皮的事情估计会发生的。因此,科学家虽然提出了多种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方案,但是在人类还没有达成共识之前,是不可能实施的。再说了这些方案只是设想,在技术上实施困难还很大。

图示:地下庇护所

如果人类提前预计到了小行星可能撞击的地球区域范围,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居民能够转移的赶紧转移。如果不能够确定具体撞击地点的话,那就抓紧时间建造坚固的地下庇护所,储存好生活必需品,人类躲到地下庇护所中就能够躲过一劫。建造庇护所还是比较靠谱的,要知道哺乳动物的祖先就是靠地下庇护所躲过了6500万年前的那次让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的。

除此之外,地球上的人类只能默默祈祷,最好小行星撞到自己所在的地球另一面去吧。


兔斯基聊科学


人类必须自知自明,决不可自不量力。一旦有直径一千米的损星三个月后朝着地球砸耒,依据人类现时科学水平,中途拦截几无可能,建造诺亚方舟不说造不出,即便能造,三个月也耒不及。再说,就是造成了,却依然没离开地球。

大凡陨星按化学成份,可分为石陨星、铁陨星、铁石陨星三类,向地球堕落的损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被焚毁大部,也就是说直径一公里的损星越过大气层后将直径不足500米,甚至更小。

石陨星结构比较松散,过大气层时会因剧烈伸缩引发崩裂,变成无数大小碎石块砸向地面,对地球,对人类损害相对要小。

铁石陨星亦然,不过比纯石陨星危害大。

无疑铁陨星结构紧密,对地球,对人类危害大极。

作为人类,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精确袭耒陨星运行轨道,人类科技水平已能办到,探查好了可能的堕落区域,立马尽可能地疏散人群,必竟还有三个月余地。此外,还应该用运载行星登陸倉的火箭,配载尽可能多的烈爆核弹、氢弹,按设计好的行进路线飞向陨星,以便碰碰运气,争取在地球大气层外击碎陨星,或使陨星改变行走轨迹擦过地球。

总之,这么大的陨星,尚毁灭不了地球,也灭不了地球人类,但给地球,给人类带耒巨大损害是无疑的。

陨星若堕向地球断裂带,砸向山嶺,肯定造成地震,山动地摇,若堕落海洋,引发海啸免不了,万一砸在大沙漠中,那便是不幸中之大幸,不定砸出个新天地哩!

胡扯一通,切勿见笑。


鲁阳挥弋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km的小行星撞击了今天的尤卡坦半岛,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直接灭绝了地球上80%的物种,其中就有恐龙


当年那颗小行星带速度达到了40km/s,撞击后产生的烟尘让地球的温度急剧下降,许多动植物就是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的,大型生物基本都被灭绝了,而小型哺乳动物却很好的活了下来,最终进化成今天的我们。

现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虽然暂时还无法抵挡10公里的小行星,但是1公里直径的小行星还是有办法拦截并摧毁的,最起码也能让它偏离轨道不至于撞上地球,而这一切都需要核弹来帮忙。

地球大气层内爆炸的核弹借助于大气压可以生成威力强大的冲击波,一切建筑和生物都会在冲击波下粉身碎骨,但是外太空并没有空气,因此依靠冲击波是无法抵挡小行星带,人类必须像反导系统一样对高速飞行的小行星进行精确打击。

NASA现在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太空检测体系,拥有丰富的小行星跟踪经验,对地球造成威胁的小行星一经发现就会被密切监视,到时候引导核弹对其进行精确打击并不困难。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人类毁灭这颗小行星,一颗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完全能把它炸的渣都没有,高速飞行的核弹头和小行星相撞时的冲击能还会进一步摧毁小行星,最后就算产生了一些碎片,也会在大气层中被摩擦殆尽。

科学技术是我们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当人类拥有足够的技术之后,就算是火星撞地球也没什么好怕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亲,三个月制造方舟好像不太现实哦。不过,一公里的小行星,还好了啦。灭掉恐龙的那颗可是直径10公里以上哦。

要讨论撞上地球可能导致的结果,就还得看这颗小行星是什么质地,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如果是铁质实心的,那就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铁质的小行星是密度最高的一类,打脸很痛的。若是石质的会好一丢丢,空心的呢会好许多,因为空心的小行星容易崩解。但如果是大部分冰质的,而且是空心的,那么就不那么担心了。因为这一类小行星在靠近地球的过程中可能就开始解体了,在进入地球大气的时候,多半会融化变成液体或气体,最后就可能是小行星当中的一些渣渣陨石落下来,但外柔内刚的类型则一样会很凶险呢(例如装着铁芯的雪球)。

上图:铁镍质陨石,密度很高,而且不易被大气层烧毁,落下的破坏力相当大。

上图:石陨石剖面,密度相对偏低,而且因为成分复杂,略容易分解。

上图:冰石质混合的小行星,在打脸地球时,会自然崩解为更小的碎片。

遇到最坏的情况(铁质实心),显然采取拦截的手段会比较好。而且拦截后设法推动使其变轨可能是最佳方案。拦截轰炸使其解体不是很优雅的处理手法,因为铁质或者石质小行星被打碎之后,虽然减小了打脸地球的能量等级,但是增加了地球被轻微打脸的面积——本来是一巴掌重的,变成十巴掌轻的,哪一款更适合人类呢?但是别忘了,地球大部分面积都是海洋,分散的小行星碎片坠入海洋的几率更大,这样似乎更“好受”,人类居住的陆地会少“挨”几下。这样的方案应该会比任由大颗的小行星撞上地球要好很多。

上图:俄罗斯上空飞过的陨石,就这样的陨石也能造成20亿卢布的损失

大颗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主要问题在于能量太集中会破坏地壳造成巨大的环境改变,包括大气的改变,诸如海啸,大气环流改变,以及因为地壳断裂而产生火山活动,以及全球的板块活动增强等等,后患无穷。而且这么大颗的小行星如果落到陆地,尤其是落到城市上方,那造成的灾难真可谓是灭顶之灾了。相关的壮观场景,大家自行找科幻片脑补。

再来说说时间问题——三个月,时间有点紧迫,但人类至少可以动用现有的航天器,如果恰巧有航天项目需要发射的话。至少几个大国拥有的洲际导弹和核武器可以派上一些用场,但这些武器只能在小行星接近地球大气的时候才能用上。当然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可能是最现实的选择,估计苏联和美国也都有类似的实力,就看小行星准备打地球的哪边脸?如果没有对着某一边脸打过来,那么相关的一些武器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击中小行星还是很困难的——估计科学家们在短时间内检测并计算出小行星的轨道。如果不巧所有国家的武器系统和航天系统都没有能力准备好,甚至出现意外的话,那么这颗小行星就很可能成为地球屁股上,人类头顶上的痛。

上图:导弹拦截小行星艺术想象图


此外,考虑激光武器裂解也是可选的手段,如果小行星是属于冰石混合类型的话。但目前全球最强大的激光武器可能并不能支持长时间地对移动目标进行打击,因为功率太大。


小宇堂


如果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就现在的技术,是截击还是造诺亚方舟现实?

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情,如果有一颗小行星可能会撞击地球,那以现在的技术,根本不会在只剩3个月的时候,才发现这么一颗小行星。事实上,人类目前的技术可以早早地发现这颗小行星,并且可以推算出撞击到地球的概率。

但是既然题主问了,我们就假设科学家们都傻了,就忽略了这一颗,后来才发现了它。

我们先从这个小行星的尺寸来说,直径1公里,其实已经不算很小的。但是我们有必要造所谓的诺亚方舟么?即使造了,往哪里开?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要知道,距今65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直径可是有10公里,引发了生物的大灭绝。

恐龙也就是在这次灭绝的。

但是,还不至于把整个地球生物全毁灭了。而这一颗直径就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体积比其实是直径比的三次方。因此,直径1公里的小行星只有直径10公里小行星体积的千分之一的体积。

因此,砸到哪里,肯定会对那个地方的生物圈产生很大的破坏力,但还不足以把整个人类文明摧毁。

其次,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不是没有其他的爆发。可以同时发射几枚甚至几十枚大推力的火箭,到预定的轨道,然后把小行星推离即可,连摧毁它都不需要。

如果实在太担心,直接让火箭载着核弹头上天去把小行星炸了,这样小行星被炸成碎片后,小碎片即使进入了大气层对于地球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钟铭聊科学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对我们的家园地球不构成威胁。


大了不敢说,以人类现在的科技军事力量来看,直径一公里的小星星向地球撞来确实不具有太大的威胁。防御手段肯定是拦截,没有造诺亚方舟的必要。老百姓依然该吃吃该喝喝,倒时看一场烟火表演就好了。


首先天文台、观测站都在昼夜不停的对地球周边的小行星实时监控,偏离原有轨道的行星和欲闯入太阳系的行星不太可能只剩三个月才被发现。即使突发情况发生了,那么一公里大的行星也够不成威胁。

小行星要么是岩石行星,要么是金属含量高的金属行星。对于前者来说没有什么是一枚原子弹或者氢弹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枚,再不行就三枚。现在的导弹拦截水平点对点都可以准确拦截再别说那么大的目标了。届时大家只需要做好准备对着漂亮的流星雨许愿就好了。


而对于硬度高的金属行星想要从表面炸碎它是有一定难度的。又因为质量太小所以引力小,想要着陆安装推进器或者钻眼儿从心部爆破都不太可能。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计算好路径与地球公转轨道,算准时机在合理的点引爆核弹,利用导弹爆炸的威力使其偏离原航线与原航线产生一个足够的夹角,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从而与地球擦肩而过。

所以即使有一颗直径一公里的小星星三个月后撞击地球,人类也不需要建造诺亚方舟,因为它够不成威胁更不会带来世界末日。


ooO孙悟空Ooo


不需要击落也不需要造舟,直接点偏就可以。只要打不中地球,他爱飞哪里就飞哪里去,来一场美丽的擦肩而过也未尝不可。

小行星的直径是一公里,现在的战略弹道导弹的精度大约是10~150米,在这个条件之下完全可以使劲打击小行星的偏角。比如使用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在精确制导的方面打击一下该星球,这样这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就得被改变,那么就可以使地球免遭小行星祸害。比如,使用大型运载火箭,在小行星向其他星球路过的时候,发射导弹点偏小行星,让其他星球的引力将其吸收走。

当然,要想直接击落该小行星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当然也得看小行星的质量,如果是普通材质的行星,那么可以使用运载火箭发射5000万吨级别的核导弹,用俄罗斯的发射火箭将其送入太空,俄罗斯运载火箭可以把2.5吨重的弹头送到土星上去。俄罗斯5000万吨级别的核弹可以把地表深120公里,方圆700公里的直径大坑,假如袭击地球的是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那么用5000万吨当量的核弹就可以将其彻底毁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