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冲击前300个人历程,写在天梯中路15连胜之后

受新冠影响,这个假期对大家来说确实有点长,但对游戏玩家而言,不出门其实影响也不大,毕竟可还有游戏陪伴……在这期间,我用中单英雄打了个15连胜,打出过许多X-0(1)-X的数据,也有跟队友通力合作下达成了数万经济差的翻盘,可谓气势如虹,直至一场火女的失败……刚好今天终于开工顺便来总结下那段时间的冲分感受。

《DOTA2》冲击前300个人历程,写在天梯中路15连胜之后

国服300名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基本上所有的职业选手都在这个分段以内,其他还有包括峰哥430雕哥大B这些知名主播差不多也都在这个分段。而对于普通玩家,这个分段差不多算是能达成的最高成就了,再前面大多都是靠这个吃饭的人,一般玩家也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去挑战,所以我给自己近期的目标定在300名,算是一种自我超越。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刀塔纪律性的文章,我这边简单说一下,大致意思是《星际2》著名的纪律性在《刀塔2》中广泛存在,就比如记忆拿盾和掉盾时间这种小操作,合理应用能相当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游戏水准。这是我个人近期上分最大的功臣,对我主要影响是使得我到达任何一片野区之后都会先看一眼游戏上方的时间,确认是否可以拉野;在中路遭遇英雄时会查阅敌方装备,包括部分击杀时也会先看一下对面有什么装备。此外,由于时时刻刻关注时间点的原因,也间接促使了我学会了"Farm路线设定"这一概念。这些提升使我回到600名并且仍处于上升通道之中,所以也有了300名的目标。在本文中,我希望拓展并分享这些细节。

一、提升

我们都知道,电子竞技基于玩家之间的对抗,游戏细节区别于玩家水准的核心因素,至于纪律性或许可以看作游戏细节的一个分支,我们在特定的时间、位置,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和流程,并借此提升我们的游戏水准。最简单的例子还是记忆肉山时间——只要到了一定的分数段玩家都知道通过Alt+左键点击屏幕正上方的时间来标记肉山死亡以及肉山盾拾取时间,并以此计算肉山盾消失时间(5分钟)及肉山刷新时间(8-12分钟)。这样做的好处无需赘述,但是许多玩家却在无意间忽视了这样的细节。

我想强调的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这样的细节,将这些涉及到纪律性的部分应用到我们刀塔的每一场对决之中,能在最快速度上提升我们的游戏综合水准。

我们都有过在漫长的刀塔生涯中自我学习和优化的过程,我在打野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疏忽了拉野而导致少清一波野点,在一次次疏忽之后,我才意识到不把这样的细节当作一种习惯的话,我的英雄发育速度很难超越当前分段,而达到更高的水准。所以我要求自己在到达每一波野点时优先查看时间,并确定能否拉野,以及双野的可能性。这对我整体经济的提升效果显著,好处之一是我能更好的掌控当前的游戏节奏了,明确的知道自己拉完野之后是清野还是要上线收刀并推线回头清完我给自己囤的矿,甚至当1号位或者酱油具备清野能力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我们囤的矿让给他们。况且作为中单日常崩盘的我,还有什么比给自己屯矿能更快拉升经济的办法呢(滑稽)。

如果你还没意识到这样做的收益有多么夸张,我这么说你肯定能明白,在任何一场游戏之中每当游戏到达15分钟左右的时间点时,我作为一个中单已经为团队囤积了5-10片矿区,有时候是单拉,有时候是双野或三野,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已经被我清掉,剩下的我对比自己、队友的经济状况以及场上的形式来决定是否把这些"金矿"让给队友,这不仅能加速团队的发育速度,还能帮我们赢得队友的好感,当我们做出某些指挥决定时,队友会更加积极的响应,而这也是我想要赢得一场游戏的重要策略之一。没错,众所周知,指挥也是我们获得游戏胜利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分数比队友更高,当我们的游戏理解更为透彻,我们还赢得了队友的好感,那么指挥这场游戏会更加的简单迅捷。

《DOTA2》冲击前300个人历程,写在天梯中路15连胜之后

我还发现,更棒的是我在给自己屯矿之后能更效率精准的知道自己出某件装备的时间,以及明确设定了短时间内的刷钱,或许这是职业圈的常识,但作为一个普通玩家,曾经我只会对比野区和线上的经济收益来衡量自己在此后的时间点是选择野区还是线上,而现在我学会了为自己规划一条"安全"发育路径, 并在接下来的1分钟或更长或更短的时间内,通过这种固定的流程来极速Farm。这在职业圈可能人尽皆知,我在马桶哥的采访中也看到了他关于这一点的描述,大意是位置的变换(中单换成了大哥)导致了他对Farm路径的设定产生了疑惑(大哥位偏向于无脑刷,中单位刷钱路径更需要我们临近参战英雄或地点)。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玩家,或许并不太清楚,所以我也希望在看过这一段之后,不清楚的水友能有这么个基础概念,并尝试着将之应用到游戏之中。

至于中单查阅敌方装备的小操作,我觉得是最基础的,任何一个有志的中单都需要熟练运用这样的小操作,在兵线遭遇之前,每一波对拼之前,在每一波我们想要达成的击杀之前。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在每一场中路开局后都会在中路探眼位确定该视野区域是否存在敌方视野,有就排,没有就等待敌方上线之后二次确认敌方是否插眼,再看情况立即或在数分钟后插下真眼(反5分钟之后的假眼),所以借着这样的多次循环,我已经习惯于在兵线遭遇之前查阅敌方英雄装备。但即便如此也有过不幸的遭遇,在近期的一场Doom对阵影魔中,我在查看影魔身上只有一个芒果并利用4级抽蓝怪技能抽干影魔蓝之后采取了一波对拼,此时敌方小鸡刚好又运到了2个芒果我却没有去查看,导致了连吃影压被单杀,从而溃败。在中路对线中,看到信使的时也意味着我们该查探敌方的装备更新了,在对拼时看到信使或者对拼前没查看敌方英雄装备更新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而这也是我们对敌方信息的更新不频繁导致的问题。

二、信息

我从中单的角度简单说下信息问题。我们中单玩家的视线大部分情况下只停留在中路,但仍需要把部分精力移交给边路,以此来帮助我们掌控局势。当边路酱油的死亡时我们又在敌方高地上时,该防一手敌方酱油直接TP中路阴影的一波GANK,而边路酱油长时间的消失也更是可能导致一波中路击杀。当我们在补刀的间隙,不妨将视野的一瞬间给到边路,以此帮助更加清楚的判断场面局势,而这也是我这一部分想说的信息获取。

刀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信息博弈的游戏,当双方水准相当时,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加精准的局势判断,从而做出更加接近"最优解"的决断。所以我在这一部分想强调的是,不管我们想成为队伍的指挥者还是一名卓越的战士,我们都该把信息部分当作我们游戏最核心的环节去掌控,当然如果你不想在刀塔中获得胜利也不想上分的话可以当我没说(但是不追逐胜利的刀塔我确实不知道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血线和蓝条、技能冷却、装备更新、下件装备的方向(可以从敌人身上的配件推测)、塔防冷却,这些信息包含了敌我双方。我们经常能在顶分局中看到某些意想不到的一波基地的场景,这些对于观众而言或许不可思议,但当事人往往有自己清晰的判断,这些信息的重要性我想没有必要再做展开,当你开始思索并试图掌握更多信息时,我相信你的游戏水准必然进入了到升通道之中。

三、支援、游走与尾声

最后我想再说一下中单如何打支援的问题。支援是TP吗?不全是,我们日常性的会遭遇TP冷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通常我们会有两种选择,推线或者赶过去,而这就涉及到推进效率或者支援时长的问题,推过去可能会发生边路团战都打完了塔没掉多少血,对面一个塔防+TP就防住了我们的这波推进,赶过去常因距离问题白跑一趟,等我们到了黄花菜都凉了。

《DOTA2》冲击前300个人历程,写在天梯中路15连胜之后

最好的情况还是我们提前能做出判断,我们阵容中线上露头的是谁,哪个位置最容易被抓,我们的眼看到敌方的动向了没,敌方是会游走哪一路,打得过么?是不是要打?当我们判定之后再决定是否提前往相关的野区刷过去,并能在开战的第一时间位移至战场,这就涉及到一个刷钱路径的问题。当我们中路被单杀之后直接TP到中路,敌方这时候游走边路是我们必然无法支援的,反过来也是同理。所以过了对线期之后,中路除了考虑留个TPCD之外,需要过一遍"下面2-3分钟该怎么打?"这个问题——是刷关键装还是打支援;而刷钱的话又在哪一片野区和哪一条线上刷。这两个问题我们在第一部分都有所涉及了,这边稍微展开一下——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首先看自己大招是否处于冷却状态,是否有足够的击杀能力,如果有,就打进攻,主动找队伍里战斗力最强的单位或者敌方最嘲讽的单位开战;如果没有,就尽量往己方容易挨揍的队友身边刷过去,把刷钱路劲设定在该边路上,此时无论TP是否处于CD状态我们都可以尽快的打上支援。当然,推线从来都是非常优秀的、加快游戏节奏的手段,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单我们需要优先保证自身的生存,在中路逼塔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敌方酱油的位置,一旦我们在逼塔过程中被击杀,那将为敌人贡献海量的经验,这会导致前期的局势变得糟糕。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近期的一些感悟,希望这些文字能对你有所启发,或者引发你的一些思考。刀塔的确不容易,我们需要掌握大量的细节、手段并以此获胜,这些需要常年的积累,但这游戏也并不难,用AME的话来说,国服100名以后的都是猪,我并不想用这个话嘲讽谁,毕竟我也是只猪嘛,我只是想说明,我们想要在任何一款电子游戏作品中获得胜利,方法很重要,思考、学习、实战、总结,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更快的达到高位,如果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做的话,为什么不多看看我们峰哥的直播呢,峰哥很聪明,学学峰哥,Ru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