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艙醫院值守的民警,給父親發來一條微信

2月19日,

襄陽火車站綜合警務服務站的楊榮光

接到了一條

長達滿屏對話框的信息。

仔細看完,

他打了一個電話,

掛斷後,

楊榮光攥緊了手機

......

這條信息是兒子楊鯤鵬發來的。

此刻,

踐行一名警察的責任和使命。


在方艙醫院值守的民警,給父親發來一條微信


楊榮光是火車站綜合警務站的副大隊長,兒子楊鯤鵬也是警察,只不過父子倆的工作地,一個在襄陽,一個在武漢。


突發的疫情打破了一切的平靜,湖北省啟動戰時狀態,全面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楊鯤鵬怕父母擔心,每次聊到工作總是報喜不報憂。


同在警察崗位,楊榮光明白,年輕的兒子面臨的是一場“硬仗”。他擔心兒子年輕,經驗不足,便在工作之餘通過微信鼓勵兒子,分享自己從警多年的經驗,叮囑兒子注意防護措施。兒子回覆最多的就是那句:“沒事的。”


其實,楊鯤鵬也有個秘密沒有告訴父親。根據單位安排,他被分配到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承擔安保任務。


“說一點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楊鯤鵬說,他始終告訴自己,要向父親學習,不能存在恐懼心理,自己還年輕,這個時候決不能後退半步,應該到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楊鯤鵬每天穿著防護服,戴著防護面罩。不能打電話、發微信,工作也只能通過對講機互傳信息,漸漸地,與父親的聯繫越來越少了。只要每天有一句報平安,楊榮光就踏實了,他從來沒有主動問起兒子工作的具體任務,這是這對警察父子的默契。


在方艙醫院值守的民警,給父親發來一條微信


2月19日,

楊鯤鵬又接到了新的執勤任務,

這兩天

這天下班以後,

他忍不住給父親發來了

這也是他給父親發過的

最長的一條信息,

裡面全是他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


現在的我說一點也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很想家裡的你們,我剛下班回來,想到每晚能和你們視頻聊天,我就想抓緊時間趕緊收拾完,多陪你們聊聊。視頻裡你們到點就在線,每天總是反覆問我,吃的好不好,口罩有沒有戴好,回家後有沒有消毒。老三樣的問題,我都習慣了,我和你們聊著聊著,就暫時忘記了外邊的疫情。


爸爸,很幸運我也成為一名警察,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決不能後退半步。面對新冠肺炎患者求助,我和我的戰友克服種種困難,用警車將患者從家裡轉運到醫院打針治療,從這個隔離點送到另外一個隔離點。雖然轉運的過程我無比忐忑,但是想到我的行為可能增加這些患者的治療幾率,我的內心就很滿足。


現在我在漢陽區國博方艙醫院承擔安保任務,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到目前武漢已經建成二十多個方艙醫院,深入貫徹應收盡收的原則。看到新聞報道的數據,武漢和襄陽的每天確診人數都在大幅度下降。我充滿了戰勝疫情的信心與決心。


爸爸,你在你的崗位上也要多保重,晚上的天氣還是很冷的,你在外面執勤要多穿些,一定要注意安全。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就能回家了,我們相聚襄陽,喝黃酒,吃牛肉麵,逛古隆中習家池!


楊榮光看到了兒子的微信,立刻給兒子打個電話:“爸爸以你為榮,相信你一定能夠完成任務,注意一定做好防護措施,遇事冷靜,這場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加油!”


聊起這些,楊榮光感慨萬千:“說實話,我兒子他還剛參加工作不久,第一次遇到這種場面,他心裡還是害怕的,我就給他不斷打氣鼓勵,一切都會過去的。”


在方艙醫院值守的民警,給父親發來一條微信


兒子在最前線衝鋒,作為父親,楊榮光也一直全身心的投入在襄陽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根據單位輪班制安排,楊榮光主要負責在市臥龍大橋卡點,指導火車站綜合警務服務站民輔警開展交通封控工作。在保障公務救助、生產生活、公交車出租車等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對過往車輛進行檢查,對非必要出行車輛進行勸返。這個卡點上,楊榮光和同事們日夜堅守,風雨無阻。


工作之餘,楊榮光利用休息時間在居住地社區參與志願活動,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勸導居民非必要不出行。充分地發揮了一名老黨員、一位老民警的先鋒模範作用。


父親是兒子的榜樣,

兒子是父親的驕傲。

病毒還沒消滅,

父子倆仍在抗“疫”前線並肩作戰。


楊榮光最期盼的時刻就是

下班以後和兒子的片刻交流,

只要有一句簡短的安好,

他就心滿意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