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从今以后俄罗斯的军用飞机型号在无“米格”了?

大马哈鱼12


主要是前苏联解体后,米高扬设计局就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虽然米格还握有米格-29、米格31等机型,但是整体性能已经落伍了。后来米格的经营都陷入困局,因此在2006年时,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行政命令,将米格集团和俄罗斯其他航空航天企业合并为“联合航空制造公司”。

图、米格1.44

提起来米格设计局,就不能不说说大名鼎鼎的飞机设计师:阿尔乔姆·伊万诺维奇·米高扬。1939年,米高扬和米哈伊尔·古列维奇联合创建了米高扬古列维奇设计局,后来在1976年更名为米高扬设计局。米高扬设计局研发出一大批优秀的战斗机,也成为前苏联热门的出口武器,包括印度、越南、朝鲜都广泛采购。

图、在俄罗斯中央空军博物馆莫尼诺还能看到米格设计局昔日的光辉,从米格-9到米格-31

苏联解体后,1995年米高扬设计局和两个生产工厂合并,组成新的莫斯科航空生产协会。1990年代,米格开始研发米格1.44战斗,然而该项目最终困于资金支持而下马。1999年12月,尼古拉·尼基丁走马上任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他一牺牲开发军机为代价,将大量资源倾斜于图-334客机的研发中。这也直接导致很多著名的战斗机设计室愤然离职,包括米格-29、米格31的首席设计师。

米格的战略转型导致其在俄罗斯时代没有赢得一个大型飞机招标,订单的稀少导致米格设计局在2017年裁员数百人。目前米格的业务仅有米格-29的现代化改造。据悉米格也正在研发4代+产品,例如米格-35。米格也在寻求五代机的突破,也就是米格-31的替代品米格-41。但是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毕竟五代战斗机的研发都是拿金子堆起来的。


航空之家


曾经的米格,可与杰出并列,几乎所有的飞机型号,都是在开创传奇。你不觉得吗?且不说朝鲜战场上的米格-15,开辟的米格走廊佳话,大名鼎鼎的米格-21,量产就是1万架,世上从来还没有不打仗尤能生产这么大量的呗。

有“冷战”的因素在其中,东西两大阵营泾渭分明,各买各的。有名的“小短腿”米格-29,也得以狂售了近5000架,就是华约的原因。

但是不得不说,米格的飞机造得好,向来有购买俄制飞机传统的印度,米格在他军队中成系列,大部分都有生产线,随印度自己怎么造,地位真是不一般。万事都架不住一个喜欢,对不?直至米格-29K,成为一型舰载机,狂被其吐槽,走过“冷战”,米格飞机生生干不过苏伊霍,虽自有过米格1.44的努力,但终于没有成功,好不容易米格-29化身米格-35,又错过了时代。

手中没有产品,公司上下日子过得自然艰难,2017年还发生了总师自杀未遂事,其窘困之状也见一般。

然而家底毕竟厚实,俄罗斯自然难舍,与苏伊霍同时整合到联合航空制造集团,米格也是独立的一个设计局和公司,不存在与苏伊霍谁吃谁的问题,请不要误会。换言之,米格再推出新的产品,依旧会贴上自己的商标,只是目前还没有新产品出世罢了。

所以没有“无‘米格’”的话,米格还是米格,只是需要加把劲,比如六代机有了米格-41的想法,得以开风气之先,米格-31的传奇亦将继续。


魂舞大漠


应该说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实际上2006年俄罗斯成立了联合飞机公司OAK,旗下有苏霍伊和米格设计局等,以苏霍伊设计局为主导。至此,有着70年光荣历史的米格设计局终于偃旗息鼓,寄人篱下,不过并不是说今后俄罗斯空天军没有米格开头的飞机了。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米格设计局就以给防空军配备的米格-3歼击机而崭露头角。儿子啊冷战时期,更是成为了苏联集团战斗机的代名词,以至于很多地方那个人只知道米格,不清楚苏联还有别的设计局。

米格设计局的衰弱是从苏联解体后开始的。当时在苏联空军装备的米格-29和米格-31在俄罗斯接收后都英雄无用武之地。由于俄罗斯空军作战思想不同于苏联空军,因此米格-31 与苏-27相比,后者有更优秀的空战性能和对地攻击能力,航程远,武器系统强大且均衡,而米格-31只是专业防空。当然,随着巡航导弹和隐身飞机威胁的加剧,米格-31又逐渐成为了俄罗斯空天军防空力量的一员。

相比米格-31,米格-29则更为凄惨。做为世界上第三代战斗机中的一员,它的设计还是传统米格战斗机的概念,用牺牲载油量来换取轻巧和高空性能,这样只能局限于要点防空和前线制空,因此被讥讽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保卫机场围墙的战斗机”。

2016年12月14日米格设计局的新一代飞机米格-35原型机首飞成功,与米格-29相比,该机主要区别在于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Жук-А、换装了新型发动机РД-33МК、采用了新的机载电子设备、增加了战斗负荷、降低了雷达能见度、提高了续航里程等。

然而,目前俄罗斯空天军是苏系歼击机为主,米格-35海外订单无一成功,而国内空天军只是框架合同采购了区区6架,未来命运堪忧。说实在的,它与苏系歼击机相比,的确没有什么优势。

不管如何,米格设计局曾经辉煌过,这是几代米格人勤奋和才智的结果。如今米格的天空正在黯淡,还是让我们回顾那些闪光的回忆吧。


荣华之武器堂


从今以后俄罗斯的军用飞机型号在无“米格”了?这是因为一些误解,造成的误解。

2006年俄罗斯政府对最主要的几家航空制造公司,米高扬设计局(米格)、苏霍伊设计局、伊尔库特科学生产集团、伊留申设计局、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图波列夫设计局等进行了合并,成立了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虽然成立了联合公司,但其实各个设计局还是各自独立的,生产的飞机也还是贴原来的商标。

只不过,由于苏霍伊设计局的效益比较好,所以苏霍伊在新集团里获得了比较大的权力。于是,苏霍伊便利用这权力,“霸占”了原属于米格设计局总部,并将米格赶了出去。

合并成一个集团公司,又“扎营”在了米格原来的总部,因此很多人认为,苏霍伊吞并了米格。

“米格”这两年活的是差了一点,但其实没有破产的忧虑。

因为一旦米格破产,俄罗斯战斗机设计和生产领域就会出现苏霍伊一家垄断的情况。这是俄罗斯军方不愿意看到的。垄断对于一个行业的危害性无须赘述。

首先,一旦形成垄断,厂商为获得垄断利润,造成价格一般会高于竞争条件下的价格,产品产量一般会低于竞争条件下的产量,这意味着生产不足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其次,垄断的厂商缺乏竞争的外部压力,会影响其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同时经济效率低于竞争条件下的经济效率。

最后,垄断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量和价格(苏霍伊垄断俄罗斯战斗机领域,会降低俄罗斯军方在装备研制和采购中的话语权)。

总之垄断对于一个行业的危害性是巨大的。因此,米格作为竞争和平衡力量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俄罗斯军方和政府是一定不会放任“米格”沦亡。或多或少,都会给米格一些订单,使“米格”可以维持下去。

除了获得俄罗斯政府的帮衬之外,米格设计局也有着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绝活。在战斗机的一个冷门分支截击机领域中,米格拥有着超绝的实力。

截击机虽然属于小众和冷门分类,但也并不是就完全没有需求。俄罗斯幅员辽阔,领空防御的范围非常大,面对可能从各个方向入侵的敌方战机。俄国土防空部队对这种速度快、飞行航程大、升限高、载弹量大、雷达探测距离远的截击机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需求。

据米格设计局透露,最新一代米格战机——米格-41截击机各项研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可以想见,凭借截击机的少量订单,米格未来在俄罗斯军用飞机领域中还是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

而且,米格只要不死,未来未尝没有翻身的机会。要知道米格曾经压制了苏霍伊几十年,可苏霍伊只凭一款苏-27就完成了咸鱼翻身。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好呢!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米格-41战斗截击机将采用大量的新技术,具备隐身能力、超音速,还大幅提高了作战半径,最为厉害的是还可以在宇宙飞行,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计划,打算让米格-41在2025年服役俄罗斯空天军。米格-41战斗截击机飞行速度达到了4马赫,可以挂载超远距离的超高音速空空导弹,具有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驾驶模式,且可以随意进行切换。


据俄罗斯《消息报》2月12日的消息,米格-41战斗截击机是俄罗斯未来的远程截击系统,可以把自身送入卫星轨道,能在外太空飞行,对外太空飞行的洲际弹道导弹具有良好的拦截能力,同时对于低轨道的卫星也具有良好的攻击能力,对低轨道的卫星碎片也具有很好的清理能力。

之所以有人会觉得俄罗斯从此再无“米格”系列战机,是因为米格系列战机性能不是太好,新研制的米格-35战斗机也是在米格-29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改进版,目前在国际军售上表现非常乏力。而米格-31战斗截击机这种设计在国际上也不太吃得香,除了俄罗斯还在使用研制战斗截击机外,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在研制使用多用途战斗机,不再单一的研制战斗截击机。由此,看起来俄罗斯的米格公司,似乎再没有了“米格”系列战机的研制计划。



这其实就是一种误解,虽然米格-29和米格-35战斗机外销不太好,但是俄罗斯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研制战机的体系,在使用战斗机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目的。米格公司早在2018年就接到了俄罗斯国防部启动研发米格-41战斗截击机的工作。所以说俄罗斯的军用飞机型号再无“米格”系列,是不正确的。


科沁杂谈


美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上两大军事装备出口国,米格战斗机曾经风光一时,苏式战斗机有两个系列一个是苏霍伊的,著名的有苏24战斗轰炸机.苏25强击机。苏27家族和苏57,当然还有一个米格系列的战斗机,比较出名的有米格19,还有米格23,以及米格25,现在的情况是苏式战斗机已经成为俄罗斯空军的绝对主力,在前苏联时期可是米格战斗机的天下。

在美苏冷战时期米高扬飞机设计局的地位要远远高于苏霍伊的。但是后来却出现了改变。因为米格战斗机是轻型战斗机。具备一定的短程作战能力,但是长距离作战很有限,米格29之前这个区别还不明显,在那个年代,美国飞机能够压住美国的战斗机,但是后来要对抗美国的f-15,米格-29明显打不过,因为米格-29属于轻型战斗机,而美军的f-15是重型战斗机,由于这个原因,苏霍伊重型战斗机地位提高了。

后来苏27出现了,则能够很完美的制衡美军的f-15,从苏27这个型号上逐渐发展出了苏30以及苏33战斗机。当然还有苏34战斗轰炸机,到后期的苏35,后续5代机诞生了苏57战斗机,而米格战斗机除了米格25和米格31现在还比较有用之外,以后再也没有能够和美军的飞机相抗衡的飞机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米格飞机是完全没用,现在的战斗机都是高低搭配,美国飞机可以给苏霍伊重型战斗机打下手,而且美国飞机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因此俄罗斯经济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还将就着用了一些,比如说米格29k可以用来替代苏35当舰载机,不过以后俄罗斯空军将会发展隐身战斗机,这就是从苏57开始,逐渐的发展苏霍伊式的战斗机,而米格系列则没有再延伸,因此以后可能真的没有米格战斗机了。因为现在的飞机都进入了超视距作战,像米格这种强项是格斗的战斗机和截击机很可能会遭到淘汰。


四十五度历史


谁说的?

站出来走两步……让世界人民看看?

“米高杨-格列维奇的”设计局、一个时代的符号“米格”MⅰKoyan.Desⅰⅰgn.Bureau以两个人航空飞行器奇才的名字于1939年12月8日命名成立的世界著
名的飞行器设计生产制造集团。

……MⅰG




喷气机时代的经典之作之一“米格-15”~“米格-17”……
“米格-21”超音速战斗机、誉满全球、迄今为止仍然影响着……世界。
前苏联解体、一代名企/名星/名机陨落……
(“米高场



”……最后绝唱/米格-1.44)

2006年俄罗斯将:米高杨、苏霍′伊、伊柳辛、伊尔库特、图波列夫合并成本了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米高杨/米格”成为了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的一员。

只剩下“苏霍伊”……“苏”系列在唱“独角戏”……

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成立后、“米格设计局”只剩下一个宝贝“米格-29”不断升级-翻版-一路走来“米格-29/米格-35”叫好不叫座……


今天、当地时间2020年2月12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米格”项目部负责人透露,“米格-41”高速截击机项目已经启动……”
“米格-41”高速截击机、是一型全新设计的“隐身、超高速截击机、可携带超高超声速武器、可拦截低轨道导弹/巡航导弹、可打击/拦截超高超声速武器……将于2028年首飞……”

“米格”设计局、沉默寡言了30多年了、当世界和航空世界即将忘记“米格”的时刻、“米格”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米格”设计局再次“横空出世”……!

“米格”又回来啦……!

“米高杨”能不能再续辉煌?拭目以待吧!


孔乙己乱弹


米格设计局已经被撤销并入苏霍伊设计局了,以后它设计的飞机只能改姓苏霍伊了。当然,虽然米格设计局没了,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米格飞机还是存在的。米格29K还是俄罗斯🇷🇺和印度🇮🇳航母的舰载机,米格31还会继续在俄罗斯🇷🇺空天军中服务,担负截击机的使命。另外,它还要给以前购买过米格飞机的国外用户提供售后服务。朝鲜🇰🇵、印度🇮🇳、伊朗🇮🇷等很多国家原来还是买有很多米格飞机的,如米格21,米格23、米格27、米格29、米格35等。它们还会在这些国家服役一段很长的时间。


血染战旗红


普京第二次总统任期开始不久即对俄军工业进行了改革,将一些公司实行兼并重组,其中米格飞机制造公司与苏霍伊公司合并,组成了一个俄联邦航空制造联合体,苏霍伊似乎在大头儿,米格为联合体下面的一个项目部。目前任务是为少量生产及升级米格29或米格31米格35,目的是保持这些飞机的部分战斗编成,而俄军隐形苏57及下代主力战机的研发以苏霍伊为主。


薯烤条


俄系暂时是苏霍伊一家独大,但现在也在吃苏27老底,难保米格不会出一代新爆款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