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日記」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必勝

記錄者:鄭莉斯

通訊員:鍾林鋒、胡穎儀

鄭莉斯是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主管護師,曾參與2003年抗擊非典一線工作,獲得“個人三等功”及“先進個人”稱號。是廣東省第三批馳援湖北支援荊州醫療隊隊員,目前在援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ICU支援。

「馳援日記」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必勝

鄭莉斯

2月15日

我能做的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症狀一般為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表現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病區的護理團隊由廣州、韶關援鄂醫療隊及本院各科室組成,我們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盡力為患者做好護理,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我上的第一個班次是日班(每日4班),從早上10點到下午5點,近七個小時裡,我的工作就是陪伴、護理新冠患者度過他們的艱難時光。為危重患者餵食、吸痰、換體位,更換各類引流裝置、不定時測量並記錄生命體徵。瞬息萬變的病情更需要精細的治療和護理,我們每時每刻都要保持著高度的注意力,但病區中大家都訓練有素,熱情投入,讓繁雜的工作顯得忙而不亂。緊張的工作加上密不透風的防護裝備讓我遇到了一些困難——護目鏡前總是霧濛濛。一天工作下來,我慢慢找到了克服這個困難的辦法:在進行打針、穿刺、引流等重要操作時,我都先停一下,等護目鏡的霧氣消退後,進行操作時儘量減緩呼吸,慢慢地呼氣,確保視線清晰,完成操作。今天主管護士安排我協助轉一名病人到輕區,下班遲了半小時,儘管一天沒喝水沒吃飯但我仍然非常開心,看到病人因為好轉露出笑容,所有的辛苦我都感覺值得。

「馳援日記」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必勝

重症監護病房入口

今天還發生了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早上查房時,一位病人劉大伯反映腰疼、屁股麻。我詢問並檢查了一下病人的肌力,發現病人翻身能力及雙下肢感覺沒異常,指導患者翻身後,藉助昏暗的床頭燈發現患者骶尾部有類似壓紅的情況,我判斷患者因長期強迫體位導致的I期壓瘡,馬上和護長提議使用翻身枕、使用賽膚潤外塗、懸空骶尾部,1小時後患者訴症狀明顯緩解。我再次向護長提議加強勤翻身及使用減壓敷料,但護長很為難的表示物資緊缺,減壓敷料暫時沒有。我咬咬牙,向護長提出,儘管我們帶過來的物資也不是很充裕,但泡沫敷料我自己還帶了一些,能提供使用,希望能減輕病人的病痛,這就是我們這次支援的目的!護長聽後,肯定了我的提議,並向我豎起了大拇指。總結這一天的工作,儘管有一些細節自己之前考慮的不夠周全,但我相信自己會做得更好,也堅信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必勝!感激每天不停提醒我注意安全的家人和同事,我一定會努力工作,平安歸來!

2月16日

沒有什麼能阻隔信任和關懷

今天我特意為劉大伯帶上了水膠體敷料,上班時為劉大伯檢查又發現了肛周破潰,為II級壓力性損傷,我馬上幫患者清理乾淨肛周及周圍皮膚,並用生理鹽水及安爾碘清洗消毒後,貼上了水膠體敷料。

在為病人抽血時,得知有位叔叔因血管細小,特別難抽血,我和老師一起去幫他治療操作。他聽出我不是本地口音,特意看了我胸前的標識,得知我來自廣東地區,叔叔的眼神立刻亮了,他鼓勵我說:“你是廣東來的醫療人員,我相信你的水平。”我向叔叔解釋說,現在戴了三層手套還戴著護目鏡和防護頭盔,手感會差一點,如果打不進請叔叔理解。不負所望,一針見血,叔叔歡呼著,高興地對著我連連讚賞,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我的心情也格外振奮。

今天的感動一波接著一波。下班回到酒店,廚房特意為我們廣東地區的幾位同事準備了不放辣椒的飯菜,還上了一道蝦。被人關心的感覺真的很好!剛才,收到兩個寶貝兒子的電話,他們和我說,他們的同學們都知道媽媽去湖北了,是美少女戰士,媽媽去救人了,他們為媽媽感到驕傲!聽完之後,眼淚不自禁地流了下來:孩子們長大了,真的懂事了。

「馳援日記」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我們必勝

鄭莉斯護師和兒子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