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们年少、懵懂;2020年,我们在一起


2003年,“非典”爆发

那年,我还在上初中,当“非典”来临时,感觉离我们好遥远;那时,才刚兴起网络,对于初中生来说,网络只是局域网,在有限的空间内,我们玩着有限的游戏,并没有感受到网络带来的缤纷世界。

慢慢的,我们才从老师口中得知一场疫情的到来,然而我们依旧没有感受到它的可怕,直到学校突然让每个学生上报体温——早中晚,每天三次,我们才依稀觉得没有那么简单,紧接着,学校突然宣布:放假一个月,早中晚体温依旧填表,开学带学校。

此刻,我们才清楚原来这场疫情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但是,不了解疫情的初中生能做什么呢?突然的放假,对我们来说,才是最美好的时刻,我们才不管什么“非典”,我们只要不出去、不被感染、天天填体温表就好了。

回到家中,看过电视里的报道后,才知道疫情真的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好多,再加上村里大人无知的添油加醋,更让我们觉得世界末日来临一般,整个假期从没有离开过村子。

2003年,我们年少、懵懂;2020年,我们在一起

每次家人出门,都盼望着他们早点回家,那样才会有安全感;就连去村口倒垃圾都得叫着姐姐一起,生怕在这个空挡“非典”就来了;村口有条铁轨,远远看见有人走来,就觉得害怕——心想那人是不是带着“非典”来的?是不是来村里传染小孩子的?

事后想想年少时的想法,好生搞笑。好在,整个疫情期间,我的家乡没有一个人感染非典。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肆虐

这一年,我也早已成为一名医生,不敢自称白衣天使,生怕自己不配,而我一直在努力,不敢懈怠,尽我所能成为大家口中的“白衣使者”。

2003年,我们年少、懵懂;2020年,我们在一起

这一年,已经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从各种渠道最早、最直接、最真实的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我们单位更是于春节假期的前两天就开始严格管控,报告体温、行踪、接触情况、不准离开太原,已离开的没有上面领导同意不准自行返回,接着各种通知、各种管理接踵而至,目的只有一个:零感染。

新冠病人必做的检查就是肺部CT,肺部CT的表现最直观、最清楚的反应出病人的感染情况,临床治疗也是根据肺部CT而定,影像科一直以来被称作临床大夫的“眼睛”——“观天下,辨春秋”,可想而知影像科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影像科CT医师,完全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与责任:

检查每一个发热病人,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不敢心存一丝侥幸。


2003年,我们年少、懵懂;2020年,我们在一起

从穿各种防护开始、检查病人、随后对环境的消杀,到最后的脱防护服,一点大意不得,前前后后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中间最难受的莫过于穿着层层防护服进行各种操作,不出几分钟护目镜就已经雾气朦朦,影响视野;不一会儿就开始全身出汗,然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咬牙坚持,不给病毒丁点儿的机会。

写下这篇文章时,官方公布的医护人员感染病例已有1700多例,而医护死亡已经多达8例,包括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前天更是送别了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多么痛心。


17年前的“非典”,年少懵懂的我们更多的是对疫情的无知、恐惧,白衣天使们的辛苦付出,我们亦是知之甚少,之前从没去过医院,从没见过这么大疫情,家族中也没有医生,感觉疫情离我们如此近,又如此远,而白衣天使离我们真的好遥远。

17年后的春节,谁曾想我们不是在普天同庆、更没有节日的狂欢,取而代之的却是闭门不出,宽广大路空荡荡;是武汉人民的煎熬、武汉医护人员的坚守。一道令下,成百上千的各地医护人员放弃除夕全家团聚,义无反顾,奔赴前线。

这个时候的医护人员成了大家口中的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然而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称呼,不要大家对我们的感激,只愿每个国人都能享受一个美好的春节、珍惜这个阖家欢乐的时刻。


2003年,我们年少、懵懂;2020年,我们在一起

作为医护者,我们永远在一起

手牵手、心连心,共克时艰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