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黑色是舒服的、力量的和富於表情的。我總是對擁有黑色感到很舒服。”

“我致力於黑色的三個影子。”——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的令人驚歎才華之處,在於他是日本的知名服裝設計師當中,少數幾個未曾到國外留學,而且未曾主修過服裝設計的特殊設計師。一開始想做衣服只是因為“自己想買的衣服買不到,只好自己做了。”除了設計上的才華以外,還是零售奇才,工作室有十七個獨立品牌,一年營業額高達2.5億美元。她認為創意是很重要的,是面向未來的設計,一直拒絕投資,在生意和創意中謹慎地保持平衡,同時也避免讓自己陷入債務危機中。對外界的讚譽處於保守的姿態,不喜歡被拍照,從來不接受採訪。

黑色的獨家代言人

色調上,川久保玲尤為愛黑色。一次她做了一件硃紅的服裝,並解釋“黑色是紅的。”由於她的緣故,黑色也被看做是女人永恆的時尚,黑色也帶著一些個性的味道,德國著名的舞蹈家皮娜·鮑什也是永遠穿黑色的衣服。除了標誌性的黑色,厚厚的劉海也保持了四十年,她說:“美的東西不一定是漂亮的。”川久保玲還和山本耀司有著一場柏拉圖的戀愛,相識於巴黎,黑色彷彿是他們兩人之間心照不宣的設計密語。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20世紀80年代早期,她的發佈會使原來僅限於晨禮服和燕尾服的黑色成為流行。川久保玲的設計獨創風格十分前衛,融合東西方的概念,被服裝界譽為"另類設計師"。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桀驁不遜的色彩,反時尚的時尚

品牌名字起名為“像少年一樣”,也詮釋了她的桀驁不馴,對性別的解放、審美的叛逃,以不對稱設計、黑色、朋克風火遍歐洲。顛覆了大家對人美的認知,日本設計業界評價為“反時尚的時尚”。Comme des Gar ons的設計中充斥著各種顏色,黑色已經內化成Comme des Gar ons精神的一部分了。最富爭議的是“乞丐裝”,以解構主義的理念“Destroy”了當時以結構主義為主流設計理念的巴黎。甚至被時尚圈抨擊為“廣島的報復”,而她的追隨者則尊稱為“廣島時髦”。不懼世人目光,隨後又在巴黎開了"Comme des Garcons"精品時裝店,並且和其他品牌推出聯名,她並不反感這樣的方式。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川久保玲將女性從讓異性會關注自己的外表中釋放出來,更多地展示自我存在價值,鼓勵女人把自己看成個體而非女性。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川久保玲還參加了《奧蘭多》的歌劇服裝設計,她的設計對於舞臺和演員都是不小的衝擊。川久保玲第一次和奧爾加·紐沃斯、弗吉尼亞·伍爾芙同框,對女性主義有著各自的理解和著迷。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川久保玲說:“我對現在的時尚提不起興趣,人人都只是想穿廉價的快時尚品牌,儘管這些廉價賣得很昂貴。”Zara、H&M、優衣庫的崛起打斷了原本對服裝生產工藝製作的敬畏之心,就如同雜誌一樣,快速翻閱的背後不如文學鉅作來的有價值,在快節奏的時代,希望大家能去追求更多有意義的東西。

習慣穿著一身黑的川久保玲: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連鬼馬天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也曾評價道:當川久保玲設計一個系列,它似乎有些荒誕,不只是對與公眾來說如此。但是當你看著一個人像她每一季所做的一樣挑戰自己,這讓你懂得為什麼自己最初會置身時尚行業:正因為她這樣的人。也正如她自己所說:“時裝不是為他人而穿,應該是送給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