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粮食生产从来都是政治战略产业


严格些说,

粮食生产除了传统的粮食生产外,还包括养殖业,果林业,蔬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凡与食品有关的行业都包括在内(以下简称粮食生产)。

为什么说粮食生产是政治战略产业,而不单是普通的经济部门呢?因为粮食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人民生与死,因此说粮食生产属于特殊的政治战略产业。

为什么说粮食生产从来都是政治战略产业

事实上,我们也能够看到,中央每年的第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与粮食生产的,今次武汉抗击疫情,需求量最大的除了医护物资外,就是食品与粮食。可见,粮食生产历来都是被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并主抓的战略产业

就是这样一个政治战略产业,近年来却引入了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模式,出现令人心焦的状况。

首先,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科学化,现代化,出现了农业资料,农机服务,粮食贸易,粮食深加工等环节分工与配套产业,瓦解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但是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出现亏损情况。

为什么说粮食生产从来都是政治战略产业

既然种地不够本,农民现在又有其它门路可选择,所以他们就选择了搁荒土地,外出打工。因此,十分严肃的政治战略产业,基础不稳了。

有人说既然粮食生产亏本,那就提高粮价吧!粮价是没法提高的。除了粮食涨价影响市民的餐桌与生活水平,并导致国民经济全线涨价外,还有一个致命因素,外国粮商的强有力竞争。在自由竞争条件下,你国内农民一旦提价,国内食品经营者就会转向国外,去寻找更低价的粮食与替代食品,结果把国内农业淘汰掉了

有人也许会说,市场经济不是强调优胜劣汰吗?淘汰掉落后产业有什么不好?没有了高价的国内粮食,我们可以进口低价的国外粮食如何?

当今的市场经济从来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也不是单靠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关系

。比如说,伊朗出口石油好好的,你美国怎么要发动石油禁运?北溪2号是俄罗斯人与欧洲人的生意,为什么美国人也要横插一杠?还有中国的华为,靠实力竞争开拓市场,争取客户,为什么美国还要横加阻拦?可见,当今的市场经济包含着复杂的政治关系。

粮食产业更是如此!国内还存在着相当规模的粮食产业,外国人可以和你做粮食生意,可以低价出口粮食补充中国粮食不足。一旦国内粮食产业被淘汰,而国际上又面临如非洲蝗灾带来的大面积减产等情况,美国人就可以联合几个主要产粮国大幅度提高粮食售价,或干脆禁运。到那时,中国会面临大饥荒,大动乱局面。这就是政治!

因此说,粮食产业从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人民生死与社会稳定的政治战略产业而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一一

现在引入的自由竞争模式也沒有加强粮食生产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最大的悲剧就是农民们虽然数量多,体量大,但一盘散沙,相互争斗,形不成合力,

主导不了农业产业链,相反使农民们成为农资,农机,粮食贸易,粮食加工等环节盘剥的对象。致使这个关键环节不断萎缩,有使整条产业链断裂,整个粮食产业瓦解的可能。

为什么说粮食生产从来都是政治战略产业

君不见现在农村种地的多是50、60岁的中老年人,若干年后就无人种地了。

所以说,

把关系到国家安全,人民生死,社会稳定的政治战略产业放到一个普通的市场经济部门地位去经营,引入自由竞争机制,瓦解了农业产业链,是最大的不幸!也许某些少数人会发财致富,但会让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积累风险。等到爆发那一天,后果是真的不堪设想。

也请某些人不要盲目迷信于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市场繁荣等表面现象。现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次非洲猪瘟就让我们的养猪业损失惨重,生猪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剧涨。一次武汉疫情,又让医疗防护物资供应紧张,物资储备吃紧。如果再来一次非洲蝗灾呢?我的国,应付得了。

所以,我们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粮食产业,就是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用政治的角度去管理经营粮食产业,确保粮食安全,产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