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是傳染病防控的三大原則。在還沒有新冠病毒疫苗的情況下,儘快找到新冠肺炎患者和其密切接觸者,採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是防止疾病傳播、擴散最重要的手段。

幾天前,在天津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室主任張穎全程脫稿,生動地講述了發生在天津市寶坻區百貨大樓等幾起聚集性疫情。剝開重重迷霧、追蹤病毒蹤跡的過程,被網友稱為“福爾摩斯式破解病毒傳染迷局”,相關視頻點擊量過億。

在我們河南省也有這麼一群流調人員,我們稱他們為“防疫偵查兵”,他們除了負責全省疫情信息、流行病學調查信息、密切接觸者登記信息等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外,還承擔了指導和參與基層聚集性疫情調查處置的任務,下面跟著流行病學調查專家尤愛國老師的腳步,看一看河南省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處置過程:


2020年1月26日,安陽市疾控中心通過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統,報告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省疾控中心接到報告後,第一時間派出何景陽、王海峰、尤愛國、聶玉剛4名專業技術人員趕赴現場處置疫情。專家組於1月28日-2月3日期間,聯合安陽市疾控中心通過集中座談、病例面詢、現場查看、實驗室檢測等方法深入疫情防控一線開展了調查處置工作。經過深入調查和擴大監測,發現該起聚集性疫情共涉及10餘人,共排查密切接觸者或共同暴露者200餘人。

該起聚集性疫情規模較大、時間跨度較長、人物關係複雜、可疑的感染場所較多,受到國家衛生健康委、省委省政府、省衛健委和國內多家媒體的高度關注。同時,由於聚集性疫情中涉及的病例之前已在媒體上曝光,當事人精神壓力很大,在調查時發現其出於保護家人的目的,對調查工作有抵抗,個別出現拒絕調查情況,尤愛國回憶道:“雖然工作萬分火急,但我們還是要設身處地的考慮患者的情緒,患者心理本來就很恐慌,對我們十分牴觸,所以我們只有關心患者,及時疏導心理問題,取得他們的信任,患者才會配合我們的調查,我們調查的過程才能順利些。”面對重重壓力和阻力,工作人員白天深入醫院病房、病人就診的診所、就餐的餐館等地實地調查、採樣,晚上一邊等實驗室結果一邊撰寫調查處置報告,連續奮戰7天,終於查清了本起疫情的傳染來源,釐清了傳播鏈,成功地阻止了本起聚集性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

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2020年2月3日,我中心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統發現平頂山市發生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尤愛國及同事聶軼飛、王長雙、李幸樂再度出發趕赴現場協助調查處置。工作人員到現場後,通過跟當地工作人員交談,梳理疫情信息,深入礦區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指導當地追蹤密切接觸者100餘人,對病例和密切接觸者採樣開展核酸檢測,並擴大監測範圍,及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督促當地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到全覆蓋不遺漏。

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奮戰在一線的全國各級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就是這樣一群精銳的“偵探”,他們用紮實的流行病學專業功底,豐富的現場調查經驗,採取抽絲剝繭式的調查方式,將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片段,串成一條條緊密相連的傳染鏈條,然後迅速將其斬斷,從而控制傳染病傳播擴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省疾控人24小時值守,2小時內完成報告審核,立即啟動流行病學調查,同時省疾控中心多次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對基層開展專業技術指導,密切關注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進展和動態,同全省衛生系統保持緊密聯絡,切實保障全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我們堅信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

疫線疾控人:流行病學調查,戰“疫”前線的“偵查兵”!



供稿 | 河南疾控-傳防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