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善良的情感沒有在童年形成,那麼無論什麼時候你也培養不出這種感情。"作為一部經典的伊朗影片,《小鞋子》通過講述一對兄妹的童年故事,如童話般的平鋪直敘出社會底層困苦人民的生活。

影片用充滿善良的童真敘寫著沉重的寫實主義話題,用一種明朗的手法闡述了社會貧富差距的現實問題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童真與善良,蘊藏在貧苦生活中的人性光輝

片以典型的因果關係構架,以丟失鞋子為起因,並以鞋子為線索,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以及兄妹感情的展現。影片的片名"小鞋子",在我看來,這裡的"小鞋子"代表兩雙,一雙是哥哥的球鞋,而另一雙是妹妹丟失的鞋子。哥哥的球鞋,是兄妹感情的寄託與體現。哥哥為了妹妹放棄了喜歡的球賽,妹妹為了哥哥提前上交考試卷子。兩人交換一雙鞋子,一雙鞋子凝聚兩人真心。即使家庭貧窮,但兄妹二人並沒有丟失人性的單純與美好。當妹妹偶然中發現有女孩穿著自己丟失的鞋子時,帶著哥哥"氣勢洶洶"的前去要回,但當兩人發現女孩的家境更加困苦時,善良的兄妹二人選擇離開。貧困的是生活,光輝的是人性。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孩子的童真,是現實的汙濁無法覆蓋的。當兄妹二人在池子邊玩泡泡時,晶瑩透明的泡泡似乎承載著孩子純真的童年,孩童時代的愉快玩耍,似乎忘記了生活所帶來的所有疲憊。在孩子的世界裡,快樂是簡單的。一個飄浮的泡泡、一股清澈的水流都映射了孩子純真的笑臉。電影所表達的孩童時代的單純善良,向成人訴說著沉重的童話,成人看起來的疲憊與艱辛,在孩子的笑意盈盈中被沖淡。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電影是一個國家民族性與民族文化的體現。家中沒有糖的情況下,父親依舊不吃教會的糖塊;哥哥阿里在拜訪教堂外的鞋子時,絲毫沒有動歪心思。人性的淳樸,是骨子裡的精神。社會的階級差距,造成了家庭經濟、政治關係的不對等,但並沒有擊潰平凡人的內心。淳樸、真誠、善良依舊沉澱在他們的心間。伊朗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兄妹二人以及其家人的人性光輝,表現出了電影的宗教性、民族性。這種民族性在電影中的體現手法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比如說電影《走西口》體現了中國西北地域地貌以及黃土文化;《大紅燈籠高高掛》體現了封建時期納妾點燈的風俗;《霸王別姬》在特定歷史環境的敘事展現了中國的戲曲文化。

《小鞋子》以伊朗的民族文化為背景,塑造小人物的真與善,這也是電影頗為出彩的一個點。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平實鏡頭語言下的深層次情感表達

《小鞋子》的導演善用鏡頭語言傳遞信息、表達人物心境、反映地位差距。

影片的開頭,通過一個修補鞋子的長鏡頭拉開了電影的序幕。在這一特寫鏡頭中,畫面內容雖然單一,但傳達給觀眾與電影題目相複合的視覺感受。一雙粉色的女孩的鞋子、一雙已經修補過多次的破舊的鞋子等信息使觀眾順其自然的聯想到了電影中的人物以及家境

法國的戈蒂埃說:"眼睛是透明的,通過它們,可以看到人的心靈。"影片中對兄妹眼睛的近景拍攝十分常見,尤其是哥哥阿里。楚楚可憐的大眼睛似乎向觀眾訴說著命運的悲慘,但又充滿堅定與誠懇,給人一種不屈於命運不公的倔強感。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通過全方位各拍攝角度對兄妹換鞋時情形的表達,觀眾可以清晰地看出兄妹二人漸漸熟練的換鞋動作和漸漸加快的換鞋速度默契的二人在困難之中齊頭並進,極富有攻克難關的衝勁。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善用特寫鏡頭拍攝妹妹眼中別人的鞋子,巧妙的設計似一種主觀視角。在體育課上、在學校集會上,妹妹的眼睛總不自主的看向別人的鞋子,充分體現出了妹妹的自尊心以及對別的孩子的羨慕之情。

提到平實的鏡頭語言,不得不想到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長鏡頭、固定鏡頭以及遠景全景的運用使影片極富有客觀性,普遍的平實鏡頭使影片具有冷靜、緩慢、內斂等情緒感。而《小鞋子》中平實鏡頭的表達作用與《悲情城市》有所差別。《小鞋子》中的平實鏡頭,不代表影片的速度感,而是蘊意著人物性格以及家庭處境,情緒感表達的作用並不是很顯著。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巧用色彩與聲音,塑造獨特韻味美

運用色彩區分階級差距。影片通過明暗色調以及色彩多樣性殘酷直接得象徵了富人與窮人兩個階級。在影片的故事情節中,有一段父親帶阿里去富人區打工的設計。富人區是有明媚的陽光照射的地方,氤氳的暖陽象徵著富人高貴的階級姿態。影片中富人的孩子,穿著鮮豔的衣服,與阿里的布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阿里的眼中,這種不被他熟知的生活狀態是一個自己從未接觸涉及的領域,好奇的眼神中帶著疑惑,但單純的阿里對那種富貴的生活並不嚮往。

運用音樂與音響傳遞信息、烘托氣氛。影片令人印象深刻之處,在於片尾的戛然而止。觀眾期待著父親為兩個孩子穿上新鞋子的情景,但導演卻將影片終止於父親自行車後兩雙鞋子的特寫。看似缺失情節的結尾,卻給觀眾帶來了意味深長的聯想。但在筆者看來,影片的結尾並非唐突。收廢品的吆喝聲,穿插在哥哥丟失鞋子時和盲人家女孩換上新鞋丟棄舊鞋時,吆喝聲的第三次出現則是在片尾。所以即使畫面停止在了鞋子的特寫,但吆喝聲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暗指兄妹已經穿上了新鞋子,舊鞋子已經丟棄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影片後期處理的精彩之處,在於哥哥阿里馬拉松比賽的過程,同時也將全片情緒推向高潮。在哥哥奔跑的前半部分,導演通過平靜紀實的遠景、全景景別,表達出多人馬拉松賽跑的宏觀場面。而後半部分的景別,調整成為對阿里的近景甚至特寫,重點突出主人公的情緒變化。並通過升格手法,與前半部分的速度感進行了明顯的區分,加以呼吸聲、腳步聲等音響效果,妹妹講話的畫外音,再到越線之前音響效果的減弱和音樂的漸強插入,將整個過程和觀眾的情緒點推向高潮。

豆瓣9.2分,巴基斯坦神作,平實訴說兄妹與《小鞋子》的故事

《小鞋子》作為伊朗的經典影片,他的成功之處正在於它的平凡。以孩子的視角進行簡單而樸實的表達,是通往觀眾內心的捷徑,也是一種看似溫和卻充滿針對性的蘊意階級差距的不二之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