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媒介伦理作为调节规范新闻实践中道德标准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被广泛讨论。

美国学者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在对多个国家媒介伦理观念进行比较之后,提出将“真实、人类尊严和非暴力”作为全球伦理媒介的“原生规范”,以对媒体的失范行为进行道德干预。

泰国媒体数量众多,十分活跃,而且竞争激烈。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为了博人眼球,增加流量和收视率,以获得广告商的青睐,一些媒体放弃了本应坚守的新闻报道准则,过分追求暴力犯罪、桃色事件等猎奇新闻,对一些本不应重点报道的内容过度渲染,无形之中带偏了社会价值观。可以说,泰国频繁爆发枪击案,除了枪支泛滥这一问题之外,与新闻媒体推波助澜不无关系。

“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最明显的例证是制造“呵叻枪击案”的陆军上士,从他个人社交账号转载的内容不难看出,他非常关注媒体报道的重大恶性杀人事件。在他的脸书记录里,可以看到他多次转发1月刚刚发生在泰国中部华富里府的“校长劫金杀人案”的相关报道。1月9日该案爆发后,笔者一直关注着泰国各大媒体的反应。根据观察,在案件发生至1月22日破案前,所有主流媒体都跟踪着事件的进展。这些都无可厚非。但破案之后,媒体发现凶手出乎意料的竟然是一名校长,是“千载难逢”的“流量担当”。于是乎,他们忘记了自己本应承担的示范、引导作用,没有去探讨案件本身的警示意义,从而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反而一味专注于这名凶手的私生活,连篇累牍地报道一些本不应该报道的细节。那段时间,凶手的姓名反复被报道,一张张生活照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不是对凶杀案的报道,而是对一位当红明星生活的报道!

“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凶手校长俨然成为了网红


“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凶手的私生活被媒体反复报道


犯罪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模仿犯”(copy cat),是指当某个凶手犯下残暴罪行后,会有崇拜者效仿他的举动。

而有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处于社会边缘,平时默默无闻,无人关注,当看到有人因为犯罪而像明星那般成为大众关注对象后,便也会产生类似的犯罪冲动,以达到出名的目的。心理学家苏雷特说:“哪怕是被描述成魔鬼,这样的出名对有些人仍然很有吸引力。”可以推断,这名上士正是在媒体的不当报道中,走上了一条畸形的“成名之路”。

他不仅模仿那名校长在商场杀人,而且还模仿国外的枪击案罪犯。行凶过程中,他持续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脸书账号,不仅发一些诅咒性、挑衅性的文字,而且还上传自拍视频,神情淡然地表示“扣扳机扣到手抽筋”。直到泰国政府和脸书公司联系,关闭了他的账号。很明显他是在模仿2019年3月新西兰基督城清真寺惨案和2019年10月德国犹太教堂惨案,这两起案件的凶手在行凶过程中均在网上直播。

“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呵叻枪击案凶手不断上传自拍照片,直播行凶过程


上士视校长为偶像,不仅模仿校长在商场杀人,并且还“超越”偶像,成为散落在泰国社会各个阴暗角落的边缘群体的集体偶像。犯罪学家杰弗里·罗斯认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具有暗示的力量。对于有某种挫折感或者是想要算什么账的人来说,当他们听说别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会让他们变得大胆。”“模仿犯”理论加上这一理论,恰好可以解释,为什么“呵叻枪击案”爆发后几天之内,在差也汶府、芭堤雅等地都有人在网上扬言,要学习枪杀了29人的上士,“干一票大的”。而且,在曼谷出现了多起枪击事件,美容院枪杀前妻便是其中之一。

在“呵叻枪击案”爆发后,泰国媒体对于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了集体反思,因此在“呵叻枪击案”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媒体做出了重大调整,比如尽量不提及凶手的真名,以“上士”或者“凶手”代称,对于他的私生活也不做过多报道,为的就是尽量减少他本人的“知名度”,以免更多人效尤。


希望这一事件能够成为泰国媒体改变行业风气的一次契机,不要让30名死者的血白流!


“泰国军人枪击案”反思:媒体报道推波助澜,促其“畸形成名”

呵叻民众们自发为逝者组织哀悼仪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