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城“大水缸”擴容正當時

滁城“大水缸”擴容正當時

城西水庫庫區擴容施工現場。本報記者計成軍攝

滁州網訊挖土、取土、裝車……2月20日上午,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增蓄工程施工現場,機聲隆隆,15臺挖掘機一字排開在對河床進行清淤,向運輸車裝填土方;65輛運輸車來回穿梭,將灘地土方運送到棄土區,數公里河道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據瞭解,當前旱情仍在持續,抗旱工作依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我市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之一,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增蓄工程由市“抗大旱、促大幹、保大局”會議安排部署,旨在搶抓冬春水利建設有利時機,做好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工作,著力增加蓄水能力、促進水質改善。經前期多輪測量、勘察和設計後,確定工程內容為開挖城西水庫200萬方灘地土方外運至指定的棄土區,並按設計要求推土,以達到擴容增蓄及礦坑回填、植樹、復綠效果。據悉,項目投資5000萬元,目前北區主臨時便道已修築完成,正在有序取土,預計4月底前完成目標任務。建成後,城西水庫可增加200萬方蓄水庫容,屆時將有效緩解主城區抗旱壓力,顯著改善生態水環境。

“城西水庫是滁城三大水源地之一,清淤擴容增蓄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水源地保護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市水利局調研員張家玉介紹,要抓天晴為水利大幹的契機,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戰疫情促大幹”,緊緊圍繞主汛期前完成施工任務的目標,重點抓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全面指導督促施工企業大幹快乾,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增加機械和人力,科學調度合理組織好取土區、道路運輸和棄土宕口三個環節管理;另一個是直面任務重大、工期時間緊、公路運輸組織難的挑戰,深入一線、深入現場全力做好施工服務。“項目招標後,中標單位於2月12日就派出精幹項目管理團隊進場,夜以繼日抓施工。僅僅一個星期,1.9公里長的施工便道就完工。”張家玉介紹,目前含渣土運輸車、挖掘機、推土車在內的近90臺施工機械正在場內作業,未來還將增加100臺施工機械,加快施工進度。

“額溫36.6度,體溫正常,口罩已佩戴,可以進入工地。”昨天早上6時許,在位於琅琊區西澗街道辦事處太平村的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增蓄工程項目工地出入口處,工作人員黃求正在為進入工地人員測量體溫,並記錄詳細信息。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我們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所有人員進入工地時,必須戴口罩,測量體溫。”市河道管理處工程管理科科長朱晨林介紹,當前正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增蓄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任務重、時間緊,必須按時保質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對此,市水利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會同施工單位,制定疫情防控期間工程開復工方案,落實各項防控舉措,報請疫情防控指揮部批准後進行復工建設。按照方案要求,施工方在施工現場設置一處出入口,安排人員設立門崗檢查,對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進行體溫測試,人員均佩戴口罩作業,每天對辦公場所、門崗、進入車輛等進行消毒處理,做好人員信息登記,確保每名施工人員規範進出。

記者瞭解,除了城西水庫清淤擴容增蓄工程外,目前我市黃慄樹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紅廟一二級電站等重點水利工程也已全面開工建設,預期均可按時基本建成併發揮良好社會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