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呢?

财道


伴随着美联储一次次的加息,中国走上了一次次的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从2011年的21.5%一路下降到14%。



2019年1月又有两次,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银行总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是给银行资金的松绑。如果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银行必须有一定的存款的准备金,以备存款人提款。当流动性偏紧的时候,那么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来释放流动性。

每一次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都使得银行可以有更多的钱拿来放贷。这是央行除了利息手段之外,另一种调节银行资金的办法。可以将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放水。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对金融的整个盘子的调整。当小幅度调整的时候对一般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像我们从2011年一路调整下来,从21.5%调整到了14%,叠加起来的资金释放量就很大了。1%的存款准备金有7400亿,加起来7.5%,那就是5.5万亿了。要是计算上贷款成数的话,市场上就相当于多了40万亿的资金。所以房地产,一飞冲天。这下那个人就影响了。但是问题,到最根本的地方,也是每个人自己愿不愿意掏口袋的事情。而在中国你知道我们总是不缺聪明人,尤其是不缺精明人。都以为趁早买进能赚钱。放心好了,那些精明人,肯定就被套起来了。


大舟财经观


利率降低,贷款的成本会降低,贷款也会更容易,另一方面可能你公司的效益也会更好

要了解存款准备金的下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

打个比方,王总向宇宙银行存了1万元,宇宙银行把2000元留下了,剩余的8000元都放贷给了李总;那么这个2000万元就是存款准备金,一般是主要要放到央行那里去存着,还有一点是作为现金放在银行流通,防止挤兑,应付日常的取钱。2000元相对于1万元的比例是20%,这个20%就叫做存款准备金率,那么存款准备金率越高 ,那么银行能够用于放贷的资金就越少,反之,可用于放贷的钱就越多。

这里再普及一个“货币乘数”的概念,货币乘数就是货币扩张的倍数,这个怎么理解了,接着上面的例子,李总获得了银行8000万的贷款,他还是会把8000万元在宇宙银行开个户头,把钱存进去,银行又会把这个8000万中的20%(1600元)作为存款准备金给央行存着,剩余的6400元再房贷给张总,如此反复,这就是一个等比数列,最后的结果就是能够产生5万块钱的存款,1万块钱的存款最后通过贷款、存款的方式派生了4万的存款,总计5万元的存款,这个5万元相对于1万元的倍数就是“货币乘数”,也就是5倍,目前中国的货币乘数差不多就是5的水平,货币乘数可以简单看成1/存款准备金率,20%的存款准备金率,那么货币乘数就是5。

结论就是,存款准备金下调那么就会导致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最后导致货币乘数的变大,导致派生的存款就多了,总之是银行手里的钱就多了,银行的钱多了以后会干什么?

存款准备金下调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下调,导致银行手里可以动用的钱就多了,钱多了就必须放贷出去,因为持有现金是有成本的,银行放贷的钱多了,那么贷款的利率就会下降,同时个人和企业也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贷款。

比如去年央行四次降准,今年1月份降准,那么2019年1月份的社会融资规模显示是大幅增长的,这就说明,更多人和企业获得了银行的贷款,金额也更大了,同时数据现实贷款的利率也在降低。

2019年以来购房的利率也在下浮,深圳连一只坚挺的深圳首套房利率都在开始下调。降准是有利于房贷利率下降的,少付的房贷就可以省下来买个营养早餐了。

主做股权设计、并购,业余股民,爱好搏击


壹号股权


存款准备金下调即降准,而不是降低利率,所以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存款准备金的功能主要是应对支付。商业银行向央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的比例,进行流通性调节。

下调存款准备金,为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商业银行可贷款货币数量的增加。

央行最近一次降准是在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资金1.5万亿元。此次降准的一部分资金用于置换商业银行的中期借贷便利,其余的部分将用于中微小企业纾困贷款。

中期借贷便利,是商业银行通过质押品向央行借的偿息贷款。置换中期借贷便利为银行业降低了贷款成本,提升了银行业盈利空间,所以在银行上班的人,可能会获得奖金。

而另一部分纾困资金将为企业提供贷款,企业获得资金后,扩大经营,利润的增加,务工者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报酬。

而在2018年某一家上市企业获得纾困资金后,用于公司红利的发放,进行派股,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东因为降准而获得意外红利。

像这样的公司寥寥无几,市场和监管在批评公司做法的不当,但是,股东却得到了实惠。

一般而言,降准为了释放流通性,利好股市,利好房市,参与两市交易者都会受益。

但是随着央行政策的调整,大水漫灌已经不在,而是更加偏向于有定向的精准投放了。这样一来,降准对大部分人的生活的影响聊胜于无,即使有也是相对片面的局部。


以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在评论里发表不同见解,我们一起探讨~


行走吧木头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央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是调控基础货币,影响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降准操作,对于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需要一定时间滞后才能体现出来。



央行2018年以来5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得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整体处于12%左右的水平,释放了大量资金给市场。央行降准,期望银行放贷给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以提振实体经济,实现对经济逆周期调节的目的。

如果商业银行贯彻央行的政策意图,把资金放贷给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就会支持企业进行正常生产经营、技术升级改造,或者扩大增加生产,从供给一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会吸收新的劳动力就业,或者盈利增加后提高员工工资。

员工收入增加,并且对未来预期向好的话,就会把收入增加的部分用来扩大消费,或者消费升级。这样,消费进一步拉动了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目前的症结在于,央行实施了宽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却没有很好地实施宽信用放贷,也就是由于给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造成的不良率偏高,银行给它们贷款的动力不足,甚至顾虑很多。这就是常说的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通,急需用钱的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整个经济面临很大的下行压力。

由于资金从商业银行到企业这个过程不顺畅,而且企业拿到资金开始作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再到创造效益,把部分盈利以薪酬形式给到员工,员工收入增加之后再提升消费等等,都需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降准会增加市场资金,刺激经济发展,对普通老百姓也会有积极正面影响,比如提高收入增加消费等等,但是效果显现会有较长时间的滞后。


颜开文


首先明确存款准备金到底是什么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将用户的存款的一部分交给中央银行来保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金融机构有足够的钱来满足用户的存款提款和结算的要求,但这部分钱是以中央银行的名义存储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能力和扩张能力,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该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和存款总和的比值。

举个例子第1年,某行今年的存款总额是5000亿人民币,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5%,那么该行今年应上缴到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为750亿人民币。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那么意味着存储在中央银行的钱会减少,而留放在具体金融机构(如银行)的钱会增加,那么银行会有更多的钱用来放贷,从而增加社会上货币的供应量。那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呢?

1.申请贷款会更容易

在银行申请贷款买房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房贷的申请难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房价可能会有略微的抬头。

2.理财产品和存款的收益率下降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高低与银行存款的多少有关,当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拥有的钱就多了,银行的资金面就会很宽松,那么银行就不那么着急吸收老百姓的存款,就会下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反之亦然。

3.经济发展会更稳健,普通人挣到的钱也会增加,但相应的物价也会有所上涨。


红花油中油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是调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有三个方面吧。

第一,央行做出这个决定不是无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经济学家判断认为,2019将是全球经济周期下行的开始,准备金下调,释放流动性即是对抗这个紧缩周期到来的手段。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未来经济环境不好是大趋势,要做好准备。

第二,准备金下调意味着流动性增强,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得到贷款融资的难度降低了,这可能带来经营环境的改观。

第三,流动性增强首先的方向,一般是资产市场和金融市场,所以,房市小幅涨价,金融市场上浮是肯定的,大家要避免在其中过度投资,因为在流动性收紧后,超出经济基本面的资产价格还会回落。另外,通货膨胀也会因流动性增加有所压力,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了。



咨询师天生


降了N次了,没感觉有任何影响,支持继续大帽下调,最好一步调到位!!!


诚外无物10


没有太大的影响,就是上菜市场买菜,好些菜只能看看,表示买不起。



用户62944695669


存款准备金是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调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是为了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