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生大型战争,地铁站可以作为空袭避难场所吗?

黄书包


现代战争,轮到平民去地铁站躲避,那几乎等于防空完全失败了。

(最早的英国地铁)
地铁作为战备工程来考虑,特别是作为平民防空洞来建设,从地铁诞生那天就已经有这样的考虑了。比如人类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就曾经作为第一次大战躲避德国齐柏林飞艇和轰炸机的轰炸,二战期间更是成为了英国伦敦市民躲避德国空军空袭重要场所。而莫斯科地铁也成为了二战期间躲避德国空军轰炸的重要场所。

(据说这条是最深的战备地铁了)
但是那个年代,精确制导轰炸远远没有开始,即使像美军一样的轰炸,也仅仅是利用远程轰炸机使用重磅炸弹轰炸,远远不能炸毁深埋在地下的建筑和掩体,这就是给地铁作为躲避空袭场所的带来了机会。这类防空地铁往往深处地下30米以下,有的深度达到了300米,比如平壤地铁,就是一条常年的战备地铁,深入地下300米左右。而现阶段中国或者世界范围建设的地铁,为了缩短赶工期基本上都没有考虑战备,很多都是地下15-30米之内的浅层地铁。理论上并不具备战备功能,因为地面爆炸都会影响地铁的使用。还有很多地铁干脆就是在地面上设立,哪些更不具备战备空袭效果。

(千万不要小瞧现代钻地弹!)
就算地下300米的战备地铁,在世界空袭武器,精确制导炸弹,钻地炸弹的精度和钻地深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基本上世界现在所有的地下地铁,都在美国空军的打击之下,美国MOP炸弹专门炸毁地下深层目标,并且早在 1991年2月13日凌晨4时30分,美军两架F-117飞机先后投下两枚制导炸弹攻击阿米里亚防空洞,这个防空洞是伊拉克修建的,比地铁还要坚固和结实地下掩体,结果上千平民被活活憋死和炸死。显然地铁向作为战备工程,在现代空袭中难上加难。

我是“头条号:无名高地”,长期关注军事装备及相关领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给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无名高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中国的地铁站肯定是不行的,随便一个温压弹扔过去,立马全站的人变烤猪。

但是,莫斯科和朝鲜的地铁还是具有一定的防空功能的。

大家有没有看过科幻电影《时间机器》?电影中,月球发生解体,无数碎片落到地球,形同无数核弹。但最后生存下来的人类,就是躲在纽约地铁站里面的。

莫斯科和朝鲜的地铁,1935年设计之初就考虑防空作用。

全长300多公里的地铁,有一百八十六个车站。

莫斯科大部分车站深度为50米,有的超过100米。冷战时期,莫斯科地铁普遍安装三防设施。苏联认为,莫斯科地铁可以躲避400万市民。

即便发生了核大战,大部分躲避在地铁内的市民也能幸存下来。

而朝鲜平壤地铁的防空能力更强。

平壤地铁修建于60年代,当时冷战相当热闹。而在朝鲜战争中,平壤遭受美军的饱和轰炸,几乎被炸为平地。

当时彭德怀到平壤的时候,几乎没有看到一栋完整建筑物。彭德怀感叹:平壤,我看真是“平” 壤了,完全炸平了。

平壤市民死于轰炸的不计其数。

有了朝鲜战争的教训,平壤修建地铁时就学习了苏联的经验。

莫斯科的地铁大部分是50米深,部分为100米深。

而平壤地铁更厉害,最深处达地下200米,平均深度亦达100米。

正常来说,只要敌人不用特种钻地弹,普通的轰炸甚至核弹都无法伤及平壤地铁中的市民。

不过,平壤地铁的长度不如莫斯科,只有40公里,但隐蔽几十市民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萨沙坐过莫斯科和平壤地铁,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深。

坐电梯下到地铁站,也要几分钟的时间!

放几张我拍摄的平壤地铁照片吧。


朝鲜的地铁工作人员,待遇在朝鲜是很高的,要求也高。

他们都是专业铁路大学毕业生,或者是复员的军人。

大部分地铁工作人员都是女性。

看看,地铁深不深,真是玩无敌风火轮的好地方。

无处不在的主题思想画。

平壤地铁基本山寨莫斯科地铁,风格也高度接近。

可惜列车土了一些,这是中国生产的老列车。


两位大叔好!

以上是萨沙拍的照片。


萨沙


先说结论:如果发生大型战争,城市地铁站当然可以作为空袭避难场所使用。但是问题在于,躲进去是一码事,能不能救得了你的命那就是另一码事了,大概率得看运气。

我国的省市一级的城市防空袭工作长期以来是由一个专门的部门统筹安排的(这次改革之后不知道这个部门划归到哪去了),那就是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人防办)。人防办的主要职责包括如下几项:一是主管建设、协调设置防空袭的预定地点;二是对人防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对防空袭演练进行组织考评,对防空袭物资进行采购储备;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及防范宣传工作。

按照人防办的有关规定,现代城市里建设的大型地下设施,诸如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人行地下通道、地铁站等等都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防御空袭的能力,都必须设置防爆、通风和发电设备,都必须预先储备一定量的药品、饮用水和应急食品。在战时城市遭遇空袭时,群众可以通过墙上的特定标识牌(一般上面有“人防设施”字样)迅速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地下设施,人防设施内的防爆门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防御,通风管与发电机可以维持足够的氧气与电力供给,储备的食品与饮用水可以给群众提供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保证大量的避险群众在相对安全的地下捱到空袭过去。

但是,问题在于,现代的大型人防设施尽管在建设、管理与使用上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体制机制,但它毕竟不是军事设施而是民用设施,在工程强度与抗空袭能力上肯定无法同按照军用标准施工,有数米甚至数十米的土层/混凝土层加固的军用地下要塞/山体洞库相比。实际上,人防设施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保证空袭发生时群众不至于暴露在室外遭到弹片杀伤与火风暴侵袭,如果人防设施不幸被航空炸弹乃至钻地弹直接命中,那也是大概率要GG的,比如海湾战争时期巴格达的民众防空洞被美军F-111战术轰炸机投掷的钻地弹命中后造成的惨烈杀伤。因此现代城市的防空袭作战任务,与其说靠人防设施,不如说要靠部署在城市外围的要地防空导弹与航空兵部队,这些部队打的越好,人防设施的避难效果才越好。


军武次位面


发生大型战争,地铁具备防空作用,可以作为避难场所。

目前世界上钻地弹技术最先进的就是美国,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两款最具威力的钻地弹。

GBU-28钻地弹:可以穿透6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和30米厚的普通地面。曾应用在伊拉克战争中,用于摧毁地下指挥中心。


JDAM钻地弹:可穿透11米厚的钢筋水泥工事和40米厚的普通地面。1999年5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就是被这款导弹击中,酿成悲剧。


B-61核航空炸弹:这是一款战略核炸弹,号称“炸弹之母”,是目前最先进的一款钻地弹。

它的最大深度可以达到100米,萨达姆的地堡就是被这款炸弹击毁。

在二战时期,为躲避德国空军的空袭,伦敦地铁和莫斯科地铁就曾被作为地下掩体,挽救了很多士兵和百姓的生命。


现在世界上各国的地铁深度基本都在30米以内,只有少数国家超过了这个深度。比如朝鲜,它是世界上地铁最深的国家,最深200米,平均深度100米。由前苏联设计,中国提供设备和施工。


俄罗斯的地铁大多修建于前苏联时期,也比较深,像莫斯科地铁最深的地方超过了100米。日本的地铁一般都超过四十米。

我国目前地铁的平均深度大概在35米左右,最深的地铁大多在北京,修建于跟前苏联交恶时期。我国的地铁修建技术在世界处于先地位,基本具备了生物武器防护、化学武器防护、钻地弹防护功能。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铁具备了大型战争的避难功能。除非美军投射B-61核航空炸弹,但我国也是核大国,不惧核威胁。



花木童说史


在我国地铁站基本属于人防工程的一部分

在新世纪的情况下只有我国在兴建军民两用的人防工程,其中人防工程最著名的就应该属北京地铁站。

北京地铁站是中苏关系恶化的时候苏联曾经威胁对我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毛主席当时提出的对策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在这个策略的指引下开始了北京市人防工程的建设。

当然新世纪了苏联的威胁没有了我国也将人防工程接入了地铁系统,这种中国比较早也比较著名的人防工程。

此后我国在新建的城市内都设置了大量的人防工程,包括地铁站也是重要的人防工程我国的地铁站战时可以躲避常规炸弹的袭击,而且地铁站设置有多个出口及通风口我国是将地铁站按照人防工程进行规划的。

所以地铁站是可以躲避空袭的,再说了你打仗的时候哪里近躲哪里不可能专门跑远的地方,如果地铁站都抵抗不了的话你在城市基本也没什么地方好躲。


李晓伟


这也得按照具体情况来区分。不是所有的地铁在建造的时候就考虑到防空的功能,但是部分地铁是可以作为空袭避难场所的。地铁挖掘深度必须超过三十米,低于这个数值,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地面塌陷。当然这也得看具体情况,不是说低于三十米就一定会导致地面塌陷。当地铁深度超过二十米,是具备防空能力的。

欧美国家的地铁基本都是建在地下三十米以下的位置,中国地铁部分也是达到了这个要求的。曾经去过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地铁建在地下几米的路段也有,几十米的路段也有,甚至还有在地面上运行的地铁。中国的部分地铁是具备防空能力,可以当作空袭避难场所。

那么特殊情况是什么呢?普通导弹对于地下数十米的空间是造成不了什么破坏,但是现在有一款导弹却可以,那便是钻地导弹。美国装备的钻地导弹最深打击距离为地下36米,一般的地铁站是可以轻松被击穿的。还记得那年,咱们国家的南斯拉夫大使馆就是遭遇到美军钻地弹攻击,直接从顶层钻到了地底,造成了咱们大使馆几十人的伤亡。


兵说


这是毫无疑问的,人防工程本来就是地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地铁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兼顾这方面的需要了,地铁是我国人防工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承载战时人员避难功能,还要承载战时紧急输送物资的功能,不仅仅是地铁站,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隧道等都是上佳的空袭避难所,而且在城市里有许多看起来独立存在的地下设施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有相应通道窜通,只不过平时不对公众开放而已,如果真的发生战争,这些地下设施可以承载许多的功能,空袭避难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有考虑长期作战的需要。

现如今的防空设施已经不像以前纯粹孤零零得挖一个防空洞来进行防空,而是将这些设施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如果你稍加留心的话可以发现现如今建造的几乎所有地下设施都具有相应人防设计,这些要求已经是这些设施设计规范的一部分,这些地方都是上佳的防空地下掩体!像地铁这种高等级的地下设施并不是所有区域都会对公众开放,有许多不对外开放的区域除了地铁运营配套的设施之外,有一部分就是考虑这些方面的需要。

上图就是某地铁的人防防爆门,如今设计建造的所有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都有这样的设施,如果真的发动战争,这些地方会作为紧急避难所,把防爆门一关里面就与外面隔绝了,它的内部都设计有独立的空气循环系统,甚至可以作为核战时的避难所。


<strong>


心安理得君


人防工程属于应急避难场所,像地铁站、地下停车场这些一般来讲也是人防工程的一部分,所以一旦发生了大型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时,地铁站就是一个很好的底下掩体,所以是可以当做空袭避难场所的。比如二战时期的伦敦地铁、莫斯科地铁,就在战争时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strong>

▲地铁

大家坐过地铁的都应该能感受出来,地铁的深度一般情况下能达到地下十几米,如果是跨河、跨江的地铁,深度几十米也是有的,这种深度在普通的空袭中已经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了,毕竟普通航弹的威力不可能影响到地下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深度,仅仅是深度的话,几米就顶天了,如果是普通的火炮,那么对地铁站的影响会更小,哪怕是155神教也一样,威力是远远不及航弹的,毕竟航弹万一要是造成地铁站塌陷,那么影响就大了。

▲航空炸弹的巨型弹坑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铁的防空作用在现代化武器面前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大,毕竟特种弹药越来越多,比如专门用来打击地下掩体的钻地炸弹,像美国的GBU-28激光制导炸弹,就是一种钻地型武器,能打击6米深的加固混泥土掩体或者30米深的普通地面掩体,要是使用MOP巨型钻地弹(被称为炸弹之祖),那么打击深度将会达到60米,不过我们其实不用太担心,这些武器贵着呢,是用来攻坚的,打击重要目标才会使用的,美军还没豪到用来地毯式轰炸,再说,那货体积那么大,想要地毯式轰炸也不行啊。

▲mop巨型钻地弹

<strong>要是核弹的话,那就自求多福吧,只要不是触底核爆炸,而且又刚好不在爆心的话,在地铁站是有很大几率能躲过第一轮杀伤的,不过能活多久那就靠你的信仰了,核弹打击城市基本上是空爆,触地核爆也使用来攻坚的,打击重要的点状目标。

<strong><strong><strong>


哨兵ZH


是可以的,我国在大城市建地铁有这方面想法,如高速公路可做飞机跑道,高铁在运兵很好。


张树民147971724


除朝鲜,莫斯科的地铁有用外,全球的地铁在钻地弹(泥土100米,钢筋混凝土60米)面前不堪一击。另外入出口一炸,通风,照明跟不上会怎样?人防工程中,美国夏延山,中国北京,重庆,自贡这些城市人防很好。成都则人防工程及地铁没一个有用。好在有青城山,峨眉山,龙泉山脉等周围众多高山。尤其是峨眉山半山腰山洞那些,安全绝对。真发生核战,大山深处,找个山洞安全极致,不找山洞也影响很小或没影响。而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尤其是平原(如华北,华东,华南,成都等)简直没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