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群晖/威联通方案:

群晖/威联通售价远比同等PC高,很大原因是其丰富的功能套件加持,省却了各种安装、配置的烦恼,且客户端支持广泛(WIndows/Mac/iOS/Android),用户也算是花钱买省心。唯一不足的是想在其上跑虚拟机时效能较低,此点与其硬件配置也有直接关系,顺便吐槽下群晖的Virtual Machine Manager,慢成狗。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庞大丰富的套件库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丰富的app


OS/软件方案A:Windows Server平台

为什么要Server:为了用Windows Admin Center(原Honolulu),是一个功能完备的Web面板。

Windows方案更适合小白用户,软件安装、配置通过远程桌面操作,其它操作基本Web面板搞定。

  • 远程控制A (远程桌面方式):Microsoft Remote Desktop (官方) / Jump Desktop (懒人推荐);
  • 远程控制B (Web面板方式):Windows Admin Center (官方);
  • 私有云:Seafile Server;
  • 下载方案A:迅雷远程,通过Web页面控制管理;
  • 下载方案B:Aria2,Web管理面板:Aria-NG,中文教程;
  • 下载方案C:Transmission (web面板)、uTorrent (uTorrent Web);
  • 虚拟机方案A:VirtualBox (免费);
  • 虚拟机方案B:VMware Workstation ;
  • 视频/图片分享、远程播放A:Emby Server ;
  • 视频分享、远程播放B:Plex Media Server ;
  • HTPC播放:KODI。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连注册表都可以Web面板解决了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文件操作相对简便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Aira2远程下载管理Web面板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HTPC用户们要的播放器KODI,同样的广泛客户端支持(Windows/Mac/iOS/Android)


OS/软件方案B:Linux平台

Linux与Windows相比胜在简便,缺点为需要花点时间学一下基础命令,大致如下4个:

  • ssh:登录NAS;
  • yum/apt-get/dnf:软件包安装/管理(具体命令视你安装的linux发行版);
  • vim:各种配置文件的编辑(知道-i、:wq即可);
  • git/wget:获取部分文件的常用命令。

大致思路:

  1. ssh登录进NAS,yum/apt-get/dnf安装cockpit/docker,你的NAS基础系统已构建完毕。
  2. Nextcloud、迅雷远程、Aria2、Plex等等全部用docker搞定,省却繁复的命令行配置。

为什么推荐docker:

linux各发行版间存在差异,以nextcloud为例,CentOS/ubuntu的基础服务配置不同,甚至ubuntu17下用的好好的nextcloud在系统升级至18后要重新配置。系统迭代、重新安装后都需要较繁复的配置工作,这显然是与本文“简单易用别折腾”的思路相悖的。即便系统升级换代,用docker重装nextcloud+mariadb+onlyoffice也仅需30秒。

docker命令较多,但我们有portainer这样的Web面板: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docker的web面板portainer,简单方便又直观

软件方案:

  • 远程控制A (远程桌面方式):Jump Desktop ;
  • 远程控制B (Web面板方式,简单控制):Cockpit;
  • 远程控制C (Web面板方式,功能全面):Webmin;
  • 私有云:Seafile、Nextcloud ;
  • 下载方案A:迅雷远程(docker);
  • 下载方案B:Aria2,Web管理面板:Aria-NG,中文教程;
  • 下载方案C:uTorrent (Linux版本略老);
  • 视频/图片分享、远程播放A:Emby Server ;
  • 视频分享、远程播放B:Plex Media Server ;
  • 虚拟机方案A:VirtualBox ;
  • 虚拟机方案B:gnome Boxes ;
  • HTPC播放:KODI 。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甚是方便的远程web面板:Cockpit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嫌Cockpit选项少?Webmin满足你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系统配置乃至文件操作都可以Webmin面板搞定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linux自带的gnome Boxes虚拟机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私有云新秀Nextcloud界面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团队协作、团队聊天、还带了视频对话功能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广泛的客户端支持(Windows/Mac/Linux/Android/iOS)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功能非常丰富的nextcloud插件面板


个人不建议用的方案:

  • FreeNAS:非家庭用途

ZFS格式的内存吞噬者称号并非浪得虚名,FreeNAS 8G内存起步(官方建议ECC),在此基础上每1T磁盘容量再增加1G内存,同时建议采用高主频的CPU。所以大家应该清楚这货不是给家庭用户设计的。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FreeNAS Dashboard

  • OpenMediaVault:

上古的UI界面,古典的安装方式,有这个动手能力的不如考虑Linux。


从界面到套件——NAS软系统对比与选型


  • 其他方案:ESXi / Proxmox VE

饶了小白们吧,家用NAS是图方便,不是来遭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