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自相互宝上线以来,已经有超过1亿的用户投入到这个互助计划。

不用钱就能加入,成员得重疾可以分摊费用,保障看起来很吸引。

作为互联网的另一个巨头——新浪,似乎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块蛋糕被其它人默默瓜分。

毕竟新浪微博拥有5亿用户,自然也想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

于是新浪互助于2020年1月9日在新浪微博低调上线,从此网络互助领域再添一位新成员。

今天奶爸就跟大家一起了解这个互助计划究竟怎么样。

  • 新浪互助主要内容
  • 为何网络巨头热衷于开展互助计划?
  • 这种互助计划值不值得加入?
  • 奶爸总结

01新浪互助主要内容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新浪互助包含大病互助计划和意外医疗计划。投保门槛低,0元即可加入。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1、大病互助计划

1)保障100种重疾,其中包括25种法定重疾。

奶爸曾经在介绍重疾险的时候说过,25种法定重疾占了重疾发病率的95%以上。包含这25种法定重疾,对于重疾保障已经非常全面。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2)高发轻症覆盖全面

虽然新浪互助只保障18种轻症,但比较高发的10种轻症都在保障范围内,对于轻症的保障还是比较全面的。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3)保额略有不足

重大疾病的最高受助额度为30万元,仅限35岁以下。

而轻症保额是重疾最高受助额的1/3,意味着最高能够获得10万的受助额。

奶爸一直强调,足够的保额才可以有效抵御风险。

市面上很多重疾险的保额最高能够买到50万,有些产品甚至高达70万,60岁以前发生重疾能够获得总共150%的保额。

相比之下,这里的30万互助额稍显不足。

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重疾的高发期为50-70岁。但这个年龄段的最高互助额度仅有7.5万,无法抵御大病风险。

身故保障是重大疾病最高受助额度的1/12或既往支出分摊互助金额的较大者。

举个例子,小明40岁,对应重疾最高受助额度为15万,15万*1/12等于12500元。

如果小明加入互助计划后,分摊的金额加起来超过12500元,小明此时发生身故就按照分摊总额赔付;如果低于12500元,就按12500元赔付。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4)部分恶性肿瘤互助额度低,保障以互助额度为限。

对于部分一类恶性肿瘤只有对应年龄段互助额度的1/3。其中包括:

无转移的以下恶性肿瘤:肾癌、子宫颈癌、子宫体癌、输卵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输尿管癌、黑色素瘤、肠癌;以及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但无远处淋巴或器官转移的甲状腺癌。

轻症、一类恶性肿瘤达到对应的互助额度后,该项保障责任结束,但互助计划的其它保障还会继续。

直到互助总额度达到对应年龄的最高互助额度后,就要按规定退出互助计划。

计划中提及到会员可调整互助额度上限。但截至发稿时,奶爸跟新浪互助的客服人员进行过沟通,对方表示该项功能的具体规则还没正式确定,暂时是不能实施此项功能。

奶爸会对这项功能的动态持续关注,为各位“奶粉”提供第一手信息。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5)费用分摊

扣除管理费用之后,会根据互助金额和成员数目,把费用分摊到各个成员。但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分摊会有一个单人次分摊上限。

举个例子,小明20岁,本期需要帮助的成员共有10个人,对应单人次上限是1.5元,所以小明的总额上限是1.5元*10人等于15元。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6)健康告知与免责条款

跟重疾险一样,加入互助计划之前,得先通过健康告知。

新浪互助计划的健康告知询问是比较细致的,会问到具体的疾病或者症状,总共有15条。

而免责条款同样也不少,总共20条,如果想要加入的小伙伴,要认真了解这些条款。

2、意外医疗计划

1)参与人群范围有所不同

相对于重疾互助计划,意外医疗计划的参与人群有所区别。

18-65周岁在国内长住人员均可参加,其中包括中国国籍、外国国籍和港澳台人员。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2)报销范围限社保内,报销起点较高

由于意外导致的治疗费用,可以通过意外医疗计划进行分摊。

但这个医疗费用的限制也不少:

1、需要是符合当地医保范围内的费用,进口药、自费药的费用是不能通过这个计划分摊的;

2、必须是该事故发生之日起180天(含180日当天)内的所产生的治疗费用;

3、如果已经通过医保、商业保险或第三方报销之后,超过3000元的部分才能进行分摊;没有经过任何报销,治疗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才能通过计划分摊;

4、每年最高互助额度为5万元,累计最高互助额度为15万元。

市面上一份50万保额的意外险,包含2万的意外医疗责任,都只需要160块左右一年。

而且报销范围不限社保内,没有免赔额。

相比较之下,这个互助计划起付额高,只限社保范围内报销,实用性不如一份意外险。

3)健康告知对于职业较为严格

加入意外医疗计划也需要进行健康告知,但对于疾病的告知相对比较宽松,职业方面比较严格。

3、互助计划也有宽限期

分摊日金额不足以扣费,会有2天的宽限期,重疾计划和意外医疗计划一致。

跟保险产品一样,如果在宽限期内发生重疾或者意外,符合合同规定,也可以获得互助金。

宽限期内会员没有补缴分摊金额,就视为在分摊期之后退出互助计划。

除此以外,重疾计划和意外医疗计划都有等待期,分别为180天和30天。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4、互助计划有一定的终止风险

当初相互宝成立的时候,也曾经表示,如果官方停止互助计划或者参与人数少于324万人,互助计划就会终止:


在互助计划的运作方面,举办方似乎都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毕竟这些网络巨头不是慈善机构,如果互助计划导致亏损,相信他们也不会再有继续举办的兴致。

在稳定性方面,这些互助计划并不如保险。

像重疾险这类长期险,即便以后产品出现停售,只要按照合同继续缴费,并不影响产品的保障。

最近,银保监会还发出《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不得随意停售在售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详情可看此文章:

单纯依靠互助计划作为应对风险的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02为何网络巨头热衷于开展互助计划?

多家互联网巨头在过去一年内纷纷投身到网络互助计划当中,包括蚂蚁金服的相互宝、滴滴的点滴互助、美团互助、360互助等。

这种方式获客成本低,0元加入无门槛,会员分摊疾病费用。对于本身就有用户基础的机构,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吸引用户参与。

网络互助可以协助互联网巨头扩展金融保险、健康管理等多元化产品线,实现用户价值的深度变现。

通过高频互动,网络互助可以有效增加会员粘性,实现深度锁客。

退一万步来说,一旦计划出现亏损,也能够随时停止,这样的买卖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

03这种互助计划值不值得加入?

不少人对于加入这类互助计划存在疑虑。

奶爸的意见是,可以加入,但不能只依靠它作为保障。

加入了计划,并不等于可以高枕无忧,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前期分摊费用不高,后期可能会慢慢增加

由于这些互助计划都有等待期,在计划开始的时候,加入的成员都需要经过几个月的等待期,往后出现需要理赔的情况,才会进行分摊。

相互宝成立半年之后,成员分摊费用相较于刚刚开始时,暴涨了50倍,往后的时间分摊费用一直在上升。

而新浪互助很有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毕竟随着需要互助的成员增多,分摊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2、监管尚不明确,维权只能通过司法途径

这类互助计划是最近一两年才兴起的,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机构对其进行监督。

前段时间支付宝出现过几起拒赔事件,其中部分案件是通过内部组成陪审团处理的结果。

消费者需要维权,只能通过司法途径。

相对来说,《保险法》还是会偏向于保护消费者,但这类互助计划已经明确表明不属于保险产品。

所以它们并不像保险公司一样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

如果因为保险产品发生的纠纷,消费者还有强大的银保监会作为保障的后盾。

3、停售风险较高,要做好长期保障规划

上文曾经提及到,对于互助计划是否继续进行,举办方有绝对的决定权。

这类互助计划出现亏损的话,停售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这也是奶爸认为它不能代替保险产品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希望得到长期而稳定的保障,在加入互助计划的同时,应该为自己做好保险配置。

04说在最后

虽然新浪互助计划加入的门槛也很低,但它跟保险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作为消费者应该对于自身以及家庭的保障有一个合理而又全面的配置。

单纯依靠互助作用,可以作为过渡,但绝非长久之计。

如果在保障配置方面有疑难,奶爸随时恭候各位的大驾。


公众号 奶爸保,专业的保险测评机构;

对于不同险种、不同产品,也有全面的测评;欢迎关注,解决你的疑惑!


新浪互助和相互宝,哪个更值得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