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派出所民警刘陈:化身“快递员”给村民送货、护送密切接触者

连续工作23天不休息……这位值守“高危村落”的民警用温情与热血,筑起了一道防疫墙

合川区确诊的第一例新型肺炎患者,是钱塘镇大油村人,不仅如此,有多户村民常年在武汉从事餐饮业。疫情来袭,村子自然成了重点关注区。作为负责该辖区的民警,钱塘派出所副所长刘陈压力不小。

钱塘派出所民警刘陈:化身“快递员”给村民送货、护送密切接触者

从2月6日开始,钱塘镇大油村9组河沟院子开始进行封控,让该组村民居家隔离,刘陈的工作更加繁重——驻点值守、疏散聚集人群并进行教育、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检测……这些都是日常工作,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村民们正常生活,刘陈甚至当起了“快递员”,为村民们运送各种物资。

“他们需要鼓励,不是孤立,所以要竭尽一切力量去帮助他们。”从大年三十至今,整整23天,刘陈从未休息过一天,甚至经常将休息时间利用上,执行各种突发任务。

难得的休息时间,他却化身“快递员”

钱塘派出所民警刘陈:化身“快递员”给村民送货、护送密切接触者

“刘警官,你这么辛苦,还帮我们送菜,真的太感谢了!”2月14日上午,大油村9组的一位村民从刘陈手中接过新鲜的蔬菜,不停道谢。这已经是当天刘陈第四次从村口,将运送来的物资送到村民家中。

由于疫情防控原因,为了确保当地群众不外出,有效防止疫情扩散,刘陈经常在工作之余,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化身“快递员”,帮助村民送必备生活品上门。

“物资是村民生活的保证,尽可能快地送到他们手里,也能让他们安心。”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刘陈又匆匆往村口赶去。室外只有5摄氏度,此刻,刘陈的脸上却全是汗水,甚至沾湿了口罩。

对于刘陈来说,每天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繁重——除了要承担位于G75钱塘交通防疫检查站的巡检值守工作,还要走村入户进行巡查,发现聚集人群立即疏散并进行教育……

现在的工作难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刘陈说,因为农村地区老年人居多,他们信息闭塞,对疫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所以依然存在扎堆、闲聊的情况。为了增强老年人的防范意识,他们全所民警没有少下功夫,镇上、村上通过村村通喇叭天天播放,然后村社干部全都发动起来,天天宣传,天天劝,对个别已经出现了疫情的村落,甚至实施了封村,这才有了一点起色。

“有时候,甚至恨不得能‘分个身’,帮助每一户村民解决困难,让他们知道,我们时刻和他们在一起。”当天上午10时,刘陈帮最后一户村民送完生活物资,又是一路小跑到警车上,匆忙往检查站赶去。

每天两万多步,不是在执勤就是在去岗位的路上

上午11点,刘陈和另外两名同事到达位于G75钱塘收费站的防疫检查站,又开始了执勤工作。

钱塘派出所民警刘陈:化身“快递员”给村民送货、护送密切接触者

“您好,请摇下车窗,配合医护人员测量体温。”上午9时,一辆白色轿车驶来,刘陈左跨半步,做出一个标准的靠边停车交通手势,示意白色轿车靠边停车、敬礼、术语专业……熟练的动作,执法流程严谨规范又不失人性化。

刘陈所负责的检查点平时车流量都不少,工作强度大。直到下午5点多,除了中午在检查站的休息帐篷里花了二十分钟扒了几口盒饭,剩下的时间,刘陈不是在检查点上巡查,就是在赶往检查点的路上。

一天下来,刘陈微信运动的步数能够达到两万多,一直霸占着“榜首”位置。

下午6点,刘陈在休息间隙活动了一下口罩位置,因为长时间戴口罩,此时,他耳朵边和鼻梁上,都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派出所民警就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就冲到哪里”

你以为单是这些就结束了?事实远不止如此!“疫情期间,派出所民警就是万金油,哪里需要就冲到哪里。”刘陈说,除了要对16个检查点进行巡查,他还要抽空对辖区的多个居民点进行巡逻,其中包括钱塘场镇(含各小区、企事业等重点单位、农贸市场等)、三元新村居民点、大柱新村居民点、长安新村居民点……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病毒传播蔓延的风险,刘陈还投入到忙碌的走访工作中,先后奔赴多个村委会,与村干部、志愿者、卫生部门工作人员一起进村入户、走访、宣传,确保工作不留盲区。

一天前,刘陈接报得知某村居民点有群众办丧事,聚集人数较多。他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该村村民彭某的家人去世,多名亲戚前来。“疫情期间,千万不要聚集,对亡者表达哀思并不只有这一种方式。”刘陈耐心劝导彭某,因疫情严重,特殊时期,希望家属能够理解。经过刘陈耐心劝导,彭某同意疏散亲戚,只留下几人,并且戴好口罩。

除此之外,刘陈最常碰到的就是聚集在一起打麻将的情况。2月10日,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钱塘场镇上一商店内有人聚集打麻将。刘陈立即和同事们赶到现场,发现该店铺一房间内烟雾缭绕,10多名村民聚在一起打麻将娱乐,未进行赌博,但均未戴口罩。

“疫情如此严重,不聚集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负责!”刘陈立即对在场群众进行了教育训诫,测量体温和消毒,并对现场群众进行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宣传,号召大家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尽量减少外出,做好自身防护等。

“疫情期间,派出所民警不光要坚守,巡查,更要做好扬声器,做好宣传工作。”刘陈说,这个时候,派出所民警就是万金油,不光要能守点,能排查走访,能及时疏散,能解决群众所需,更要对辖区内居民做好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疫意识,这样才能确保打赢这场“战疫”。

两次转运密切接触者,每次都是无声的战役

2月12日,正在值守检查站的刘陈突然接到命令,需要对大油村中的6名密切接触者进行转运。下午2时许,刘陈与同事就开始紧张地准备。“注意把裤子、衣服都扎紧。”身穿制式雨衣雨裤、脚踩雨靴、戴好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忙活了近20分钟,刘陈和其他警员在互相配合下将全部装备穿戴妥当。

出门,登车,发动,给油……执行转运任务的警车在刘陈的驾驶下缓缓驶出单位,很快到达大油村。下午3时,专用救护车接到几名密切接触者,刘陈立即发车,护送其后。

“是否正常。”“一切正常。”路上,刘陈不断与救护车联系。近两个小时后,救护车顺利到达两个集中点,完成转运工作,一路畅通无阻。

“完成任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刘陈和同事驾车返回。但是,工作还没结束,返回派出所后,几名同事拿着酒精喷壶迎了上来。从头顶到脚底、从身前到背后,他们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被酒精覆盖。之后,民警又对警车车身、车内进行全面消毒……

完成了一系列防护措施,疲惫不堪的刘陈在椅子上坐了不到两分钟,又向警车走去,辖区的检查点还等着他去巡检。

他和妻子23天“连轴转”,孩子的加油声却让他们心疼

刘陈今年33岁,他的妻子是一名狱警,家中两个孩子,大的5岁,小的才一岁多。疫情期间警察无休,从大年三十开始,他和妻子就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奋战,家中的孩子全靠老人带。

休息间隙,刘陈忍不住拿出手机,跟孩子视频。“这么长的时间没回家,我以为孩子会生气,可没想到他们反而让我加油。”说起孩子,刘陈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出晶莹。2月20日,刘陈中午一边吃饭,一边和孩子视频,5岁的儿子看到他后,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加油工作,我和妹妹在家很乖。”

和孩子的那次视频持续了5分钟不到,挂断视频后他却沉默了好一会。“心情很复杂,欣慰,愧疚,心疼。”孩子的懂事让他欣慰,却也对自己和妻子这么久不能回家陪孩子,感到愧疚。

钱塘派出所民警刘陈:化身“快递员”给村民送货、护送密切接触者

刘陈说,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派出所的每一位民警都在努力,大家都收到来自村民的殷切关心和支持,但他们最需要的是每一位村民对防疫工作的配合。“如何让大家配合,那需要作为一线人员的我们,用温情和关怀来打动。”刘陈觉得,疫情严峻,民警要筑起这道防疫墙,不是用来隔离村民,而是用来隔离病毒,只有用温情和热血筑起的防疫墙,才能真正打赢这场防疫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