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7塊擱置多年的“毛地”舊改將重新啟動

上海27塊擱置多年的“毛地”舊改將重新啟動


何為毛地

毛地出讓,與目前的淨地出讓相對應,是上海從90年代開始推行過的一種舊改方式。由於彼時政府財力有限,需要由開發商承擔地塊上的徵收工作。由於當時徵收地價相對便宜,所以對於城市房地產建設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04年土地出讓制度改革後,毛地出讓政策被取消。不過,出於種種原因,不少毛地遲遲無法啟動舊改。有的地塊在2003年就凍結戶口,但時至今日仍未完成徵收,讓居住在那裡的居民等舊改等得望眼欲穿,與普通舊改相比,這些地塊往往“卡殼”原因複雜、啟動難度大。

毛地舊改難在哪裡

“這類舊區改造地塊由房產開發單位按規定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參與棚戶簡屋和二級舊裡以下房屋改造,委託政府實施徵收。”市舊改辦負責人介紹,這些地塊至今尚未開展居民二次徵詢簽約的成因非常複雜:有的是近些年來房地產市場變化;有的是規劃方案調整,某些地塊有了“留改拆”新要求;有的是徵收成本的上升等。

目前,上海中心城區還有27塊歷史毛地出讓地塊,涉及二級舊裡以下房屋約40多萬平方米,居民約2.9萬餘戶。2020年,將有約10幅毛地被列入啟動計劃。

毛地舊改的方式

憲法修改,明確了徵收徵用制度,《物權法》及相關行政法規的出臺,對這一制度進行了完善,因此由開發商進行動遷已經失去了法律基礎。目前上海探索“市區聯手、政企合作”新模式,加大推進地產集團參與舊區改造力度。以靜安區為例,靜安區寶山路街道257、258街坊,最終確定由區屬國企北方集團,和開發商上海萬科共同來開發這個項目,並且按照萬科佔70%,北方集團佔30%的股權比例,成立了一個項目公司,最終通過社會與企業聯手合作,來發揮各自的優勢,來共同探索出一條毛地徵收的新路徑。不過拆遷徵收的工作仍是由政府進行。

2020年開始,只要是在“十三五”計劃範圍內的舊改項目,不管是不是遺留毛地,都將開啟二輪徵詢,啟動舊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