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居于一切力量之首的,成为所有一切的源泉的是信仰。而要生活下去就必须有信仰。 @影影曰曰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血战钢锯岭》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萨姆·沃辛顿、卢克·布雷西、泰莉莎·帕尔墨、雨果·维文等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影片于2016年12月8日,在美国上映。影片虽然被定为“R级”电影,但上映后却受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热捧。影片荣获了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 、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第74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奖等众多国际大奖。

《血战钢锯岭》凭借“零差评”“逆袭”夺冠并横扫各大奖项的电影的同时,以3000多万美元的投资,仅上映8天,就收获票房1.84亿,影片也拥有着高口碑,豆瓣评分8.8分,国际影评网站IMDB8.7分。

影片改编自二战时期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冲绳战役中美国上等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影片中多斯是个信奉基督教的军医,因“不能杀人”的戒规,多斯因而被当成胆小鬼,也正在其坚定的信仰下,挽救了数十名美国军人的生命,而被奉为“英雄”。

作为美国好莱坞众多名导演之一的梅尔·吉布森,他所执导的电影和主演的影片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历史的追忆和对历史强烈的表现欲望,总是使得他执导的电影有一股历史的纵深感和深沉的思辩色彩。

据悉,梅尔·吉布森为了影片的真实性,坚持“纯实拍”完成拍摄,所有的戏份均采用实景拍摄,为了真实再现历史战场,梅尔·吉布森将一个农场炸毁,伪装成钢锯岭的顶端,成功地拍出了震撼人心的浴血奋战的战地场景。

不同于美国传统的战争题材一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血战钢锯岭》并没有将过多精力放在关于战争的讲述上,而是通过导演的独具匠心将信仰的坚持、人道主义的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救赎熔铸在影片的叙事当中,恰到好处地利用视听语言深化主题、渲染情绪,给予观众全方位、多视角的震撼体验。本文将从镜头的运用、影片色调、背景配乐三方面,解析这部战争片给予人心的震撼。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镜头的运用:多重镜头的交错与衔接,在表现出影片强烈的创造性的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


电影艺术是视觉形式与故事内容高度结合的艺术,作为影片的基本组成单位,镜头丰富、直观的表现资源和美感是导演对影片精细雕刻的动力。影片《血战钢锯岭》从视觉呈现到精神表述实现了高度的统一,通过真实的镜头呈现了战争的残酷,同时又表现了反战思想、深化了人性与信仰的主题。

镜头语言,可以说是源于影片与观众之间的精神契合。

  • 通过“契诃夫之枪”手法——细节镜头的运用,让细节镜头的铺垫作用凸显


“契诃夫之枪”源自俄罗斯作家安东尼·契诃夫所写的经典名句:“如果你在第一章说墙上挂着一支来福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章,枪必须响。如果枪没有响,那它就不应该挂在那里。”

契科夫之枪”手法并不复杂,它的目的是把故事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角色、道具和环境跨越不同场景密切关联。

简单来说影片前面出现的镜头里的东西具有铺垫作用,在影片后面同样要出现,否则就不应该出现。

例如,在影片开始部分,多斯失手把哥哥打成了重伤,他愧疚地走向那副基督教教义宣传画,近景镜头下那宣扬和平的画副场景,成为他人道主义的信仰源头,在影片后面同样出现过基督教教义宣传画,

再如,在影片前部分,多斯手中的《圣经》被战友打掉,自己也被战友打伤,在影片后部分,血战钢锯岭时,多斯被炸伤后,嘴里念念着《圣经》,当战友找回《圣经》时,他惴惴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电影中这样的细节镜头非常多,展现了导演细节上把控的功力的同时,又刻画出立体、深刻的人物形象。

  • 特写镜头,将人物心理活动外放,细腻地塑造了多斯内心的情感变化


战友“恶魔”牺牲后,特写镜头下的多斯依然捡起头盔继续战斗,这里正是用了特写镜头的流畅过渡,使观众对多斯内心的信仰更加认同和理解,对主人公的精神再一次构建,进而间接地提升了影片主题的锐利与深度;多斯不慎落入日军地道后摒弃了民族仇恨,主动为受伤的日本士兵疗伤,影片用特写镜头表现睁大眼睛的日军,使用反衬的手法让观众在记忆对当下做出反思,镜头的真实感,让观众成为参与者。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 多重蒙太奇的运用——乱序跳接的剪辑手法,展现战争场面的宏大与激烈

影片叙事结构依旧延续着好莱坞经典的三段式,在血战钢锯岭时的场景中,影片采用一组慢镜头蒙太奇构成简短却震撼人心的镜头,残忍激烈的战争场面刻意放缓了节奏和时长,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奠定了影片凝重的主基调。

作为“奥斯卡最佳剪辑和最佳音效”的影片,《血战钢锯岭》在镜头上的功力可见一斑。

影片运用了长镜头,一方面为了追求写实,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战争场面的宏大。在美军初次冲锋时,影片使用了平稳且极度写实的长镜头,刻意延长了镜头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场面更深入人心,营造了令人窒息空洞的气氛。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镜头的切换与剪接的变化随着战场局势的变化而变化,镜头手法的合乎时宜地多变,使得节奏跌宕而扣人心弦,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视觉感官。

影片色调:明暗交替的色调、和平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在影片中体现着淋漓尽致,二者互相衬托,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一部经典的影视作品不是单纯的艺术技巧的堆砌,而是声音、画面、色调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画面是影片的灵魂,导演巧妙地运用独特的手法把画面的色调强烈变化进行对比,凸显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美好。

色调不仅是纯粹的电影化的造型手段,还是构成视听语言的主题之一,从某种意义上,影片的色调甚至占据着影片的主体位置,色调不仅有还原对象客观面貌的再现功能,还能传达主观情感的表现功能。

多斯在被关进小黑屋里时,女友多罗西在得知多斯坚持信仰后,选择支持他,这时一束亮光从窗口照入,预示着多斯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已烟消云散,这束光同时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了很强的暗示运用,光与阴影的反差营造出影片独特的叙事张力;在目睹战友的牺牲后,多斯并没有退缩,反而迎着炮火,奔向战场。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硝烟与尘土组成的大面积灰蓝冷色调,间接地传达了他内心的善良的坚守,炮弹不断在身边炸响,火红的火光与他灰土的脸形成强烈对比,色调的极大反差更有理地诠释了人物内心世界;炮火消停后,钢锯岭升起的阵阵白烟,多斯在白烟中穿行,不断搜救着受伤的战友,纯洁的白烟带着一种与战场格格不入的颜色弥漫在灰色的战场,纯洁的白色营造出了梦幻感,也暗示着多斯的内心经受了一次洗礼。

电影前部分,色彩明媚的暖色调,以男主角的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为主,舒缓而又温情的叙事模式,让观众感受着平静生活的美好。电影后部分,色彩以灰暗的战场硝烟为主,战场上的血腥杀戮,多斯在枪林弹雨中勇救队友的画面和情节,无一不展示得既冷酷残忍,又热血刚猛。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背景配乐:轰隆的炮火声、战友的嘶吼声、背景配乐在宏大的场景中相互融合,将影片推向高潮的同时,继续观众震撼人心的冲击


作为“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血战钢锯岭》可谓是一场视听盛宴,炮弹的炸裂声、战友的咆哮声、背景配乐声,在宏大的场景中交融,以极强的听觉效果给予观众震撼人心的冲击。

作为空间造型的另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声音不但是影视作品所必需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中是不可代替的。在多斯进行战场救护的时候,庄重而富有节奏的大提琴声一直穿插其中,丰富了银幕空间的表现力,人物的崇高信仰也借助大提琴声得以向观众传达,保证了影片叙事基调的稳定统一,达到了声画的完美契合;多斯在担架上缓缓升起,伴随着庄重的钢琴声,手拿圣经的多斯终于完成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救赎,钢琴声庄重而又不失灵性,引导着纯洁的灵魂得到救赎,信仰也在这一刻得到更深层次的升华。

在影片最后,庄重宁静的真实影像的呈现,静默的画面和黑白照片静静地向观众传达着多斯原型人物的传奇一生,人道主义的关怀、关于战争的反思,在静默的画面中,向观众的内心投射。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说过:“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影片是如何表现倾向的”。《血战钢锯岭》没有停留于战争电影的浅显表面,而是融合了对人性更深层次的讨论。导演将视听语言的技巧与影片主题巧妙地融合,使之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电影。

《血战钢锯岭》:荣耀的背后,是对信仰的坚守与人性的救赎


结语:

《血战钢锯岭》虽有宏大的战争表面,但却弱化了战争的实质,将信仰与人性凌驾于战争之上,给予观众真正的感受的不是战争的残酷,而是信仰的坚守和人性的善良,《血战钢锯岭》不仅是部商业战争片,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与信仰的艺术片,这就是《血血战钢锯岭》独特魅力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