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戰“疫”一線基層幹部的堅守——他是隔離點的“萬事通”

16個日日夜夜,110個素未謀面的人……他們中有外賣小哥、有來杭打拼的創業者、有在工地工作的建築工,由於親友確診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或者作為重點疫區返回的密切接觸者,都在這裡集中隔離觀察。這些人的名字,都印在了筧橋街道拆違辦副主任沈平濤的腦海裡。大家都說,他是隔離點的“萬事通”,有事找他就對了。

為了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筧橋街道在俞章設置了醫學隔離點。2月5日,街道拆違辦副主任沈平濤接到通知,需要去筧橋街道俞章集中醫學隔離點做負責人,隨後他便開始了在集中醫學隔離點駐守的日子。從他收拾行裝離開家的那一刻起,他也知道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集中點駐點,不能出來了。

记战“疫”一线基层干部的坚守——他是隔离点的“万事通”

(沈平濤為左二)

革命戰士是塊磚 哪裡需要哪裡搬

其實從2月2日起,沈平濤就作為街道下沉幹部派到俞章社區卡點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駐守卡點進行人員的出入檢查、測溫與登記。2月5日,他又臨危受命,做隔離點的負責人,進入集中隔離點負責協調和後勤保障工作。

抵達的第一天,他第一時間擔任起“大管家”的職責,聯合隔離點的醫務人員、公安、消防、保安等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無休進入戰疫模式。他常常說:“作為一名黨員和退伍軍人,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現在疫情形勢嚴峻,作為基層一線,離群眾最近,更應該把安心帶給群眾,越到這種特殊時期,越是要站出來,主動衝在前頭!”

截止2月20日,不知不覺,沈平濤已經在集中隔離點堅守了16個白天與黑夜。在集中隔離點裡,他與這些隔離人員成為了朋友,他遇見了110個“家人”,滿心歡喜的看見53名疑似人員解除隔離,在“疫情”面前,他們像戰友,亦像是家人。

以“小家”換“大家”

2月8日,沈平濤在微信裡發了一條朋友圈,“不能團圓就吃上團圓”,下面配了一張晚上隔離點的晚餐圖。原來,當天街道暖心的為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準備了晚餐和元宵。

“現在腦海中只記得隔離人員解除隔離的時間,都忘了農曆的日子,今年大年三十在單位裡值班沒回家,元宵節也沒和家人團聚。挺遺憾的。”他摸摸頭笑著說,“我家離隔離點不足4公里,開車也不過10分鐘的路程,想起家人,這麼多天沒見到了,挺想念的。”

其實,他也時刻牽掛關心著自己的家人,“兒子今年要中考了,進了隔離點,就再也沒回過家,只能每天通過電話、微信視頻來詢問家人的近況,父母也年邁了,家裡多虧妻子在照顧。”說起家人,他有些哽咽,但馬上又笑著說,“全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兒子覺得我是個英雄!自己是個土生土長的筧橋人,做好我們筧橋集中隔離點的工作,同樣也是在守衛自己的家門。”

疫情不結束 我絕不撤退

陳先生從安徽來杭,與一名武漢籍確診人員有過接觸,“一開始被安排來到隔離點,總覺得吃住沒有家裡方便,出行受束縛,發了很多脾氣,講話也不那麼友好。”但幾天的隔離生活,他看見工作人員的辛苦,漸漸心情平復下來,“覺得工作人員更不容易,每天早晚待命,一日三餐送到我們門口,還要安排我們的所需品,提供心理服務,跟親人一樣親。”

陳先生在解除隔離的那一天,認出了熟悉的聲音,原來,隔著門不時問候身體狀況的工作人員,他的名字叫沈平濤。

如今,隔離者已經換了好幾撥,而沈平濤和其他13名工作人員卻一直在堅守。對於沈平濤來說,看著隔離人員能平安、健康地回去和家人團聚,也是我們工作人員最大的心願。他說:“疫情不結束,我絕不撤退,希望通過我們大家不懈地努力,疫情早日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