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四川

中国向来存在冠以数字来合称的地理概念或行政区划概念,如“两淮”“两浙”“三蜀”“三吴”之类。然则绵延至今,现在我国的34个一级行政区【1】里,也只有“四川省”这一个,是由此种方式而得名的。

【注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下,“一级行政区”即“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两、三、四川

元代行省

四川独立建省,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其“四川”之名,则是沿用了南宋时,对成都府路(益州路)、潼川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这“川峡四路”的合并略称。

而要说起宋代川峡四路【2】这“四川”,恐怕又得从唐代的“两川”“三川”说起了。

【注2:关于宋代的“路”,可参见 一文中的相关部分。】

两、三、四川

自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开始,唐廷长期在全国各地设置“道”,来作为一种监察区划【3】。在唐代的不同时期,作为监察区的“道”亦有各种划分(如十道、十三道、十五道、十六道、十七道等)。与此同时,唐代的道还具有着“地理区划”的一面。

【注3:唐代“道”作为监察区划的职能,大体可以安史之乱(755年-763年)为分界。太宗朝至安史之乱前,监察道经历了一个逐步强化与完善的过程;而安史之乱后,则经历了一个逐渐弱化,以至名存实亡的过程。】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在剑南道分置“西川”“东川”两节度使后,剑南道的“地理区划属性”(或者说概念)也就开始相应地一分为二了。此即“东、西两川”。

而自古以来即与剑南道同属巴蜀地区的山南道西部地区,早在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便已分置为了“山南西道”。再加上“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两川”也就成了“三川”【4】。

【注4:“三川”或称“剑南三川”,在中、晚唐时,也可用以指代“剑南东川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山南西道节度使”这三个藩镇。但由于唐代藩镇变动频繁,因此用这三镇来指代地理概念上的“三川”,往往并不准确。以山南西道地区为例,该地区在中、晚唐时,经常设有“山南西道节度使”(山南西道防御使)、“兴凤都团练守捉使”(兴凤都防御使·感义军节度使·兴文节度使)这两镇。到了唐末时,又额外分出了“昭武军节度使”(利州节度使·利阆节度使)、“武定军节度使”、“巴渠开都团练使”这三镇。】

两、三、四川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时的山南西道地区

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山南西道这地理上的三川之地,经唐末、五代至宋。因宋代新的路级行政区划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而终于在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三月,形成了益、梓、利、夔这四路。

不过,在北宋的多数时期里,“川峡四路”(或称“西川四路”)的合并略称,通常还不是“四川”,而是“西川”“川峡”“两川”等等。直到北宋末期的徽宗朝时,“四川”这个词的出现才开始频繁起来。

两、三、四川

南宋孝宗朝以后的四川地区——成都府路(益州路)、潼川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

待到南宋时,由于川峡四路在宋金、宋蒙战争环境下,作为距离南宋核心地带路途遥远的西部战区的特殊地位,因而产生了一些在四川地区具有一定程度统括之权的职务,如四川宣抚使、四川制置大使、四川总领等等。

这些,即为四川地区川峡四路这四个一级行政区,最终在元代形成“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四川行省)这一个一级行政区的先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