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马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呼延灼为什么最长命呢?

骑蜗牛走高速


自问自答,自得其乐。本人又来自答一下吧!

《水浒传》中,梁山马军五虎上将分别是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和董平。然后,在梁山军队接受朝廷的诏安、征辽平方腊的过程当中,双枪将董平在独松关被砍成两段了;霹雳火秦明则是被杜薇和方杰联手给干掉了。

到梁山军队班师回朝的时候,梁山马军五虎上将就只剩下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和双鞭呼延灼这三个人了。再然后,林冲后来得了风瘫病成了废人一个、被留在杭州六和塔由武松照顾了(不久之后林冲就去世了);关胜则是在某一次的时候,酒醉训练军队骑马落马而死了;只有呼延灼一直活到南宋(金兀术大举侵略南宋)时期。

笔者个人观点认为呼延灼比较能活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呼延灼为人处世低调会做人,而且在梁山108位好汉当中,呼延灼没有什么污点。这个方面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大家都比较公认的原因,因此笔者在这里就不再作重复解释了。

第二,呼延灼有拿手的绝活-----铁甲连环马。这种(绝活)在冷兵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像呼延灼这样有着独门绝活的“特殊人才”,比如轰天雷凌振(梁山军队的第一火炮专家)等人,《水浒传》小说通常都会安排他们一直活下去的。

第三,历史上有呼延灼的原型,而且还是同门同姓的。然后,据说呼延灼是北宋开国大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后人。而且呼延灼还参加了南宋时期的抗金斗争。按《岳飞传》小说的描述,呼延灼后来死在了大金国统帅金兀术的手下了!历史是不能够窜改的!

最后就是也许是《水浒传》小说的作者施老先生,想把《水浒传》梁山好汉的英雄事迹一直地延续下去吧。


骑蜗牛走高速


长命,不一定都能善终,所谓“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虽然呼延灼有万夫不当之勇,也难免喋血沙场、命丧黄泉的结局,只不过他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的时候,在平江府海盐多养几年老罢了,所以要比梁山五虎将的另外四人要活得久一些。

呼延灼,祖籍并州太原,是北宋开国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武艺高强,因他善用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称“双鞭呼延灼”。在征讨梁山时,因金枪手徐宁率军使用钩镰枪大破他的连环马后,他就只身逃往青州投奔知府慕容彦达,并再次领青州兵攻打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先后与鲁智深、杨志交过手,都难分胜负、打成平手,后来梁山军师吴用到此,设计生擒呼延灼,至此,呼延灼便入伙梁山,坐了第八位交椅,上应“天威星,”被评为梁山五虎将之四。

梁山受招安归顺朝廷后,他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屡立战功,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呼延灼年老后,在平江府海盐隐居。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政权,后来金兵又大举进犯“搜山捡海”捉拿宋高宗赵构,年迈的呼延灼再次披挂上阵,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到淮西。

快八十高龄的呼延灼挥鞭跃马迎战金兀术,大吼一声道:“金贼,听过梁山好汉呼延灼否”?金兀术大惊,急忙抡斧就砍,于是两人大战三十几个回合后,由于呼延灼年老体迈渐渐招架不住,急忙掉转马头往回跑,结果马陷吊桥时,被赶上来的金兀术一斧劈于马下,可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虽然呼延灼最终还是战死沙场,但是,对于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来说,能够活到七、八十岁,应该还算是长命的。


M易2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人物特点

双边呼延灼为人正直,战场上武艺高强、勇猛过人。

2、人物简介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 呼延灼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大战玉田县时,呼延灼大战耶律宗霖。攻打幽州时,曾力擒辽帅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与兀颜光决战时,呼延灼冲破火星阵。攻打田虎时,呼延灼与关胜围困了榆社县攻打王庆时,呼延灼大战滕戡,不分胜败。攻打方腊宣州时,呼延灼对战李韶,十合后,李韶遁逃。攻打方腊歙州时,呼延灼打死侍郎高玉。

招安后的呼延灼一直东征西战使,每日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四皇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苌岽看电影


大家好,我是妞妞,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水浒传》中有不少英雄好汉跟随宋江接受招安去征方腊,不是在征方腊中阵亡的,就是征方腊之后接受朝廷封官被陷害御赐毒酒毒死的,当然,还有如武松等不想当官归隐江湖的,也有公孙胜和李俊等没跟着宋江去接受朝廷封官,而是闲云野鹤般寻找自己的自由天地。可是却有一人,征方腊凯旋归来,接受朝廷封官之后,率领大军去攻打金兀术,最后为皇帝护驾,英勇捐躯在抗金战场上,表现了高度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呼延灼。也就是说呼延灼活到了最后,比宋江他们结局好,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呼延灼是将门之后,精忠报国是其英雄本色。呼延灼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的子孙,上梁山前为汝宁郡都统制,使用的兵器是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所以被人称为'双鞭呼延灼',当然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更重要的是骑一匹御赐踢雪乌骓,要知道水浒中只有两匹名马,除了呼延灼的踢雪乌骓之外,就是宋江的照夜玉狮子,可见呼延灼是何等的地位显赫。而且这名马是朝廷御赐的,更看出朝廷对呼延灼的重用程度。要是论战术,论 军事,论智谋,论谋略,呼延灼都是上上之人。身为将门之后的呼延灼,始终是抱着忠精报国的心志,愿为朝廷赴汤蹈火,报国安民。

其二:呼延灼是被俘上梁山的,接受招安之后多建功勋。当梁山军马为救柴进,攻下高唐州,杀了高俅的堂兄弟高廉,高俅闻信大惊,上奏宋徽宗举荐呼延灼带兵剿梁山,宋徽宗准奏,并御赐呼延灼名马踢雪乌骓,呼延灼就这样带着副将韩滔等率连环马攻打梁山。宋江为破连环马,汤隆献计,时迁盗取宝甲,骗取徐宁上梁山教钩镰法,大破连环马。这时候的呼延灼单骑败走青州,路经桃花山,宝马被李忠、周通盗走,呼延灼不得不投靠慕容知府。慕容知府要呼延灼将功赎罪,助其收服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战胜李忠等人,又与鲁智深、杨志交手,不分胜负,僵持不下,呼延灼带兵回城并与城下走马活捉白虎山寨主孔明。孔明兄弟孔亮求救梁山,吴用用计,引诱呼延灼进入陷坑,活捉呼延灼,呼延灼在宋江好言相劝之下,正式归顺梁山。然后献计攻打青州,三山聚义,众好汉同归水泊。

其三:国难当头,呼延灼老当益壮,抗金立功。征方腊之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地位相当高,只是,又遭逢宋靖康之乱,国难当头,金兵南犯。建炎三年,宋高宗赵构为避追兵辗转至海盐,那时呼延灼也隐居海盐,在大金国金兀术大举追击之下,高宗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如漏雨之网,而呼延灼老当益壮,英姿飒爽,手握双鞭奉昭赴海盐西门保驾御敌,途中,遇到献长江给金兀术的长江王杜充的追赶,呼延灼老将出马,一举砍死了杜充,接着金兀术领兵赶到,金兀术劝呼延灼归顺,呼延灼大怒道:'我当初同宋公明征伐大辽,鞭下不知打死了多少上将,稀罕你这样个番奴!'两人大战三十回合,可怜八十高龄呼延灼,终究年老,招架不住,马陷前碲,在败走中马陷吊桥,被金兀术一斧砍死在马下,呼延灼壮志成仁,可歌可泣。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路遥知马丽


可能和呼延灼的性格有关,主要因为“怕死”,怕死的人活得久。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呼延灼原为汝宁郡都统制,当时梁山军队攻陷了高唐州,令朝中震惊,太尉高俅向宋徽宗推荐呼延灼为征寇大将,于是天子宣呼延灼面圣,并因其一表非凡而龙颜大喜,御赐了一匹踢雪乌骓予呼延灼坐骑。呼延灼引荐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及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为正副先锋,共同讨伐梁山。

与梁山军队接战后,呼延灼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均不分胜负,然而副将彭玘却为扈三娘所擒,于是呼延灼与韩滔以“连环马”大胜宋江,又请来炮手“轰天雷”凌振助战,令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可惜后来晁盖、宋江等先行诱擒凌振,吴用又使汤隆、时迁及乐和用计,请来“金枪手”徐宁,教授梁山军队使用钩镰枪,大破“连环马”,结果韩滔遭擒,官军败阵。呼延灼不能支吾,唯有只身逃往青州地面,投奔知府慕容彦达,以图伺机卷土重来,讵料投身青州途中又被盗走了踢雪乌骓,令呼延灼锐气尽堕。

平南归京为少数幸存将领之一,被授御营兵马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四皇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小城幻影


先来介绍下呼延灼

梁山泊第八条好汉,外号“双鞭”为天威星,马军五虎将第四。使一双铜鞭,骑一匹踢雪乌骓马,武艺高强。宋江兵马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后,高俅推举呼延灼作兵马指挥使攻打梁山泊。呼延灼用连环马连败宋江兵马。呼延灼投降梁山。受招安后,呼延灼被封为御管兵马指挥使。

再来说下五虎上将

NO.1 大刀关胜——马军五虎将之首

排名:坐第5把交椅

籍贯:运城(今山西省运城市)

绰号:大刀

武器:青龙偃月刀

星号:天勇星

相貌:堂堂八尺五六身躯,细细三柳髭髯,两眉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

原型:南宋初,刘豫任济南知府,金军攻济南。刘豫受金人利诱,杀守将关胜,降金。这段故事被清陈忱加以演义,写入了《水浒后传》。此关胜可能就是小说中的原型。

出场回合:第063回

后代:关铃,在《说岳全传》出场,岳云的义弟。

关胜乃汉末三国义勇武安王关羽嫡传子孙,长相与关云长颇为相似,也使一把青龙偃月刀,精通兵法,人称为大刀关胜,幼读兵书,深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原来是蒲东的巡检,后被蔡太师调往梁山泊攻打宋江。关胜一人大战林冲、秦明两人。后用计擒住张顺、阮小七。宋江不能取胜。呼延灼用假投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关胜念及宋江及梁山诸英雄的侠义,以及朝廷的昏昧,奸臣弄权而投靠了梁山,并招降了单廷珪、魏定国等人。 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和圣水将单廷圭几十回合,后用拖刀计打败单廷圭,劝服使之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后,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在梁山泊英雄中排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总第五把交椅。在攻打辽国、方腊的战斗中表现卓越。

梁山众将受招安后,关胜随宋江出征,冲锋陷阵,刀斩辽国都统军兀颜光;在扫田虎、平王庆过程中屡立战功;征方腊战常州刀斩方腊手下名将钱振鹏,数战杀死梁山战将多人的南军大将石宝,最终功成回京,金殿受封为授大名府正兵马总管,甚得军心,众皆钦伏。一日,操练军马回来,因大醉失脚落马,得病身亡。

NO.2 豹子头林冲——马军五虎将之右军大将

座次:坐第6把交椅

籍贯:东京(今河南开封)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小张飞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冷月枪,丈八蛇矛

出场回目: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百回本)

死亡回目:第99回 原因:受风、瘫痪(百回本)

住所位置:正西旱寨。同住:董平、单廷圭、魏定国

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NO.3 霹雳火秦明——马军五虎将之先锋大将

排名:坐第7把交椅。

籍贯:开州。

绰 号:霹雳火。

星 号:天猛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青州兵马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清风山时,中计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狼牙烽火棒。

有万夫不当之勇。宋江去清风寨投靠花荣时,被清风寨文官刘高陷害,宋江与花荣被黄信捉拿押往青州,又被清风山好汉燕顺截住相救。青州指挥司统领本州兵马,统制秦明得知花荣谋反,点起五百人马前去捉拿。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雳火”,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折兵损将后,秦明掉入陷坑被捉,秦明不肯归顺梁山,仍要回青州,奉青州知府命,率领人马往青风山捉宋江等;夜走瓦砾场,妻子被杀,无家可归,却被花荣用计断了退路投降宋江,宋江又将花荣的妹妹许配秦明为妻。

梁山归顺朝廷后,跟随宋江出征大辽,扫平田虎,剿灭王庆,凭手中狼牙棒,战场交锋,屡立战功,从未折了梁山的锐气。最后,平定方腊的过程中,在睦州城下与方腊之侄、少年勇将方杰阵前交锋,不分胜败,不料方杰副将杜微暗放飞刀,秦明躲闪不及,被方杰趁势一戟刺于马下,血染沙场而亡。

NO.4 双鞭呼延灼——梁山五虎将之合后大将

排名:坐第8把交椅。

籍贯:太原。

绰号:双鞭。

星号:天威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汝宁郡都统制。

上山原因:原为朝廷命官,围剿梁山,兵败被俘后,被宋江招降。

梁山职务:马军第四名五虎将。

武 器:雌雄虎眼鞭(雌鞭12斤,雄鞭13斤),乌油七星链,踏雪乌骓马。

必杀技:呼延家传三十六路猛虎鞭法,连环甲马阵。

宋朝开国功臣呼延赞嫡派子孙,忠于宋王朝,上梁山后支持宋江“招安”。宋江兵马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后,高俅推举呼延灼作兵马指挥使攻打梁山泊。呼延灼用连环马连败宋江兵马。金钱豹子汤隆献计徐宁用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吴用设计派时迁去东京偷了徐宁的雁翎锁子甲,骗徐宁到了梁山。徐宁的钩镰枪果然破了呼延灼的连环马。呼延灼单枪匹马逃到青州,青州知府让他带人攻打桃花山、二龙山。梁山泊人马赶到桃花山、二龙山救援,用计把呼延灼骗到陷坑 里活捉。呼延灼投降梁山,为梁山泊马军五虎将中第四员大将。

梁山全伙受招安后,呼延灼参与了平定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的全过程,曾力擒辽帅兀颜光之子兀颜延寿,平南归京后被授予御营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四太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殉国。

NO.5 双枪将董平——梁山五虎上将之中军大将

排 名:坐第15把交椅。

籍 贯:上党郡(今山西省潞城市)。

绰 号:双枪将。

星 号:天立星。

上山前身份及职业:东平府兵马都监。

上山原因:宋江攻打东平府,董平和梁山军交战,战败被俘后投降。

梁山职务:马军五虎将。

武 器:双龙戏水枪。

董平,梁山泊第十五条好汉,马军五虎将第五名。董平原是东平府兵马都督,使一双长枪,勇猛无敌。宋江攻打东平府,用计骗董平到一村镇里,用绊马索绊倒董平。董平感谢宋江不杀之恩,归顺梁山。东昌府没羽箭张清善用飞石打人,弹无虚发,一连打伤宋江手下十几员大将。董平才投奔宋江,急着立功,与张清大打出手,张清连发三块飞石都被董平闪过。攻打方腊时,董平在卢俊义帐下攻打独松关,被炮火伤了左臂,和厉天闰、张韬交战时,为救张清,被张韬一刀,剁成两段。同张清、周通先后阵亡。

从这个简介中可以知道这就是命。





斜月加三星


呼延灼和大多数梁山好汉不同,他身上唯一不变的,是对活着、对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光耀门楣的渴望与热爱。

呼延灼从来不跟人不拼命,一直走的就是防御路线。有人就送了他一个外号:平局大王。

他登场时,和林冲打个平手,和孙立也是平手;到了青州后,打鲁智深、杨志、秦明都是平手;上梁山后,打韩存保打个平手;打辽国的时候,战耶律宗霖,还是平手。

唯一的一次打败,是因为不熟悉张清的战斗方式,被石子打中。

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输赢都不如打平——最多是丢脸,至少能保命。这也就是呼延灼历经百战却能活到最后的原因。



智慧心语


水浒传作者最恨的是虚文化,最恨的死读书,死写书,写死书的世俗文风,所以开篇词中“车书万里旧江山”,意思就是说书再多也是无用的,也改变不了国家民族的落后面貌,“旧江山”就是沒有改变。谁能改变?只有人手文化和科技文化的进步能作到。因此,作者是很崇敬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焚书并不是焚烧所有的书,而是要烧无用的虚浮之书,有用的书,工具书,物理物论书,建造制造的书是不舍得烧的。“呼延灼”的“呼”字就是代表的虚,“灼”就是焚书的烈火强旺的意思;“延”就是言延长焚烧时间,也即言秦皇焚书坑儒时间坚持的太短了,要经常坚持,这就是呼延灼寿命最长的原因。


魏永臣550


开国功臣后裔,先朝良将玄孙。

家传鞭法最通神,英武熟经战阵。

仗剑能探虎穴,弯弓解射雕群。

将军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堂堂卷地乌云起,铁骑强弓势莫比。

皂罗袍穿龙虎躯,乌油甲挂豺狼体。

鞭似乌龙搦两条,马如泼墨行千里。

七星旗动玄武摇,正按北方壬癸水!

这是呼延灼的评价! 呼延灼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今属山西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时,坐第八把交椅。呼延灼位列天罡星第八位,上应“天威星”,为梁山第八名好汉,又被封为“马军五虎将”之第四员。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班师回朝后,呼延灼被封为御营兵马指挥使。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呼延灼原为汝宁郡都统制,当时梁山军队攻陷了高唐州,令朝中震惊,太尉高俅向宋徽宗推荐呼延灼为征寇大将,于是天子宣呼延灼面圣,并因其一表非凡而龙颜大喜,御赐了一匹踢雪乌骓予呼延灼坐骑。呼延灼引荐陈州团练使“百胜将”韩滔及颍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为正副先锋,共同讨伐梁山。

  与梁山军队接战后,呼延灼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均不分胜负,然而副将彭玘却为扈三娘所擒,于是呼延灼与韩滔以“连环马”大胜宋江,又请来炮手“轰天雷”凌振助战,令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可惜后来晁盖、宋江等先行诱擒凌振,吴用又使汤隆、时迁及乐和用计,请来“金枪手”徐宁,教授梁山军队使用钩镰枪,大破“连环马”,结果韩滔遭擒,官军败阵。呼延灼不能支吾,唯有只身逃往青州地面,投奔知府慕容彦达,以图伺机卷土重来,讵料投身青州途中又被盗走了踢雪乌骓,令呼延灼锐气尽堕。

  平南归京为少数幸存将领之一,被授御营兵马指挥使,每日随驾操练。后领大军,破金国四皇子金兀术,出军杀至淮西阵亡。

林冲和呼延灼曾经交过手,他们在公平的条件下打了平手,没有分出胜负,因呼延灼善打持久战,故而体力一流,车轮战林冲、花荣、扈三娘等人面不改色,力战鲁智深、杨志共计九十回合仍然不落下风。呼延灼就像一块熬热了的沥青,既能让秦明这样的刚猛型无从发力,也能让林冲这样的刁钻型无法下口。

而作为一代武将的他最终的结局也是战死沙场,对于他来说或许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陈州小杰


呼延灼和大多数梁山好汉不同,他身上唯一不变的,是对活着、对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光耀门楣的渴望与热爱。

呼延灼从来不跟人不拼命,一直走的就是防御路线。有人就送了他一个外号:平局大王。

他登场时,和林冲打个平手,和孙立也是平手;到了青州后,打鲁智深、杨志、秦明都是平手;上梁山后,打韩存保打个平手;打辽国的时候,战耶律宗霖,还是平手。

唯一的一次打败,是因为不熟悉张清的战斗方式,被石子打中。

他的人生信条就是:输赢都不如打平——最多是丢脸,至少能保命。这也就是呼延灼历经百战却能活到最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