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助力防疫 新区在行动


这是一段每个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

熟悉的生活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疫情爆发以来

新区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全面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

背后 总有温暖和希望

感动、激励着我们


或许你是一名白领,或许你是一名司机,或许你是一位老板,又或许你只是一位普通的村民,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都不敢出门,只能在家各种躺……
他是一名医生,他是一名警察,他是一名普通干部,他甚至就是一名普通职业的普通百姓,但在疫情面前他们却是一名战士!


在这场防疫战中,医疗卫生系统无疑是重中之重,从卫生站到各村社,总能看到“白衣天使”的身影,全镇排查出的疫区返乡和途径疫区返乡人员,卫生站每天都会派人进行早晚两次的监测体温,还有进行心理疏导和防疫宣传。

在联络村就有这样一位“天使”医务人员——曹光友医生。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医生曹光友正在为留观人员测体温


68岁的高龄的他,已经在卫生站坚守了47个春秋,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不畏艰辛,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等,还承担起了消毒工作。半个月以来,不管刮风下雨每天他都会骑上伴他多年的摩托车,一天两次到村上居家留观人员家中监测体温,观测身体状况。因为多年来对村民们的照顾,大家都亲切地叫他“曹叔”。我问他47年了,年轻时候就没想过出去更好地发展吗?他说:不,我就想当一名乡村医生,我就想守住我们村,守住我们村的健康!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医生曹光友正在消毒


疫情防控重要时期,万千人为抗疫百般努力,但是总有一小部分人不把疫情放在眼里,却把自己的一时享乐放在心上,出门不戴口罩、聚众聚会、不配合检查……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们的公安干警的“硬核”执法更能让百姓提高防疫意识,不聚众、不造谣不传谣,保锦江一方平安!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2月4日派出所依法处理莲花村10组麻将馆


在这场防疫攻坚战中,各级干部为锦江镇筑起了坚实的防疫堡垒,他们每天24小时在线,有的在监测点、有的在巡查组、有的在做宣传工作……


在村社干部中有一位巾帼战士——天库村四组组长胡洪霞。她每天都参与村上的防疫工作,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她深感感疫情中口罩的重要性,在口罩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她四处寻找口罩资源或者其他医疗物资,老天不负有心,在她的不断努力下买到了400个口罩。于是2月3日早上,她抱着400个口罩走进了锦江镇政府的大门,这一次她终于觉得自己也能用微薄的力量为中国作一点贡献了,她说:虽然我现担任天库村四组的组长,但是我一直觉得我做的还不够,今天我终于为自己骄傲了一回,我也能大声高喊“我是中国人,我为中国加油!”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村干部胡洪霞


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还有一批人,他们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不是医生护士、更不是警务人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有一颗共同抗疫的心,他们不怕病毒感染,只要哪里缺人手,他们就往哪里冲,他们就是——锦江志愿者!


张红群,45岁,牧马农家菜老板娘,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毛家渡社区志愿者,在社区两委带领下进行入户排查宣传、发放疫情防控资料,今天得知镇卫生院需要一名志愿者回收各村社废弃口罩,她又毫不犹豫地毛遂自荐,她说“我是中国人,虽然会有危险,但是我会尽可能地做好自我防控!”,说完整理好口罩就马上开始登记回收废弃口罩。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志愿者张红群


袁静,36岁,象耳村1组村民,他是一名司机,大年初二开始加入志愿者行列,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他每天穿梭在村里各个角落,宣传防疫知识、拉横幅、贴公告、发宣传单,在卡点排查来往车辆、回收废弃口罩,只要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为防疫做贡献。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志愿者袁静


此次疫情防控中还有许多各行业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赤诚之心。疫情防控事关人民群众安全和身体健康,正是因为这些“战士”的日夜坚守,疫情在锦江镇才少一分肆虐,锦江百姓才多一分安康!你们舍小家为大家,昼夜不息地连续奋战,换来了锦江镇的安定,此时只想为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战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疫”线特写 | 各行各业齐上阵,锦江人民共抗疫


· 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来 源:锦江镇

编 辑:又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