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疾控 深在“闺阁”中的检验人

#联防联控 西安在行动# #联防联控 航空基地在行动# 【“疫”线疾控人|陕西疾控 深在“闺阁”中的检验人】这是个弱阳性的结果,可信吗?可以向委里报告吗?”“虽然这份标本的检测结果是弱阳性,但是,我对咱们的技术有信心,对咱们的人员有信心,对咱们的结果有把握。”

这是1月22日晚,陕西省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出来时,陕西省疾控中心主任刘峰同病毒所所长余鹏博的对话。

“疫”线疾控人|陕西疾控 深在“闺阁”中的检验人

第2天,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结果,证实了病毒所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陕西省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是一支拉得出、用得上、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队伍。

1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告一例不明原因肺炎,怀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一病例的实验室诊断非常重要,涉及定性陕西是否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是否要启动应急响应。

陕西省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派出了徐艺、张蕾和史伟3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亲自采样。由于不同的试剂敏感度不同,对弱阳性标本检测结果不一致,因此大家开始讨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试剂,人员分组一轮一轮进行检测,直到达成一致的意见。对此,整个实验室没有一人抱怨。细述这些,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余鹏博这位铮铮硬汉竟也有些哽咽。

实际上,早在确定新冠肺炎疫情之初,陕西省疾控中心就前瞻性做好了实验室应急准备,从试剂的筛选、检验方法的建立到检测程序的设定等,全流程考虑,建立了随时应对疫情的实验室检测体系。

病毒检测,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病毒检测,过程都要求细到极致。每次进入实验室之前,检测人员都要一丝不苟地按照流程戴好帽子、N95口罩,穿好工作服、防护服、鞋套,最后戴上动力送风设备和双层手套。待到实验结束,脱下装备时更要一步一消毒,即使流程相当熟练,穿脱一次也要半个小时。所以,检测任务最繁重的那几天,为避免不必要的出入,检测人员进入实验室前,都不敢喝太多的水,不敢吃太多的食物。一轮检验后,身心俱疲,能在沙发上躺会儿,都觉得是人间最极致的享受。

他们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之一。从最开始的接收样本、实验准备,到核酸提取、PCR检测,再到最后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平常人看来非常繁琐的事情,他们却丝毫不敢马虎。完成一份标本的复核检测需要大约5个小时,在这5个小时的“近身博弈”中,病毒的分装与灭活最为危险,也最为关键,稍有不慎,病毒的气溶胶外溢就可能造成检验人员感染。不过,平素的严格训练可以将感染的风险降至最低,他们都能做到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是的,疾控人的这些识大局、顾大体的工作,常常让人泪目。所有掌握核酸检测的专业人员纷纷主动请缨,要求参战。面对疫情,实验室检测人员必须冲在一线,科学采样,规范操作,为事件定性。由于标本检测讲究时效,因此疫情现场,他们常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正由于他们的主战场在实验室,因此往往他们深在“闺阁”,几无人识。

茫茫人海中也许曾与你擦肩而过,虽然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是谁,但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为了谁。(via:健康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