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新冠疫情拐点仍未至,但汽车圈复工已然是当务之急。

疫情依旧凶猛,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也组织了严密的防疫体系,这场对于疫情的反攻能否取得主动权乃至最终的胜利?打赢复工防疫战至关重要。

复工后的各家车企做好周全的准备了吗?一系列的复工后爆发的集聚传染事故应该引发汽车圈各界的高度重视,全方位升级防护措施迫在眉梢。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疫情依旧处在“吃紧期”,日本极尽奢华的“钻石公主”号豪华邮轮无法靠岸变成“孤岛”,共有621人被确诊新冠肺炎,2名感染者确定死亡;

巴南区攀钢重庆钛业公司由于复工后未严格按照市疫情管控要求进行管理,发生聚集性感染,2例确诊,1例无症状阳性感染者,造成131人密切接触,工厂停工。随后某电厂、某水泥厂……全国各地多家企业复工后陆续发生聚集性传染事件。

可见,复工有风险,疫情形势依旧严峻,这也为已经复工的车企们敲响了一个警钟,那么究竟如何在保证稳定有序生产的同时,还能严防死守将疫情挡在工厂的大门之外,确保已经复工的人员零感染、零聚集性爆发疫情呢?

疫情防控应一把手挂帅

疫情凶猛,拐点未知,峰值逼近,当前全国战“疫”处在胶着对垒状态,作为已经复工的人员密集型企业,复工潮下如何严防死守?是车企一把手们面临的最至关重要的首要任务。

车企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带兵之将”至关重要,所谓“军中无戏言”,作为车企的一把手,首先必须以身作则立下“军令状”,在特殊时期鼓舞员工士气,同时间赛跑、与疫魔竞速,与全体员工一起跨过当下的“胶着对垒”状态。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其次,必须杜绝企业员工“填表式防疫”的形式主义,扎实做好每一位员工的防疫工作,不能有任何疏忽,毕竟已复工企业聚集性疫情的惨重教训已经摆在大家面前了。

危难造就英雄,真金需用火炼,安全就是最大的民意,车企一把手是否能将员工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能否将工厂打造成最坚固的防线而不是疫情肆虐的温床?

俗话说,“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在战疫吃紧时,车企一把手在此刻必须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

打响口罩“攻坚战”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众所周知,目前企业复工的条件是要能够给员工提供充足的防护措施,口罩则是必不可少的,若达不到条件,政府不批准企业复工,然而上班时间每个员工每天就要消耗掉2只口罩。

但在当下这种特殊情况的攻坚克难时刻,口罩无疑是车企们复工最大的痛点,而像口罩这样最稀缺、最珍贵堪比黄金的“硬通货”,一定不能再等下去了,车企们要行动起来发起“自救”-跨界生产口罩。

车企们可以充分发挥制造业的底蕴优势,在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中,涂装车间有着很高的无尘标准。而在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有较为特殊的要求,需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不能让灰尘等细小杂物污染口罩。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汽车企业在跨界生产口罩时具备很大优势。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事实上,一些车企早已作出表率作用,自建口罩生产线,跨界生产口罩。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计划口罩的日生产量预计可以达到370万个;比亚迪计划口罩的日产能为500万只,消毒液日产能5万瓶;而广汽集团通过与供应商合作,5条生产线也已经安装完毕,预计本月底可实现每日100万个口罩的生产。

转战跨界生产口罩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实现车企员工自给自足还能够支援防疫前线的医疗事业。

既然这三家车企都能够在短时间内转战口罩生产线,日产上百万只,为何同为制造业的其它车企不成?如果有十家、三十家车企一起开工呢?口罩资源紧缺问题是不是会解决呢?

核酸检测或应后续跟进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发放口罩、检查体温、定点消毒、食堂用餐隔离…..这些似乎是已复工企业当下防控疫情的常规操作。

要知道攀钢钒钛重庆钛业在应对疫情时同样发放口罩、实时定点消毒、入场检测体温等,然而防不胜防的病毒依旧导致三人确诊,百余人隔离。足以见得,当下防疫情况的艰巨和复杂,仅仅依靠口罩和消毒等基本防疫措施并不能彻底根除传染的隐患,必须做到进一步的升级。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像重庆这家四五百人规模的工厂都难以做到将病毒拒之门外,而这样聚集性传染事故一旦发生在万人规模的汽车工厂里,后果不堪设想,定会使当地的防疫局势遭受重创。

然而车企这样万人规模复工如何做到万无一失?目前除了基本的防护措施之外似乎并没有特别周全的方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必须要全员网格化大排查,和当地卫生部门进行传染病学预防,让当地卫生部门进行驻点式督察,同时也不仅仅局限在厂区里,员工上下班坐什么车,住在什么小区等等,要严格与卫生防疫部门比对,要排查的不仅仅是几万个工人而是几万个家庭。

当下早已不是严防湖北和武汉籍方向的事情,而是严防当地二代三代四代感染源的问题。近日,当当网一员工在复工之后被确诊新冠肺炎,而其家属就是确诊者,这一案例也警示车企们,员工的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同样是应该是被调查覆盖的信息。

复工即上前线 | 刻不容缓!如何避免成为第二个重庆钛业?

从中长期来看,在后续条件容许的前提下,车企还要对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杜绝隐藏的无症状的超级感染者。目前的防疫预案基本上都是事后管理,没有预防升级,要找到无症状者的超级感染者事关重要。长期来看,整个车企员工需要养成公共卫生习惯。

车企们想要打赢这场艰难的战疫,做到符合国家规定的防疫或许仅仅只是第一步,要想严防死守病毒,必须要比其他人更快,想得更全面,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更高标准、高精准的防护,才有可能做到万人规模的聚集性传染不发生。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时此刻,考验的时刻真正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