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怎麼能月產出六億隻口罩?

心猶浪晨微勃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1個月產出6億隻口罩?你認為是日本人在玩魔術嗎?

日本共同社剛剛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3日的會議上就持續短缺的口罩表示,“力爭擴大供應能力,達到相當於上月供應量2倍的月產逾6億隻規模”。

這可是日本首相安倍說的!

他敢這麼說,自然知道下面能做到;你還別說,日本如果真的連軸轉的幹,真的能1個月給你倒騰出6億隻口罩來!


老金揭秘日本可怕的口罩生產能力:

據日本有關部門統計,2017年日本年生產口罩超過49億隻!日本有人口1.27億,平均算下來,每人要買39只!

算下來,平均每月產量4億多一點,如果加班加點,搞個6億隻完全沒問題!

這不,日本最大的口罩生產商尤妮佳已經從1月17日,開動24小時連續生產,預計能將產能提高到平時的1.5倍,4億的1.5倍不正好是6億產量嗎?

所以日本首相安倍說月產6億口罩完全是有根據的,絕對不是玩魔術!


大家就很奇怪了,日本生產那麼的口罩幹嘛?

很簡單,日本人喜歡戴口罩!

日本人從小就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從很多日本電影,動漫裡就能看到,回家洗手,出門很多人戴口罩,都已經成為習慣,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人喜歡戴口罩是有歷史原因的;

日本地方小,人口多,密集的人口就容易發生流行性疾病或者瘟疫,最容易做的就是戴口罩防止感染。

比如上世紀一戰期間就發生過流感疫情,日本人集體戴口罩;

1925年的關東大地震之後,為了防止瘟疫傳播,日本人又集體戴口罩;

每年到了春季花開的時候,容易發生花粉過敏,還是要戴口罩!

所以任何時候你到日本街頭逛逛,都能看到戴口罩的人,千萬別奇怪。

日本幾乎到了全民戴口罩的地步,口罩生產自然不能少!月產出6億真的不是夢。


你對日本戴口罩有何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老金看世界


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會議上面臨口罩短缺的情況的時候,準備加大生產力度,達到上個月的兩倍,要達到一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



一個月生產6億隻,也就是說一天就要生產2000萬隻,這個數量實在是太巨大了一點點。不過日本確實有這個能力,在之前的時候,例如2017年日本就生產了,口罩將近50億,只平均到每個月也有4億隻左右。而那是平時的產量,像在這種關鍵時候,開足馬力加大產量應該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一年生產50億隻口罩,這讓人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通常意義上講,並沒有那麼多人戴口罩啊,只不過這是我們國人的想法而已。在日本的時候,日本人非常的愛乾淨,幾乎每個日本人都有潔癖,所以很多日本人出門甚至都戴著口罩。



日本人戴口罩是有眾多原因的,除了上面說的日本人潔癖之外,還和日本人國土狹小,人口過於集中有關係。因為在歷史上日本多次發生地震,一般大難之後都會瘟疫流行,而日本人太過密集,就會給瘟疫的傳播帶來有利條件,所以日本人就特別喜歡戴口罩,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防止瘟疫。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中央電視臺採訪,天津一家生產企業日產500萬隻口罩濾材。一個月按30天算,月產量1.5億隻。4家同等級的企業就能月產6億隻,不很難。

口罩生產很簡單,幾層材料壓到一起就行,現在瓶頸在過濾材料產能上不來。

根據工信部數據,1月25日時口罩日產量僅為800萬隻。而截至2月3日,全國22個重點省份口罩日產量已達1480.6萬隻,產能利用率達到了67%。到2月13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94%,一線防控急需醫用N95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了128%。

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安全健康防護用品委員會會長雷利民也在接受採訪時透露,2月底每天預計能生產各類口罩1.8億隻,其中KN95類口罩約3500萬隻左右。


好名字真的太難起了


別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美國總統面前卑躬屈膝,被美國總統擠下紅地毯,還被美國總統大叫“STOP”,但是在治國安邦方面,不得不承認,安倍晉三是一把好手,日本經濟疲軟的時候,安倍晉三積極推出“安倍經濟學”,主張日元貶值了刺激日本經濟的發展,讓日本的經濟實現連續增長,確保日本世界第三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倒!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沒錢寸步難行,有錢能使鬼推磨。日本的經濟好,是世界第三大國,是發達國家,有錢,疫情爆發之後,日本有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時間下令,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為了擴大口罩的供應能力,讓日本的工廠增加口罩的產量,爭取一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

安倍晉三沒有吹牛,也沒有說大話,從2107年開始,日本每年生產的口罩數量都超過49億隻,一年12個月,平均每個月生產4.08億隻口罩,只要日本的工廠不停工,有足夠的材料,工廠24小時輪班生產,一個月的時間生產6億隻口罩綽綽有餘!

日本的口罩產量高,一個月能夠生產6億隻,還是沒能阻止口罩價格上漲,有關數據顯示,日本成為第二個疫情重災區之後,日本民眾為了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斷地購買口罩,導致日本的口罩價格上漲,一盒只有65只口罩的價格就是50000萬日元,平均下來,一隻口罩就得48.5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可不便宜!

日本的口罩產量高,價格也高,是因為日本人喜歡戴口罩。日本人喜歡戴口罩,就是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染,現在又是疫情爆發的關鍵時期,日本的愛知縣、東京都等地都有感染者,日本橫濱港口鑽石公主號郵輪上有600多人感染,還有人因此喪命,這些數據都在告訴日本人,戴口罩非常重要!日本已經成為重災區,日本的防疫措施尤為重要,日本晉三在下令量產口罩的同時,下令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享受免費的醫療,就是為了儘快控制住疫情!

日本是經濟大國之一,是軍事強國之一,在科技上、醫療上、工業上,日本都是全世界範圍之內的強者,因此,日本的實力不容小覷,日本的生產口罩的能力不容小覷,日本的科技實力和醫療技術不容小覷,只要提供相應的資金,日本的工廠都願意加入生產口罩的大軍,滿足疫情期間的口罩需求!


老鱷魚觀天下



時勢逼人進步。

日本發現疫情以來,日本政府提高了對冠狀病毒的防範力度,自2月13日東京都出租車司機被確診病例以後,日本防疫部門上報內閣,首相安倍就曾作出三點指示,其中一點就是全力開動工廠,保證一月內能生產出6億隻口罩。

聽起來,6億口罩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於日本國卻並非特不可逾越的大問題。日本是世界第三經濟體,資金上有充足保證,生產口罩不需要什麼高深技術,一般國家都可以做到,對於日本更是小事一樁。





只需要做足下邊3點就有保證:

第一,加大進口纖維和棉花以及絲織品等物,為生產口罩做足原料準備。

第二,將一些有能力的大中小企業和工廠全部納入生產口罩行列,像三菱、川崎、富士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屬下的小工廠全部行動起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軍工企業造飛機坦克都在行,更不用說做一些小口罩了,對於他們來說,也許是牛刀殺雞,但非常時刻,首相有令,為了日本國民健康著想,必須服從政府號召。

第三,一些原來生產口罩的企業加班加點,多招工人24小時不停機,開足馬力生產,之前安倍政府已經撥出大約1000億日元的專項資金,大力扶持這些固有的口罩生產廠家,只要資金到位,有錢賺又體現了愛國思想,相信這些廠家老闆和工人會幹勁十足。




日本大和民族具有很強的凝聚力,社會隱藏著很深的生產潛力,作為一個1.27億人口的發達國家,生產一些口罩,不是克服不了的難題。退一步來說,即使本土資源匱乏,難以完成6億口罩任務,也可以向鄰國求助。抵抗病毒蔓延,是國際責任,並非日本一個國家的事情,一國有難,所有國家都會伸出手來拉日本一把。

所以,只要日本有信心,政府加大重視力度,開足宣傳機器,一個月滿足6億支口罩,完全可以。日本國內當前疫情緊張,傳播速度加快,到20日晚9點左右,日本國內確診病例85例,“鑽石公主號”郵輪病例增加到634例,在此檔口,日本國內舉行50萬人參加的馬拉松等其他大型民眾聚集活動,生產口罩做好防疫工作,已經成為日本政府頭等大事。刻不容緩,趕緊行動起來。


夢裡青山1


日本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數量為728人,死亡3人,治癒1人,韓國出現了超級傳染者,一個人傳染了40個人,日本地鐵也發現了確診患者,為了防止疫情不斷擴散,日本急需口罩和防護服,因此必須開足馬力全力生產,日本政府要求每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



一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一天幾乎就要生產2000萬隻,日本有這個能力嗎?

我國的口罩產量佔全世界的50%左右,日本儘管口罩產量不多,但是生產能力非常強,日本是亞洲最強大的發達國家,擁有無數高科技產業,但是人們久而久之容易忽略一點:日本也是靠製造業起家的。

口罩本身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對於日本來說更是手到擒來,日本著名公司三菱、川崎、富士、住友等下屬的製造公司,如果需要可以立即轉為軍工企業,生產武器裝備,包括飛機坦克大炮,生產口罩難度很低,所需要的僅僅是人工和原材料。



日本人口數量高達1.2億,人口密度比我國還大,所以不缺勞動力,只要工資福利能夠跟得上,勞動力問題很容易解決,而且日本人願意響應號召,凝聚力很強,日本上世紀石油供應不足,政府要求儘量少開私家車,民眾紛紛響應,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日本最需要的是從各國進口原材料,同時要求目前已有的口罩生產廠商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生產。




為了鼓勵日本企業生產口罩,日本政府宣佈將會根據企業規模和生產能力的不同予以扶持,政府會承擔65%~75%的口罩生產成本。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鉅額利益是吸引下,日本各個企業必然全力投入到口罩生產,而且即使產量過剩也不用擔心,疫情會讓民眾養成戴口罩的習慣。

日本政府竭盡全力生產口罩,但是還是有一定難度,因為我國是製造業大國,疫情發生以來全力生產口罩,產量每天也就2000萬隻,僅從製造業規模來看,日本不如我國,每個月生產6億隻口罩是個巨大挑戰。


視野新觀


日本本來就是口罩消耗大國,尤其是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只要能夠開足馬力,多少口罩造不出來。日本為何是口罩消耗大國?這還要從日本的一個通病說起!

在日本,每年到了四五月份的時候,經常能聽到一種——花粉症。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疾病,說白了就是花粉過敏。只是日本比較特殊,患上這種病的人太多了。

根據調查統計,日本有近3成的人患有這種疾病。在一些病情比較嚴重的地方,這個概率甚至達到了40%以上。以日本1個多億的人口來計算,三成的患者也有3000多萬人患病。

為什麼日本人容易得這種病呢?這還要從二戰之後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國內百廢待興,再加上房地產業的興起,急需各種木材。

為此,當時日本種植了大量柳杉。還沒有等柳杉成熟的時候,日本又從國外購買了大量廉價木材,原來種植的柳杉只好放在那裡沒人管了。

這樣一來,日本柳杉佔據了日本總森林面積的18%,國土面積的12%。因此,街頭巷尾都可以見到柳杉這種樹木。

柳杉有什麼特殊的?生長時間快,但是開花時間很晚,30多年樹齡的柳杉才擁有開花的能力。這也導致日本進入70年代末期以後,爆發了大規模的花粉病,後來演變成了重大的社會問題。

隨著花粉病的日益嚴重,很多日本人都戴上了口罩,為此也促進了日本口罩業的發展。正如上文所述,大約三成的日本人患有這種疾病,口罩業的市場也是高達3000萬人。

為了方便計算,我們把口罩按照十個一盒來就算。面對3000萬人的市場,就要準備3個億的口罩。而這些口罩,還只是針對這些患病的,還有那些不患病的。

作為一種國民性的“疾病”,日本患有花粉病的概率越來越高,以每10年增長10%的速率遞增。因此,很多沒有患病的日本人,也有了囤口罩的習慣。

算一個極端情況,假設1億日本人全部需要口罩,每人買一盒,一盒10個口罩,也需要10億的口罩儲備量。這還是按照少的算的,就好比這次買口罩,你難道只買了十個嗎?

當然了,我們算的是極端情況,這種情況肯定達不到。就算達不到,5億規模總有吧。這裡的5億規模,並非是5億規模的儲備量,而是有5億規模的生產能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擴充到6億規模的生產量困難嗎?

更何況口罩不是什麼高尖端技術的產物,一條生產鏈,每秒可以生產十幾個口罩。對於日本這樣的國家,本來就有很多的口罩工廠,如今只是增加幾條生產鏈罷了,難度並不大。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日本花粉病困擾了這麼多的日本人,為什麼不把柳杉砍掉?你以為日本人不想嗎?安倍晉三也是花粉病的受害者,曾經提議說砍掉大部分的柳杉,換成其他樹種。

但是另外一邊,正是由於花粉病的存在,每年給日本帶來了1000億日元的市場。到時候柳杉沒了,這個市場也沒了,所以每次說砍樹的時候,總會有一撥人站出來反對。

萬萬沒想到,日本的花粉病救了日本。在面對口罩緊缺的情況下,作為口罩消耗大國的日本,可以立刻開足馬力,儘可能多的生產口罩。


史之策


面對疫情中國人是這樣做的:

1、口罩廠加班加點

2、企業緊急改生產線,比如五菱、比亞迪、廣汽等等

3、服裝廠、紙尿褲廠家轉產

4、口罩機生產線生產廠家大量生產生產線,改進生產線

5、改進口罩生產工藝,改用替代材料

6、物流公司全力支持。

如果日本的企業做不到這些,所有的都是白日做夢。


Dooooo丫


即使沒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日本的122家主要口罩生產廠商年產口罩也有55億隻,這就是日本強大的工業實力的一個側影。所謂“日本月產六億隻口罩”的說法是安倍在2月14日內閣會議上提出的應對疫情的三條措施之一,對於洶湧的疫情安倍現在急了。


日本的口罩生產能力很強,但此次疫情中出現口罩不足的情況。很多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女孩平時就喜歡戴口罩,一是防花粉過敏,二是覺得這樣有一種神秘感,在日本就有口罩美女的說法,所以在日本有122家口罩生產企業,一年的正常產量就有55億隻!平均每人40個。但其中有38億隻是供家庭日常使用的,佔口罩總數的78%,醫用口罩只佔22%。所以在2月份疫情蔓延後,很多日本人和在日本的外國人甚至買不到合適的口罩,比如那位宣稱不依靠男人的田樸珺小姐就在微博上抱怨跑遍了日本藥店就買不到口罩。日本的口罩生產企業正在調整產能。


日本政府已經給予了資金和政策支持,開動馬力生產的企業月產六億隻口罩並不困難。對於日本來說,類似於封城這樣嚴格的防疫隔離措施不大現實,戴口罩是最有效也最簡易的防疫措施了。所以安倍決定從首相預備費中安排103億日元用於支持口罩生產廠商的生產,日本國內最大的口罩企業尤妮佳表示將擴大5倍產能,獅王的工廠24小時運轉產量擴大至通常的1.5倍。只要日本的122家企業開動馬力生產,月產6億隻口罩對日本來說不是個問題。在這場應對新冠疫情的戰爭中,僅從口罩生產就可以看出中日兩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日本很快就會達到月產口罩6億隻,而中國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將口罩產能恢復到疫情前的128%!


雲霄飛翼


以日本現在的生產能力來看有點難,但是在日本政府強有力的刺激下就很容易了。

其實有一點我必須告訴大家,在目前日本國內的市場上,在銷售的口罩,產自日本國內的只有30%,而另外近70%則來自於中國。就比如說2018年吧,日本自己生產了11.1億隻口罩,而進口的口罩數量則達到了44.3億隻。

但是自1月份開始,我國爆發了新冠肺炎,口罩自己都不夠用,更不用說出口了。而且日本馬上要進入花粉過敏的季節了,再加上日本國內的疫情也呈現擴張的趨勢,所以日本國內的口罩供應一下子變得十分吃緊。

為了解決即將到來的口罩缺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國內口罩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那就是將現在的產能擴大兩倍,將月產量提高到6億隻。

當然,安倍晉三也不只是空喊口號而不給點實際的東西,他已經讓日本經濟產業省出臺了具體措施,基於有設備投資的生產企業給予補助。

具體說來,日本國內以每條生產線3000萬日元補助為上線,大型的口罩生產企業補助2/3,中小型的口罩企業則按照3/4進行補助。

日本人國內口罩生產企業在得到日本政府的要求之後,已經紛紛開始擴大生產,以24小時兩班倒或者三班倒的模式,進行不停機滿負荷生產。目前為止,日本國內口罩企業的周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4億隻每個月。

但是這個時候,有些日本企業開始擔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會不會造成產能過剩。因為現在是特殊時期,生產的口罩數量遠遠超出平常,如果因為這樣最後造成口罩擠壓,那損失將會很大。

而且現在新增加的口罩生產線,花費的成本很高,很多生產線都是其他生產線改造的,這種改造是不可逆的。如果口罩需求下降導致口罩生產產能下調的話,新建的生產線將面臨停產停機的風險,這個損失也很大。

針對這個問題,日本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將收購一批口罩作為儲備,以解決企業擔心產能過剩的問題;

其次,除了補貼之外,如果按照政府要求的產能生產,如果產能過剩,日本政府承諾將幫助消化過剩庫存;

第三,政府將再拿出一筆資金,用於補貼企業。

沒有了後顧之憂,日本國內的口罩生產企業將開足馬力生產,最終達到每個月6億隻的產能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其實這一做法與我國的做法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指定企業對其進行補助,激勵其恢復生產擴大產能,國家統一調配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