昕銳社:疫情之下,出海企業如何求生?

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同時,也被世衛組織列為新冠疫情被列為“PHEIC”,出海企業將面臨了巨大的衝擊和挑戰,國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這對每一位外貿人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驗。作為國際貿易的新常態,跨境電商將面臨賣家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工導致的貨源短缺、海關管制、海外消費者消極情緒等問題,企業和賣家如何積極採取行動,度過非常時期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昕銳社:疫情之下,出海企業如何求生?

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均受到巨大沖擊,三駕馬車是指的投資、消費、出口。

  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投資、消費、淨出口這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形象的表述。1、消費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如今基本停滯,需要一個過程來恢復。2、投資是指財政支出,即政府通過一系列的財政預算包括髮行國債,對教育,科技,國防,衛生等事業的支出,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3、出口是指外部需求,即是通過本國企業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擴大自己的產品銷路,也是關乎千千萬萬外貿企業和出海企業的存亡之道。


昕銳社:疫情之下,出海企業如何求生?

2019 企業出海情況

在過去的一年,國內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出海”力度,以各種渠道在各國拓展業務空間。“Made in China”商品用價廉物美幫助改善中低收入人群改善生活。“Copy to China”的軟件正在使各國的生活方式不斷趨近。

在製造領域,企業加強產能的多元化佈局應對新的環境變化。流量紅利消失後,國內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將目光投放到海外的廣闊天地。很多國家的發展階段相當於中國的 90 年代初,也就是說非常多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都可以在這些國家再做一遍。

食品類單量影響較大,拒收中國產品情況還是少數

大部分的賣家認為,此次疫情對所有 MADE IN CHINA 的產品都會受到影響。對食品類或與食品衛生安全息息相關的品類,對進出口檢驗檢疫和對衛生條件有更高要求的產品受影響的程度較大,而重工機械、家居家電和傢俱等品類所受影響較小。

對跨境電商賣家造成的影響:


一是平臺。受疫情影響,各跨境電商平臺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體現在中小賣家經營難、物流配送時效慢、國外消費者短期對中國商品信賴度等方面。綜合各種因素,雖包括亞馬遜全球開店、eBay、全球速賣通、Wish等在內的跨境電商平臺紛紛出臺了政策措施,但短期內勢必將影響跨境電商平臺的交易額、營收等業績,甚至是上半年的經營業績。


二是供應鏈。短期內將出現跨境電商商品斷貨,浙江、廣東、江蘇等國內主要的貨源地的工廠都已停工,復工之後恢復產能又需要時間。多數中小跨境電商賣家備貨不足,將出現商品售完無庫存現象。在這些賣家中,有 51% 的賣家已經斷貨,其餘 49% 的賣家庫存只能維持 10-20 天。一位賣家表示:“羨慕那些備貨超過 2 周的大賣!


三是物流。國內物流上,都還沒有完全恢復,採購完全無法操作。國際物流上,小包快遞會因為航班減少而成本大漲,必須考慮海運,但交期就會延長,消費者體驗不好。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已經全面停止了到中國的航班,有些國家也減少了到中國的航班。這對到非洲等國家的物流受影響更大,特別是對通過郵政小包作為主要物流方式的企業。此外,貨物抵達目的港後,海關可能對貨物查驗率會增高;


昕銳社:疫情之下,出海企業如何求生?


對跨境物流造成的影響

歐美航線供選擇性減少,對頭程時效也有一定影響;此外海外清關時效也會有一定影響,海關查驗率略高;物流成本同比往年略有增加的可能性。

賣家需要重新梳理庫存做好備貨邏輯,第一季度屬於淡季,很多賣家年前已備貨到海外倉,大部分賣家庫存能賣 1-2 個月,建議走海運或者鐵路運輸為主,其次空運,再次國際快遞。此外建議賣家重新調整供應鏈,自行整合物流資源,把頭程、清關、尾程拆開,並做系統對接實時監控,便於整體管控,減少客戶投訴和退貨率。

關於海外清關


昕銳社:疫情之下,出海企業如何求生?

目前沒有收到國外清關行的正式通知或相關文件,還是正常清關狀態。不過國外海關會對中國過來的貨物嚴格查驗。如產品沒有問題,可正常清關放行。發貨人建議使用香港公司或者離岸公司,收貨人建議使用海外公司或者註冊的離岸公司及 VAT避免海關要求提貨購買憑證及銷售合同等文件時能及時提供,便於快速放行。在出口方面,國家相關部門下發多項文件,支持出口業務辦理。其中,關於不可抗力證明引起了一定範圍的討論。

不可抗力證明?

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屬於商事證明領域中的事實性證明行為,是指由中國貿促會及其授權的分、支會應申請人的申請,對與不可抗力有關的事實進行證明,出具後當事人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不履行、不完全履行和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取得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一定免責,每份訂單對應的合同條款及適用的國家法律都不同,因此建議受到疫情影響的跨國電商賣家如果無法與客戶達成協商,應儘早諮詢律師商議解決方案。

怎麼證明當前疫情為不可抗力?
外貿企業可通過當地貿促會對當前疫情申請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根據《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第七條第六款,貿促會有出具不可抗力證明的職能。貿促會出具的證明已得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海關、商會和企業的認可,在海外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同時也可聯繫中國進出口商會(紡織、輕工、五礦、食土、機電、醫保)出具不可抗力證明。根據商務部的通知,進出口商會該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不收取費用,無償出具。各地貿促會及進出口商會已在網站開通專屬申請通道,可在線申請避免現場申辦造成人群聚集。

根據國際貿易慣例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章程》,中國貿促會可以出具不可抗力證明。而根據商務部最新公佈的通知,六大商會也同樣有資格為企業出具此項證明。

貿促會 2 月 2 日開具出全國首份新冠疫情事實性證明

中國政府也宣佈一系列抗疫措施,包括對重點城市的交通管制、對春節假期復工時間延長等。本次疫情對於外貿企業造成重大影響,最直接為承擔不能及時履行外貿訂單的違約責任,相關企業應積極援引合同及訂單中的不可抗力條款,最大限度減輕因疫情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責任,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除了今日最新公佈的“六大商會可以開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外,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早在3日前就已為浙江湖州某製造企業出具了全國首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從線上申請到收到證明僅用時1天。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在這種困難時刻,挑戰即是機遇,我們沒有時間抱怨,我們只能繼續風雨兼程,趁著對手還在休息的時候,趕緊搜索-開發-積累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