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遗体,你认为会不会有新发现?

家乡宁陵


我认为医生解刨尸体,是理进一步了解病情,找出病人的根是从何而来,有帮助解决医学难题,给治病是有找不到的依居,解决不可能打问题 当然解刨是有危险的,但是为了研究出病例是有依据的,因此为我国的医学做出新的贡献。我想疫病会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是最好的依据。做得好!




金秀云


2020年2月16日凌晨,在获得家属同意以及法律的允许下,第一例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去世的患者遗体在武汉解剖完成,负责解剖工作由当年参与非典解剖的医学专家刘良教授主导;并且在当天下午,第二例患者遗体也解剖完成。

预计病理报告将在10天内获得,也就是2月26号左右。

刘良(左侧)

通过对患者遗体的直接解剖而获得的病理结果,为我们研究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的病理机制,以及将来对疾病的治疗会提供很大帮助,毕竟通过外部手段进行间接分析能够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如果没有病理解剖,那么人类对该种疾病就不会有全面系统的认知。

本次因新型冠状病毒而死亡的患者已经多达一千八百多例,但直到16号之前,医学专家们都没有获得一例病患遗体进行解剖,虽然也有大量患者已经痊愈出院,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全面了解了这个病毒,而对遗体进行病理解剖,将会找到很多临床症状上的病因。

虽然本次疾病被称为新冠肺炎,但临床上有些患者并没有表现出呼吸系统的症状,相反的倒是其它系统出现了异常,比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等(近两天还发现的该病毒可能会对男性的肾脏以及睾丸进行破坏)

总的来说,进行新冠肺炎遗体的解剖,会对我们更加深入了解疾病机制以及未来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帮助。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赛先生科普


我是医心雕龙,我来回答!我国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遗体,你认为会不会有新发现?昨日在法律政策允许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两例新冠肺炎逝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已经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完成,对于此次遗体的解剖工作,我认为可能会找到一些对付病毒的新方法。

其实在这次新冠病毒爆发之初我们就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资料,比如率先在一些重症患者的体内分离出了病原体,并且完成了基因测序及拍摄了电镜照片,可以说非常及时,但这些工作毕竟只是在体外完成,并没有完全窥及病毒的实质,还没有真正做到知”彼“。

病毒侵扰人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它的结构是一方面,对人体的组织破坏是另一方面,现阶段我们最缺的就是病毒如何破坏人体方面的资料,比如我们都知道病毒首先攻击的是人体的肺脏,但人的肺脏结构复杂,病毒到底攻击肺脏的那一部分?这些我们还不知道,有研究表明,人体的肺泡病毒分布量很大,但病毒是如何伤害肺泡的,这些我们也不知道!

还有,据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病毒攻击的并不仅仅是肺,很多患者还出现心脏、肾脏方面的问题,这间接反映了病毒可以攻击这些脏器的可能,但具体机制我们还不知道,只能通过这次遗体解剖找到答案。

毕竟通过遗体解剖可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尤其是对人体组织破坏的过程,通过解剖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这里不得不提解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从重要性上来说,解剖可以算得上是医学之父,很多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解剖找到,目前医学上很多的治疗方案都有解剖学作为依据。

所以,我认为对新冠患者的遗体进行解剖,很有可能会找到对付病毒的新方法。


医心雕龙


最近两天,有新闻媒体报道说我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尸体解剖。可能对于非医学人士来说,看到这个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略微觉得有点害怕。其实在医学上,解剖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在我刚接触医学的时候,最先接触的课程就是系统解剖学,自然我们也对尸体进行过解剖,不过我们接触到的和今天所要说的解剖压根不是一个事物。

在大学学的解剖课,主要是为了弄清楚人体构造,并不是对这些结构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而今天讲到的解剖是更为细致的研究,可以说是分子机制的。用专业的话语来说就是病理研究,而它在医学上的意义也是比较大的,今天我来说一说关于病理解剖的一些知识。

1.为捐献遗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点赞:

虽然尸体解剖在医学上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的一些价值观的不同,国内很少会有人愿意捐献自己的遗体的,如果患者在生前没有特别的要求,自己的亲属更不可能捐赠。因为在我国的传统价值观里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且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人在死后被人用刀子划来划去的,这种看法也能理解。

即使有一些患者在生前要求捐赠遗体,如果他的亲属不愿意,那还是不能捐赠的,因为尸体捐赠的程序是复杂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使得尸体尤为珍贵。可能会有一部分喜欢思考的朋友问,既然尸体这么少,那医学院的尸体哪里来的?其实主要的并不是捐赠的,有一部分是出事故没有人认领的尸体。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遗体的解剖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到现在,已经有2个多月了,但是我们对于一些具体的机制还是不甚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多也只是假设或者推断。目前来说,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已经有不少了,大家不会觉得奇怪吗?肺炎怎么能致人死亡呢?这里并不仅仅是因为肺部对于我们人类比较重要,当然了那些死亡的患者主要的起因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但是还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了别的脏器损害,比如有报道的说引起肾功能异常、加重心衰等。


如果对这些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死亡的人进行解剖,可以明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改变和疾病对于其他脏器的影响,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对这种疾病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能够加快相关药物的研制和更新治疗方案。这里面都涉及到分子机制,是需要时间来研究的,而解剖能够让我们快速了解这些。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不是我认为,而是事实已经有了重要的初步发现,本来我前两天已经回答过相关问题了,但钟南山宣布初步解剖发现,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还是迫不及待些将这些告诉大家。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不是首例是两例,在此向两位遗体损献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病逝患者家属致以深切哀悼,感谢您们冲破世俗偏见,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1.初步解剖的肺部发现已经指导临床改变治疗方式。

这两例病理解剖在2月16日完成,病理己经送检,估计全面报告将在10天后完成,但初步结果已经有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钟南山院士2日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遗体解剖,发现这次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表现与SARS(2003年非典)不一样,肺部没有严重纤维化,肺泡还存在,但是炎症很厉害,还有大量的粘液,非常粘,这将导致病人的通气不通畅。这个初步发现,可以指导临床改变治疗方式帮助病人通气。


在这次解剖之前,我们发现病人呼吸困难,肺部CT显示“白肺”,推测肺部有严重肺炎,但肺泡毁了吗?肺功能还有吗?等等并不知道,临床治疗上也只是依赖以往的经验。这次结果出来,马上有的放矢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方向和重点。

2.我们还期待什么发现呢?

我们期待病理结果揭示病毒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其与临床之间的联系。这段专业解释换成通俗话是这样:新冠病毒是怎么侵犯人体?侵犯哪些器官?全身各个器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重症?最后致死原因是什么?诸如此类各种疑问,期待病理报告给我们眼见为实答案。
结言:没有不依约而来的春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胜利的果实便触手可及!所有为战疫作贡献的人们,历史不会忘记!




对于新型肺炎遗体进行解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这里我想纠正一件事,到目前为止,准备的来说,是有两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完成了解剖工作。

为什么要纠正这样一件事?

很简单,这是对逝者及家属的尊重,感谢他们为我们社会做出的贡献。

当然,不学医的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事实上,即使到了现在我们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尽管尸体解剖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仍未被广大公众所接受,我们仍然受到“人,生要全肤,死要厚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医乃仁术,不宜刳剥”等等传统观念影响,尸体解剖被视为对死者的不尊。临床上,我们就发现有一些死者在生前已经同意捐赠遗体,但是到了届时有不少亲属就不同意,而只要有一个亲属不同意,这遗体就没法捐赠。所以,哪怕在平时,尸检率都是非常低的, 10%以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那么强调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遗体解剖,到底会有什么新发现吗?

第一,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真正死因肯定是有更进一步的明确作用的。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累及我们人体的肺部脏器,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但这其实只是一个相对比较笼统的解释,对于死者到底是因为何种原因、造成何种伤害等导致的死亡,其实是需要进行尸体解剖,进行死亡分析的。

这样解释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我举一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临床例子吧。比如一名脂肪肝患者因过度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而死亡,这酒精中毒就是该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而脂肪肝只是他的辅助死因。

同样道理,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发生死亡,严重肺炎会引起呼吸衰竭而导致病人死亡,但是会不会存在其他器官的损伤呢?目前也有报道说新冠肺炎还会引起人心脏、肾脏等部位损伤,而这些损伤都有待尸体解剖进一步明确,而且这些损伤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同样是需要尸检才能进一步明确的。

第二, 对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准确率有作用。即使是现在国内水平较高,国外条件再好的医院,仍存在10%左右的漏诊率和6%以上的不符率。

没错,现代化的免疫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还有肝脏穿刺、内窥镜等活体检查,大幅度提高了我们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但是这些检查手段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医生可以给你找到病灶,但是有时候你会发现你问我们医生这个病灶怎么来,以后会怎么发展等等,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法准备回答的。

像这次的新型肺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通过核酸检测做不到100%筛查,而仅靠CT确诊新冠病毒准确率也才76.4%。而通过尸体解剖,能够进行一个全面的病理学检查,对新冠肺炎会有更多的了解,这对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是肯定有提高的。

第三, 对现存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疾病的预防等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大家可能觉得现在我们也都知道引起这次新型肺炎的凶手就是我们的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事实上,这其实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还是远远不够的。

新型肺炎作为一种突发的强传染病,之前我们科学家是对它毫无研究资料的,而且对它还会不会有哪些独特的特点,比如是否真的存在粪口途径传播等等,都是我们目前所不清楚的。

通过尸体解剖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型肺炎有哪些新的特征、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具体的发病机制是怎么样的以及整个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会对哪些脏器、组织以及细胞造成损伤;对肺损伤的具体部位、如何侵犯损伤的过程等等。而这些都会为我们医生在下一步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重症病人提高重要的帮助,提高救治能力,降低病死率。

同时也会让我们公众因对新冠肺炎更加了解之后,更能坦然面对,直面新型肺炎!

当然,具体会有哪些新发现,大家很快就会知道,目前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病理已经送检,专家也表示预计会在10天以内可以得出结论。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一点,仅仅依靠两例尸体解剖得出的结论往往还是有局限性的,因为数据太少、个体还存在差异性等等。

要想真正了解更多的新型疾病,必须要有更多的尸体解剖数据,然后进行多方面研究,相互佐证,才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


医学小侦探


2月16日凌晨3时全国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工作完成,在2月16日18时全国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遗体解剖仪式完成,两例解剖工作都是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完成,并且是在法律政策允许下,也争得了家属的同意。
参与解剖工作的法医病理学专家、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左)

首先一定要感谢两个家庭的理解和付出,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特别的牺牲。此次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解剖工作完成后,已经成功拿到了新冠肺炎病理。

我们清楚人体是非常复杂的,虽然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医疗设备进行人体器官的扫面成像等,但这种方式就像是镜中看花一样,很多细节无法清晰地掌握。为了做出准确的判断,就需要进行实际观测。最典型的例如,新冠肺炎患者肺部通过做CT发现是毛玻璃样病变,但具体病毒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并不清楚。


再例如病毒除了对我们的肺部有着致命危害外,对于其它器官是否有影响,这些目前都不能准确的判断。那么通过解剖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病毒在人体内每分每寸的影响。例如这个病毒在肺部中是如何分布的,它们有何“偏好”。再例如此次新冠肺炎患者表现出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下降。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应该升高才对。

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判断新冠病毒是否直接杀死了淋巴细胞,还是因为直接攻击了淋巴结等等问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这场对抗新冠病毒的战役也是如此,要清楚的知道新冠病毒如何破坏我们的身体、并且主要破坏什么器官等等问题。而解答这些问题只能通过病理解剖显微镜观察的方式,仅仅是拍CT无法得知这些情况。



更准确的搞清楚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就能给出相应的治疗应对方案,因此说病理解剖非常的重要,此次两例解剖的研究结果会在十天之后才能给出。



科学黑洞


什么叫新发现?首例解剖看到的一切都是新发现。

新冠状病毒肆虐神州这么久,对疫情和病理、药理的各种研究一直在加紧进行,并且有很大进展。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因新冠状病毒感染死亡解剖的案例可供参考。

对新冠病毒感染疫病的了解,似乎像一张拼图,在科学家们的精心对接下,开始渐渐显露出本来面目。但由于拼图缺少病理解剖这样一块重要部分,就完整不起来,人类就无法真正全面了解这个病,从而也无法给出真正最优的应对治疗方案。

这个最后的拼图终于在2020年2月16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得以完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病理学教授刘良领导的三人团队,承担了这次的2例解剖的重要任务。刘良讲述:“我从1月22号开始不停呼吁对新冠肺炎致死的遗体解剖,但推动起来太难了。”

这次解剖的主要任务是病理取材。

就是把遗体一些可能病变组织切下来研究。

由于病毒要灭活,取下的材料要放在药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看细胞和组织结构有什么变化。

随后的一段时间,科学家们要对这些组织和细胞进行详细的病毒学、病理学研究,并且与以往的一些病毒感染组织样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本次冠状病毒肺炎与以往病毒感染,比如SARS感染的不同或相同之处,以找出最好的应对治疗办法。

刘良指出,过去这样的研究至少需要一两个月,但鉴于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研究员人员将会日以继夜的钻研,力争10天左右得出较大进展。

会不会有新发现这样的问题,是幼稚可笑的问题。

通俗的说,对疫病遗体的病理解剖本身,就是看看这个疫病对人体组织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病人最终的致死原因是什么。

新冠肺炎过去没有过解剖,这次解剖的是有史以来的第一第二例,这本身就是新发现,不存在有没有新发现的问题。

当然,只解剖2例病例,可能可以了解到很多新冠肺炎对人体组织的破坏,但是不可能完全弄清楚一切细节。因此今后如果再有解剖,才是有没有新发现的问题。

结论:这次解剖看到和发现的所有情况都是新发现,将对今后防治新冠肺炎起到重要作用。

借此机会,我们不但要感谢承担这次任务的科学家们,还要诚挚感谢捐献遗体的病逝者和他们的家人。这种无私的奉献与探索,才是人类战无不胜的根本所在。

<strong>


时空通讯


大家好,我是药学专业毕业的,人体解剖学是每个医学生或者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以目前的医学手段,包括PET-CT(影像学检测)都无法准确的分析疾病的因素,因此出现了黄金检测标准,俗称检测金标准“病理学检测”,他能准确的反应疾病损害器官或组织的程度,通过免疫组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确认细胞哪些反应蛋白的启动,是目前最为准确的检测标准,但是病理学检测,最著名的是组织病理学检测,他医院常有的检测手段“活检”也就是“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测”,其意义差不多,只是组织病理学检测是从死者身上可以取到多个位点,运用相关的染色检测手段,或蛋白检测手段,更能准确的反映出,病毒对身体的侵袭程度,并且身体免疫细胞的的哪些抗体起了作用,更便于以后疫苗的研发,并不是简单的解剖开看一看就完事的,并且,对于操作医生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他们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机制,因为解剖过程中很可能医务人员因为职业暴露问题,而受到感染,所以相应的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攻抗疫情,武汉加油,祖国加油!


杨同志说干细胞


解剖学和病理学是整个西医的基础,也是人类认识自身、认识疾病的源泉。因此,解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遗体必然会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具有更新的推进、打开更高的视野。所以,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科研参与者,韩一声认为解剖首例新冠肺炎遗体是一定会有新发现的,这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一个全新的感染性微生物的致病效果进行人体解剖学研究和病理学检查,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韩一声相信,在全国顶级医疗团队的医学攻关下,我们一定能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它导致的肺部的改变。这个病毒的危害这么大,传染性如此强,一定有其特异性,我们需要通过解剖和病理学等手段更加直观地认识这个疾病。

可喜的是,昨天的新闻中已经透漏了有些关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遗体解剖的结果,确实是有新的发现。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说:新冠肺炎遗体解剖发现病患肺中有大量黏液。这与我们既往对于其他类型的冠状病毒肺炎(例如“非典”)所造成的的肺纤维化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一发现也会对我们治疗患者和愈后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