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清政府为什么那么有钱?

cyler


晚清末年,中央财政的收入确实呈现出很奇特的景象,即不断地大幅增长,给人以国库收入越来越多的“回光返照”印象。

有学者曾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清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约为4000万两银上下,而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后,国库收入已增长至每年6000万两银上下,到了1890年代则升至7000万两左右。进入20世纪,庚子事变后,清王朝在1903年的财政收入是1亿余两,到了王朝末年的宣统年间,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年财政收入3亿两上下的夸张数字。

之所以出现这种财政收入的大幅上扬,主要得益于下面几个方面:

1、海关新税的增长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设立海关税务司制度,雇佣欧洲人充当中国海关的高级雇员,并在海关征管体系中引入欧洲式的制度。当时,经历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城市增多,中外贸易的额度也逐年上升,这种背景下,海关税的数量越来越多,对清王朝国库收入的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意义。例如1864年,外贸总值9000余万两,海关税收800余万两,而到了北洋海军成军的1888年,外贸规模到了2亿余两,海关税收高达2000万两,到了清王朝覆灭前的1910年,中国的外贸规模达到8亿余两,海关税收增长至3000余万两。

2、各项税收的增长

太平天国战争后,清王朝各项课税收入方面有大幅增长,除了征收新税、提高税率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厘金。厘金,可以简单理解为国内贸易税,清末随着国内局势渐趋平稳,商业繁盛,厘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洋药厘金、土药厘金、百货厘金、盐厘等,后两种较好理解,前两种则分别指进口鸦片和国产鸦片的贸易税,是厘金中的大宗。在19世纪80年代,清王朝每年的厘金收入大致在1000万两上下,而到了清王朝灭亡前的1910年,则增长至4000万两规模,由此可见一斑。

3、近代化事业的收入

清末洋务运动时代,虽然以国防近代化建设为主,但也开办了一批官办国营的实业,诸如矿务等。到了甲午战争后,洋务事业的推进更为普遍,洋务企业的收入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也渐渐增长。到宣统年间,国营洋务企业的大宗是电报、邮政、铁路,其中电报年收入约1000万两,邮政年收入约900万两,铁路年收入约2000万两。

总体而言,清王朝末年,在磕磕绊绊中缓慢地进行近代化变革,而国库收入的增长,实际就是国家近代化的一项自然成果。同时,清末自太平天国、捻军、西北回乱等事件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尤其是沿海的江浙、两广、长江流域等财富之区局势稳定,工商业繁荣,也是这种增长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较少被人注意的是。甲午战争后,清王朝放开了到国际金融市场上募集资金的闸门,即在国际市场发行国家债券筹集资金,除了用于支付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战争赔款的内容外,清政府为了兴办铁路等实业筹集本金,也从国际市场大量筹集资金,诸如1910年,发行外债近5000万两,其中1000余万用于海陆军建设,近3000万用于铁路修建等等。这些资金虽然属于债务,但客观上对促进实业建设,以及繁荣工商业也带来了积极效果。


海研会


实际上清朝到了最后几年,迎来了经济上的 快速增长。在1908年,清朝财政收入达到了2亿两白银。到了宣统年间,清朝最高年收入已经达到3亿两白银,这一中国古近代历史之最。

清朝的收入主要是田赋4800万两白银,盐税4600万两白银,海关关税收入4300万两白银。厘金为4300万白银。另外就是商业收入了,依靠的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在冶金业,光绪26年,产铁2.58万吨,到了宣统2年达到了11.9万吨。

宣统年间,铁路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年收入2000万两,邮政业年收入600万两白银,电报业也有300万两白银收入。清朝开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入这些行业,从1895-1911年,清朝投入5亿两白银,发展新兴产业。

每年都会投入2000-3000万两白银,由此,工商业发展实现了加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机械、电力、面粉、缫丝、纺织染、化工、肥皂、榨油、自来水、火柴等公司,都在清朝的公司法,也就是公司律的颁发下,发展起来。

在1904年1月21日清朝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公司律》。这是中国的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共131条,在立法原则上取诸英美法系,规定了合资公司、合资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四种法定公司形式。

另外,金融业也开始发展,比如大清银行,也就是后来的中国银行。1875年开始的保险招商局,开创了我国近代保险业。另外,清朝也有了股市期货市场,还因为股市震荡,导致清廷赔了几千万两白银。这些因素,都是清朝末年财政收入大爆发的原因。


深度军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甲午和庚子战败后,清廷需要赔偿近十亿两的赔款,按说是不应该有钱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在清末新政十年中,清廷开办的事业又多有广,财政收入也是直线上升,由庚子年前的8000万两白银飙升到辛亥年前的近3亿两。

请问这是什么速度?几乎是每年30%的速度增长啊,这简直了,比近些年的还要耀眼。

这就奇了怪了,清廷不是衰败不堪吗?不要注定要灭亡吗,怎么清末十年看起来还算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呢?

认真说,这里面有些是事实,有些也未必。



比如说吧,清末新政大练新军、废除科举、推行司法改革、地方自治甚至搞起了选举,工商业大发展,等等,这些确实是事实,是欣欣向荣。

但是,但凡开办事业,必须要有钱做保障,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

那么,又要赔款,又要办事,钱从哪里来?

简单说,清廷的财政收入大增其实并不过分,别说3亿,其实一年10亿也收得上来。

事实上,在清朝覆亡之后,以后被每年被搜刮的民脂民膏何止10亿?

说白了,清廷之前实行低税的仁政,老百姓交的税太少了。

试想,4.5亿人,连财政收入连一个亿都没有,人均年纳税0.2两,这国家还怎么办事?



由此,近代战争中一再挫败,其实主因在财政问题。试想,如果财政多收哪怕一点点,北洋水师何愁买不起船?别说一个北洋水师,十个北洋水师也没问题啊!

也正因为如此,庚子年后,清廷痛定思痛,扩大财政收入,开办各种新政事业,由此,财税才由8000万飙升到3亿两。

当然,习惯了不交税或者等同于不交税的老百姓肯定是要叫的,叫就叫吧。

别说3亿两,就是4.5亿两,每人每年交一两税,有什么可叫的?

叫你交一两税算你运气好,赶上了清朝的仁政。

碰到清朝以后,嘿嘿,别说一两,一年被榨出十两,最后沦为赤贫也是正常啊。

蒋介石的法币时代,大家都都沦为赤贫了么?最后不更是沦为无产阶级了么?



一句话,清末有钱,那是因为之前赋税的起点太低,所以年30%的增速并不惊人,完全可以承受。

基本上说,清廷年财政收入5亿两,是比较合适的区间,一方面新政事业也可以办了,另一方面,老百姓也承受得了。再多,老百姓可能有些吃不消了。

啥?有人说不想交,还想老样子,一年就交0.2两?那也行。

等到外国侵略,你就接着赔款吧!

反正赔款也好,办新政事业也罢,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老百姓来出钱。

你想往哪出,随意!


坑爹史册


的确,作为一个末期王朝,清政府有钱的有点不正常,甚至在清朝末年,清政府的年收入居然节节增高。在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仅仅前十个月,清政府的收入居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3亿两!创下了中国封建王朝空前绝后的记录。

为什么清政府的财政在王朝末期,居然能够逆势上扬呢?

首先,清政府在基础税制上就与之前历代王朝不同。

清朝之前,明朝就是被活活穷死的。明朝亡时,国库里就剩下几千两银子,穷的可以跑耗子。明朝的财政困窘并不是因为生产力不行,而是因为他们实行了一个很奇葩的制度——士绅免税。

明朝规定,有功名的士人和有功勋的勋贵,他们的土地可以减税或者免税。这让明朝地主阶级的资本积聚速度空前加快,很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而明朝政府的税收全部压在了苦哈哈的老百姓身上。到崇祯年间,土地已经被天下的地主兼并的差不多了,而朝廷的开支全部压在尽剩的一点小农身上,朝廷不断加征,让农民即使丰收也不能缴清税款和欠款,于是干脆抛荒,投奔李闯王了。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一入关后,就确定了基本国策——官绅一体纳粮,谁也别搞特殊化。雍正朝之后,还搞摊丁入亩,不收人头税。总之,在农业税的税收压力上,清朝是相对比较均匀的。而由于地主阶级同样纳税,让清政府的税源远远比明朝广阔的多,收入也比较稳定。

到了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为了庆祝自己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决定给天下人发一个福利——田税永不加征。

也就是说,清政府的农业税税率从康熙之后就锁死了,别想在这上面再打主义了。后世的清朝皇帝也的确如此,再困难都没有想过要像崇祯一样调高税率搞加征。

但是税率固定,并不代表财政收入固定。康熙雍正年代,按照当时的耕地数量,全国的财政收入大概在四千万两。经过乾隆朝的人口激增,到了道光年间,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稳定在了六七千万两银子左右,如果风调雨顺的话,还一度能收到八千万两。

八千万两农业税,对于清政府来说就够用了,甚至还能略有盈余。但有一个前提是——不能打仗。

赶上了修河、战争这种事,这点钱根本就什么都不顶。


从道光年间,清朝的战争就没断过。鸦片战争、陕甘回乱、白莲教起义、捻军起义,最可怕的还有十四年的太平天国。一面是军费的几何级增长,一面是战争破坏了税收基础,清政府在道光、咸丰年间真是山穷水尽。

而且,他们还不能像明朝一样加征农业税。

所以清政府只能另想办法。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等人办理地方团练,没有军费,咸丰帝迫不得已,允许开征厘金。

所谓厘金,是一种商业流通税。团练的军队在战区设置关卡,收取过往商人的税款,一般税率在百分之一到三十分之一。战争年间商人也是暴利,收取厘金获利颇丰,湘军淮军就是靠这种新税种养活的。

发展到后期,清朝灭亡之前,厘金的收入居然已经跟农业税基本相等,两种税构成了清政府一半的财政收入。

除了田赋、厘金之外,清政府还有几个历代王朝从来没有过的税种——关税和工矿税。

鸦片战争之后,洋货大量涌进中国。洋布、洋油等工业产品凭借着质优价廉,迅速打垮了中国的民间手工业,让百姓日益困窘。但百姓虽然困窘,清政府却凭借关税大发其财。到清朝末期,关税已经成为了清政府最稳定,最优质的税源。所以各国对清政府要求赔款时,一直要求以关税作为抵押。

由于关税被抵押给了洋人,清政府的关税总督居然不是中国人,而是英国人罗伯特赫德。这位英国官员兢兢业业的在中国担任了半个世纪的关税总督,从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开始,直到1909年才卸任。在他管理下的大清海关,成为了整个清帝国下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腐败的部门。赫德创立了很多现代化的税收、邮电制度,为清政府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最后清政府为了感谢他,将他封为从一品的太子太保,这是绝大多数中国官员做梦都不敢想的荣誉。

由于海关的稳定,清政府的关税不断升高。但宣统年间,清朝关税已经达到了四千万两,成为了财政的重要支柱。


除了关税外,清政府还开设了各种实业工厂,如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等。这些实业效益有好有坏,但总体上为清朝提供了不少收入。1900年以后,铁路的大量开设也为清朝带来不少收益。

除了新的税种外,旧的税种也在增长。虽然清朝不收人头税了,但是由于人口增长,一项由汉武帝留下的税收开始猛增——盐税。

晚清时期,中国人口已经达到了四亿,是人就要吃盐,所以清朝的盐税也不断增长,到了晚清,盐税也占到了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

总之,清政府在灭亡的前夜的确有了“回光返照”时的财政增长,但这并不能挽回清朝的国势。无可救药的腐败让清政府的收入大多用于各级官员的中饱私囊,钱财虽多,究竟拯救不了封建王朝的天下。


小约翰


清廷在快要灭亡的时候,还要很多钱。不得不说,这个王朝是搜刮民脂民膏最后官逼民反灭亡的。

1,清廷后期的确很有钱。

很多人的印象是,清朝在乾隆中期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世界上这个印象完全是错觉。因为清廷在经历“同光中兴”的大国崛起后,经济实力恢复很大,虽然经历甲午和庚子两次浩劫,依然是实力雄厚。

拿数据说话,顺治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2000多万,乾隆年间4000多万,到宣统年间清廷的财政收入达到了1.2亿两。在灭亡之前还能这么有钱的,清廷是蝎子尾巴独一份。

2,清廷为什么在列强入侵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能这样有钱?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两条——税源增加,敛财有道。

首先说说税源增加。

清廷在1840年南京条约后,十分惊喜的发现,自己不仅没有丢失更多财源,反而多了一项海关收入。更重要的是,英国人掌握的海关,是整个清政府最清正廉洁的衙门,清廷因祸得福,同治年到宣统年,50年时间收到了9亿两白银。这是白给一个和珅啊!(和珅抄家所得8亿两)。 (大清海关,唯一清廉的衙门)

清廷在1860年开始,实施了洋务运动,一开始口号是“自强”后来口号改为了“求富”,说白了一件事,就是赚钱! 比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私人入股73万多两,官府入股银190多万两,还规定了“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

作为股本无限多的官办企业,一面把民族资本家踩在脚下,一面拦不住李鸿章盛宣怀这些大蛀虫的贪墨,更无法避免被外资巧取豪夺的命运。 比如北洋集团的摇钱树开平煤矿,在庚子年就被小日本抢去了,抢完以后发现,他本来就是一个英国企业,早十几年经理就把公章卖给了英国人。

说到开平煤矿,多说一句,甲午战争中卖给日本联合舰队的煤物美价廉,卖给北洋海军的煤则质次价高。为什么专坑自己人?很简单,后台老板要求的!翁同龢为了搞死李鸿章执意要求与日本开战,这是一个道理!

再说一下敛财有道。

腐败的清廷,把搜刮民脂民膏的技术发展到了巅峰,乾隆以前,财政总收入是4000万,清末,财政分四块天赋、盐税、厘金、关税各占4000万以上,还不包括通过管办企业抢来的钱。

田赋搜刮4000万,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要流民遍地哀鸿遍野的,但是清廷不会,因为只需要让老百姓多种经济作物就行。种什么经济作物?肯定不是茶叶!是什么?大家都知道!

奇葩的是,同治年间山西等地发生超级大饥荒,叫做——丁戌奇荒。家里死了人都不敢哭,因为听到哭声就有人来抢尸体,帮你下葬!葬到五脏庙去!就这样,居然还是没有发生大动乱,根本原因是大家都有钱,只是没粮食买而已!

厘金作为常规收入,来自于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等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手段就一个,卖官帽,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的官位,全都给曾国藩承包,但是,要钱一毛没有!于是,厘金发展起来,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一,上涨到百分之二十!不管你是种地还是做生意,全部要交钱!

当然,袁世凯和庆亲王一筐搞的“庆袁”官帽公司,是当时最发财的行当。庆亲王靠着与慈禧的裙带关系当了大官发了大财,还成了清朝第十二个铁帽子王!庆亲王最不要脸的是,不仅把巡抚尚书这样的职位卖了,还收了袁世凯300万白银劝隆裕太后主动退位。即使是捞钱超过100亿白银的盛宣怀,见了他也要骂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3,清廷敛财太多,最后把信誉彻底破产了。

清廷还要一种敛财方式是发行债券,要求臣子们和官商们表忠心,到武昌起义后,清廷又使出这一招。人们纷纷说,以前的钱还没还,现在又要借钱,还要脸吗?

要脸的!隆裕太后说,我先拿出300万两认捐!你们看着办!

结果,各界报纸纷纷发言——隆裕太后到底贪了多少钱,一口气就拿出300万!

本以为是高风亮节,结果把自己老底子都漏了!

清廷的最后灭亡导火索,还是钱太多,太抠门!

盛宣怀主持的铁路官办,实际上是让列强出钱修铁路,然后收到的过路费列强拿走,那是中国铁路事业第一次大飞跃。红顶商人们看着眼红,要求铁路商办,私有化,结果修铁路的时候募集的股本全被蛀虫贪污完了。亏空朝廷不给补,于是就发生了保路运动!

赵尔巽写《清史稿》把清朝灭亡的祸首说成是盛宣怀,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可是只有盛宣怀一个蛀虫,清廷能灭亡吗?众人拾柴火焰高,搞腐败还是要抱团的,比如加入袁世凯团伙,清廷亡了,还能当大官!


历史知事


道光三十年(1850),清政府最高收入不过四千万两左右,到了光绪十三年(1887)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将一倍多,为8578多万两白银,到了宣统元年(1909)财政收入暴涨至2.63亿两!

那么,清末,清政府为什么这么有钱?它的钱又是从哪来的?我们不妨看看宣统元年(1909)的收入最大的几个税种:

田赋——48101306两盐课——46312355两厘金(商业税)——43187097两关税——43139287两洋、土药厘税(鸦片税)——33020000两这几个税种占了清朝财政收入的大头,加上其他小税种的收入,清朝宣统元年的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63亿两白银!我们逐一分析几大税种,来看看他们究竟为什么能够贡献这么高的税收。

田赋田赋是中国古代最早就有的税种,也是各个朝代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咸丰二年开始,清政府就在四川开始加收田赋附加税,随后在全国多省开始增收,全国八年间增收的田赋达到了10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田赋附加税更加严重,以河北定县为例,甲午战争之后定县的田赋附加税比甲午战争之前增加了3.5倍。也就是说,田赋收入增加,是清政府把财政压力分派到农民身上的结果。

盐课道光年间,清政府每年盐税收入不过70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断增加盐税导致盐价不断上涨,到了甲午战争前,全国盐价比起鸦片战争前已经增加了一倍多。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再次增加了盐课,导致盐价再次增长了百分之六十。食盐是生活必需品,清政府通过涨价食盐来将财政压力转嫁给全体国民,使得盐课在清末达到四千万两的财政收入。

厘金厘金就是清朝的商业税,从咸丰三年(1853)开始起征,自开征日起就是清朝的财政支柱之一。同治年间厘金每年就能有1360万两上下的收入,最高可达1963万两左右。如此高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对厘金的征收异常苛刻,在各地设局和卡来征收厘金国内厘金局卡数量已达到了"五里一卡、十里一局",国内厘金严重剥削了我国的农民、手工业者和中小商人,打击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列强在中国倾销,厘金制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税关税收入是清朝增长最快的收入。鸦片战争前,清朝海关只有六七百万两的收入,到了清末却高达4300多万两,增长了6—7倍。海关收入的暴增,与列强在中国的倾销密不可分。

海关收入的多少严重依赖于与进口货物的数量。清朝时期中国基本没有发展出什么有竞争力的企业。以纱为例,洋纱比起土纱精致、耐用甚至还更便宜,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对洋货的需求日益增加,清朝想要关税的高收入也乐得大量进口,这才有了清末关税收入的暴增。

另外,清朝的海关部门是一个高度自治的部门,清朝雇佣英国人赫德担任清朝海关税务总司,长达46年。赫德建立了一个高效、清廉的海关体制,这样的海关体制避免了巨大的浪费和贪腐,高效的海关部门使得清政府更加依赖关税收入。

洋、土药厘税(鸦片税)中国千年来有过数万税种,鸦片税无疑是第一恶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觊觎英国鸦片贸易带来的收入,在云南、贵州、四川种植鸦片,随后迅速推广至全国,还美其名曰"与洋争利",同时清政府设立洋、土药厘税,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自此鸦片的传播在中国在无阻碍,在中国横行近百年。


煮酒君


清末作为一个没落的王朝,从甲午战争的赔偿2亿两到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按理来说,清政府应该是没有钱了。 然后事实是,从庚子年的8000万两白银飙升到辛亥年的3亿两。短短十年,清政府财政翻了四倍不止。


一,看到这里就奇怪了,本来该下降的财政收入,现在却不断上升,这是为何?

在清政府前期,当时税收施行的是“摊丁入亩”,也就是根据田亩的多少来纳税。据记载。康熙年间,依据摊丁入亩政策,全国一年的财政收益是四千万两。

到了道光年间,随着耕地的不断开垦,税收也在不断增加,达到了一年收益七千万两左右。 七千万两,只要不发生天灾人祸,肯定是够清政府开销的。 但是,自从道光年间,战争就没有断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可以说,每一次的动乱都在极大的消耗了清政府的财政。 打仗,肯定是要钱的,在道光之前,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民土地的税收。


二,然而,现在,土地税收不够了,怎么办呢?

增加土地税,这肯定是杯水车薪,再怎么加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清政府就把目光放到了商人和商品的身上。

1.增设厘金 厘金就是一种商品流通税,一件商品从这个城市流通到另一个城市,那么就要交税。税率大概是8个百分点。 当时的湘军就是靠这个生存下来的。湘军建立之初,清政府国库空虚,没有军费资助。于是,就叫曾国藩自己想办法。曾国藩就一个办法“开设厘金”。短短几年,曾国藩靠着厘金就养活了十几万的军队。 等到,清政府灭亡前夕,厘金的收益几乎可以和土地税收齐平了。


2.关税 清朝,海关税主要分为“船税”和“货税”。(一)船税 按照规定,海关中,大船税收“1200两”;中船税收“960两”;小船税收“450两”。

(二)货税 货税分为正税和陋规、缴送。其中,正税是3.9%,这部分收益,直接归属于国库。 陋规,这部分是6%,名义上这部分税收是海关人员私自收取的,但实际是在清政府的许可下,他们才敢这么收的。6%,到官员手里的就2%,还有4%间接的到了政府手里。 缴送,这部分更狠了,直接收10%。一百块,要收十块钱。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如英国有十万两的船要进港,那么他们要缴纳的总税收是1200(船税)+3900(正税)+6000(陋规)+10000(缴送)=21100两。也就是说,十万两的船,一次的税率是21100两,达到了20%以上。


晚清时期,关税一年达到了四千多万两,占清末财政收益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当时的盐税,清政府末年,一年的最高收益达到了三亿两之多。

总体而言,清末,国库的总收益之所以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的原因是增设了“厘金”和“关税”的大幅度增加。单单这两个政策,就让清政府一年多增加了八千万两以上的收益。奈何,清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官员的腐败和政府的无能,导致了最后的灭亡。


唯恋无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清政府在晚期的财政收入猛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主要来自3方面:

第一,关税。

在清代之前,虽然有宋代这种非常重视海外贸易的朝代,但时代毕竟不同,贸易是无法和清末相比的。

满清被洋人轰开大门后,贸易猛增。

而无论进口还是出口,满清政府都是要收税的,财政自然也是猛增。


在乾隆时代,清朝税源:田赋每年3000万两;盐税每年约500万两;关税每年约500万两。

然而清末1911年,关税已经已经达到了4300多万两,是之前差不多10倍。

单单关税一项,每年增加了差不多4000万两,相当于乾隆时期的总税收。

第二,厘金税。

厘金税其实就是对内的商业税。

只要在中国国内做生意,行走各省甚至各县市,商人都必须交税。

以往商业税不高,很多地方是象征性的收收。

因清末财政枯竭,尤其地方总督为了剿灭太平军、捻军等叛军,又得不到中央财政拨款,就得到特许在当地手厘金税。

厘金税是下金蛋的鹅,咸丰时期征收1%的厘金。到了清末很多地方高达20%。

到1911年,厘金收入高达4300多万两,几乎等于关税。

但厘金税几乎搞垮了国内商业。

中国商人做生意要被征收重税,几乎无利可图。然而洋人是不需要交这个税的,导致洋人在中国其实具备了天生的竞争优势。

第三,增加盐税。

盐税其实是人头税的变种。

因为人只要想活命,就必须吃盐。提高盐税,就等于提高人头税。

满清末年,清廷通过盐税抽厘和食盐加价的方式,大幅提升了盐税收入,1911年这项收入竟高达4600多万两,而乾隆时期只有500多万两。

自然,乾隆时期中国人口3亿,1911年中国人口4亿多,增加了1亿,盐税肯定也会增加。然而,盐税毕竟是从500多万两增加到4600万,7倍。


萨沙


首先清末的清政府并不有钱,恰恰相反,非常非常缺钱,这个分水岭大体上是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大体上每年财政略有盈余,但甲午战争之后沉重的赔款负担是清政府年年亏空。

如果题主把题目改为晚清政府为什么有钱,可能还有一半是对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确实还是比较有钱的。也正是这段时间之内,清政府的财政得以支撑消灭农民起义,平定内乱,收复新疆,打中法战争,甚至很有钱去建造、购买军舰组建亚洲数一数二的强大海军。

那段时间清政府比较有钱,主要因素包括内外两方面。

从内因来说,一是因为增收了厘金,极大扩充了财源;二是随着外贸的发展,海关的关税收入大幅增长。

从外因来说,是因为南美洲的革命大体上结束,南美洲恢复了向外界供应贵金属的能力。与清政府与清朝进行贸易往来的西方列强又可以通过向南美洲输出工业产品,换来白银购买中国生产的茶叶和丝绸,而不太再需要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来平衡收支了。


唐律疏议


众位大臣,

哀家觉得雍和宫年久失修需要修缮一下,

可不能丢了咱大清的脸面,

传出去让人笑话,



老佛爷,可是最近国库的银两短缺,

上次给皇后娘娘采购的人参鹿茸可是一笔大开销啊,

这事让微臣很难办啊.,



亲王这事还不好办吗,

我可听说城外的百姓个个富的流油,

这事传出去可不是只笑话我一个人,

那可是丢了满城百姓的脸面,

丢的可是列祖列宗的脸面,

这要怪罪下来可不是你能够承担的,

娘娘,臣这就去办,

搜刮民脂民膏,

搞得满城百姓民不聊生,

只为一己之喜毁了黎民百姓的幸福,

也带领清朝逐渐走向了灭亡。



大家好,我是萝力,我喜欢将问题的答案简单化趣味化生动化变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您的点赞我的快乐,喜欢请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