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古道假如有几百将士设防崖口,是否真的能歼灭邓艾几万军团?

伟堡主


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取胜的关键就是:因为邓艾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一条偷袭成都外围的小路,这就是神秘的阴平古道,这里没有任何蜀军的防守,邓艾就是从崇山峻岭中遇河架桥、逢山开路,硬是在没路的地方开辟了一条新路,如天降神兵一般到达了成都外围的江油,绕过了难以逾越的剑门关,如同天降神兵一般,逼降了江油守将马邈,击败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成功兵临成都城下,才导致蜀汉的最终灭亡。

阴平古道在当时并不是路,只是一系列的山峰、戈壁、悬崖组成的700里无人区,邓艾的起点是阴平郡,也就是今天甘肃省文县,翻越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摩天岭,经过青川县境内的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平武县的靖军山,到达江油关。

阴平古道地势险要,山高谷深,邓艾走得非常辛苦,一路边走边开路,遇到没有路的地方,邓艾还包着毛毡从悬崖上滚下去,并一路上留下来众多的痕迹,比如有邓艾磨刀的磨刀石,盖印的印合山,邓艾士兵歇息时抖鞋土的鞋土山,邓艾丢失衣服的落衣沟,邓艾练兵的射箭坪,还有邓艾在一面石壁上题字的南天门,据说在1935年李先念率军从这里走时还见过一块诸葛亮立的石碑。

这么险要的地方,蜀汉为何不设防?如果蜀汉在险要的山崖口设置几百人的防守部队,邓艾还能灭亡蜀汉吗?

很显然,不能。

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时,拿下了魏国占有的武都郡和阴平郡,自此蜀军开始在此地设防,据《三国演义》介绍,诸葛亮曾经在摩天岭上设了一块石碑,并在此处驻军防止魏国攻击,后来刘禅当政后,就逐渐荒废了,也把驻军给撤掉了,才会这么轻易被邓艾攻破。

要知道无论是剑门关,还是阴平古道上的摩天岭,都是地势非常险要,同时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别说几百人,就是驻守几十个拒不投降的士卒,邓艾一时半会都难以攻下,那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也不是单靠武力强大就能攻下的,因为那里提人间天险-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很多狭窄的地方只能容得下一两人的并排的通行,就算你有再多的军队,也没法攻上去啊。

就说当时的剑门关吧,钟会带领了十二三万的军队攻打只有姜维三四万人驻守的剑门关,根本没法打,就是过不去,原因就是因为地势太险要了,别说打仗,就是正常的行走,也是非常危险的,即使钟会的军队人数是姜维的三倍以上,仍然拿剑门关没有任何办法,如果没有邓艾的偷渡阴平,钟会基本上就是撤军了,无功而返。

所以如果蜀军在阴平的险要处部署几百士卒的话,邓艾是不可能攻得下,就会面临和钟会一样的处境,到时候也只能退兵,天险不是单凭人力就能拿下的。但是几百人也不能歼灭邓艾的大军,只能阻止邓艾大军,至少能保证蜀汉不被灭亡。

邓艾的成功就在于出其不意,让蜀汉完全没有防备,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一样一直进到江油,蜀军才知道魏军的一部分绕过了剑门关,这个时候蜀军不是毫无防备就是弃关投降,即使诸葛瞻率领蜀汉最后的军队应战,也依然不是邓艾数万精兵的对手,邓艾到达成都附近,就相当于逼近了敌国首都,以刘禅的能力只能投降。

邓艾偷渡阴平的道路,在1100年之后,明朝初年的傅友德也曾走过一次,同样是从甘肃省文县进入,越过摩天岭,绕过剑门关,攻取江油,逼近绵竹,迅速让当地的蜀军投降。

所以,阴平古道对于蜀地来说,虽然地势险要可以作为一道屏障,但是如果不加以利用的话,仍然还是会被敌人灭亡,只要防守得当,加上蜀地险要地势,在成都建立的政权都没有这么容易会灭亡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阴平古道如果有几百士兵把守,是不是能歼灭邓艾数万大军?



这个关键在组织、以及邓艾当时的进军部署。提问的故事,是按照《三国演义》中描述,邓艾在滚下摩天岭,收拾衣甲、器械,正要出发时,看见一个大的空军营,左右有人告诉邓艾,诸葛亮时代,这里曾经驻兵一千人,现刘禅把这废掉了,邓艾嗟叹不已。而蜀兵以数百人,扼守险要,断其归路,邓艾兵皆饿死这话,是邓艾谒见钟会,提议自己从阴平道进兵时,钟会假意称赞,邓艾出门后,钟会对自己部下,嘲讽邓艾的。



按照《三国演义》故事,邓艾部三万大军,在通过阴平道时,每行过一百里,就扎下一座大寨,留下三千兵驻守,这样走过七百里阴平道,最后到达摩天岭时,邓艾随在身边的,只剩两千人,邓艾令士兵们先把兵器扔下去,然后自己裹上军毯,带头滚下摩天岭,由于下面驻军早已撤掉,两千人顺利会齐,找到兵器,整理队伍后,向最近的江油城攻击,由于江油守将马邈,昏庸无能,疏于防备,被邓艾占据。



可以看出,邓艾军是分批、分次从高处滚下的,如果摩天岭下蜀国驻军,是一位比较精明能干的将领,那几百人也能发挥大作用。特别需要指出,邓艾军是先把兵器扔下去,并且,邓艾是自己带头滚下去的,刚落地时,肯定昏头昏脑、不辨南北,还是赤手空拳,得到处找兵器,最多两士兵,一顿乱刀就报销了。邓艾是主将,如果邓艾被砍死,或者被砍残,后面下来的,群龙无首,还不乱成一团?两千多人滚下来时,只要组织得当,数百有组织、有准备士兵,就地杀掉晕头转向的两千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邓艾留在阴平道上,分别扎营的那两万多人,分隔在几个位置,如果没人组织引导,一时半会到不了,时间长了,得不到补充,甚至会退回原出发地,那样的话,对于伐蜀几乎就没用了。当然,如果这数百驻军的领导,是一位像马邈一样,混日子的将军,麻痹大意,整天沉醉酒乡,数百士兵被邓艾干掉,也不能完全排除。总之,阴平道要守,就得尽职尽责,如果应付,不说数百,就是原来的一千,也很难起到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看,数百蜀兵,杀掉几万邓艾兵,是不可能的。这包括两方面 : 一是邓艾沿途驻扎阴平道,各处大寨的士兵,是后面陆续分批到达摩天岭,而且,需要有前面滚下摩天岭的经验、引导,不然,面对如此凶险的山岭,是不敢贸然滚下去的。二是数百士兵,在杀掉第一批邓艾两千人时,有突然性,但如果后面的魏兵再到摩天岭,肯定不会重蹈覆辙,一定会吸取教训,总结得失,那样的话,数百士兵应付两万多魏兵,兵力对比差距过大,可能会是失败。



但因为道路险峻,人烟稀少,消息传达慢,前面吃亏的魏兵,没有人逃脱,那么,后面来的魏兵,头一两批再挨黑闷棍,也是有可能的。另外,这中间的过程,驻守蜀兵,如果抓紧报告上级,刘禅、诸葛瞻要是采取恰当措施,也许会堵住这个大漏洞也没准。


流誉后


阴平小路确实险峻,但是如果只有少量蜀军守卫的话是无法挡住邓艾的部队。

邓艾偷渡阴平,击败诸葛瞻以后迫使刘禅投降是大家熟知的三国故事。在《三国演义》里邓艾一路上没遇到蜀军拦截。其中邓艾在过了摩天岭以后还看到一个空寨,书中说诸葛亮曾经派1千军马守卫此处,后来被刘禅撤去。所以邓艾直到江油才遇到蜀军,还因为太守马邈没有准备,轻松拿下。

不过这仅仅是《三国演义》的说法而已,正史上并没有提到诸葛亮派出的守军被刘禅撤走。只提到邓艾经过了700里的阴平小路攻克江油,然后在涪城、绵竹击败了诸葛瞻。阴平小路险峻难走,邓艾一路上“凿山通道,造作桥阁”,才勉强通过。如果派遣一支蜀军在合适的地方布防,那么很可能挡住魏军。

但是如果按照题主说的只有几百人布防,那么是挡不住的。因为邓艾是从部下精选了1万多精锐偷渡阴平,只有几百人的话很难挡住这么大规模的部队。

而更重要的是魏军并非只有邓艾这一路,在邓艾走阴平以后,钟会也派将军田章等人从剑阁西面走小路攻击江油。历史上邓艾和田章汇合以后,命田章为先锋去攻打江油城。田章和邓艾的汇合点在哪里在《三国志》上并没有提及,不过应该距离江油不远。而且田章曾经一路击败蜀军3校,兵力不会太少,几千人总有的。所以即使邓艾被挡住,田章也可以从后面袭击蜀军,将其击败。

因此如果只派几百人去防守阴平小路那么意思不大,除非有几千人直接加强江油的防御,否则结果不会改变。


不沉的经远


派几百精兵驻守阴平古道完全可以抵御邓艾的军队,不可能歼灭,因为基数相差过大。

先看一看邓艾灭蜀简要经过

邓艾领兵伐蜀,在剑门关以北久攻不下,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阴平古道),途径摩天岭,到达江油关。

阴平古道自古以来就是险要崎岖之路,历代除了当地农民行走之外,鲜有人用此道。

途径摩天岭,其岭北西坡度较缓,南面则是峭壁悬崖,无路可走。邓艾就是从摩天岭裹毡而下,士兵摔死过半,度过摩天岭后,邓艾直插江油关。

江油关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涪水中流,易守难攻。但蜀汉守将马邈畏战,开关投降,邓艾直抵成都,蜀亡。

通过突袭过程,可以看出邓艾军有很多不利因素

1.邓艾领数万士兵进行突袭,由于地势原因,不能展开,发挥不了应有战力。

2.阴平古道,道路狭窄,需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进军缓慢,给驻守部队充分准备时间。

3.即使穿过古道,江油关有天险拒守,易守难攻。

4.路途艰险,后勤补给困难,魏军不能持续供应粮草。

对策

1.派兵驻守阴平古道,筑牢工事,坚守清野,打消耗战即可。

2.增兵平武郡(阴平郡与江油关之间),若发现突袭军队,及时驰援,将魏军堵在摩天岭下,予以歼灭。

3.依托江油天险,坚守江油关,堵塞邓艾进军成都通道,与剑门关呼应,同时向成都求援。

但兵无常势,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战场实际具体分析。


点亮万家灯火


阴平道口在诸葛亮时期,长期有军士驻守。蜀道之难,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秦入蜀,一直到两汉时期,尤自刘璋一直经营西川。刘备占领汉中后,尤其加强了汉中区域的防御部署。若非姜维时期修改防御方略,魏军入汉中极难。若阴平道口有几百将士,按原方略部署。邓艾断难成功。



终南山先生乔俊杰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好说,理论上来讲,是有这个可能性,不过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正如诸葛亮曾经说过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想当初邓艾决定偷渡阴平也不是有十足呢把握,因为相比较其它进入川中的道路,阴平小道实在太过凶险,一旦蜀国当年做了准备,那么给邓艾等来就是灭顶之灾。

所幸邓艾赌对,正当钟会和姜维在剑阁关相持不下之时,邓艾决定赌了一把,他赌蜀国没有在阴平驻守军队,事实上在蜀国后期,姜维并没有在阴平驻守军队。就算当年诸葛亮派了兵马驻守,可是诸葛亮死后三十多年,那里的兵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撤了,因为除了诸葛亮以外,没有人也不会有人认为敌军会从阴平偷渡过来,因为在冷兵器时代,想要通过几万兵马偷渡阴平,那是无法想象的事情,可是现实却打了他们一巴掌,邓艾还真做到了,并且还成功。在魏灭蜀一战中,邓艾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即使说钟会兵多,可他在剑阁关上就和姜维相持了几个月,若不是邓艾兵出险招,恐怕蜀国没有那么容易灭亡。

那么话说回来了,姜维只要在阴平驻守几百兵马,那么邓艾的几万兵马就毫无用处,不仅如此,而且还会走向死路。因为邓艾毕竟是偷渡,失去了这个意义,那么灭蜀就难上加难了。


青史回声


假如王平,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魏延,法正,刘备,诸葛亮 ,廖化,孟达,孟获,廖立,向宠 ,马谡,周仓,傅彤,李严,庞统,刘封 ,高翔,霍峻带白髦兵和无当飞军九百九十人,修好了工事高垒深沟,用诸葛连弩射毒箭,发飞石可以阻挡邓艾,待后续姜维大军前来可以击败邓艾。


沉沉相殷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面有这么一个情节:邓艾偷渡阴平小道,引兵前进的过程中,在一处险要之地发现一个大空寨,左右人告曰:“闻武侯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曾经派遣了一千名士兵守此险隘,后来被蜀主刘禅所废弃。”

读过这个故事的人因此会感到十分的遗憾,如果当时蜀军能够在这里布防,邓艾偷袭成都上计划就可能失败,蜀国也就不会灭亡了。但是在我们如今假设蜀军部署了兵力进行防御,猜测其是否能够抵挡住邓艾。

阴平小道当时是十分艰险的通道,当地山高谷深是一个七百里的无人区,邓艾的军队经过千难万险才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史书虽然那样记载邓艾到底带领了多少士兵,但是这些士兵肯定都是精锐,能够以一当十。

历史上蜀国驻守江由的守将是马邈,江由在地理位置上看也是一个险要之地。如果蜀汉事先派兵驻守,那很大可能是会调动马邈这支在江由的军队去驻守。但问题就是马邈这个历史上一见到邓艾军队就投降的怂包,即便有再好的防御地点,以他的能力来看还是会选择投降的。

即便马邈不投降,选择坚守阵地,这里蜀军的战斗力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时蜀国的精锐部队都在剑门关与钟会的魏军主力对阵,蜀国后方有战斗力的部队也在廖化、张翼和董厥的带领下支援姜维。绵竹之战中,蜀汉拼凑出来的军队被邓艾三下五除二就打败了,马邈这支更加次要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马邈的军队即便是打了,也已经挽救不了危局了,更别说什么全歼邓艾的军队了,主动投降应该就是马邈当时最好的选择了。


浮沉的历史


阴平古道假如有几百将士设防崖口的话也是不可能歼灭邓艾的几万军团的。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以说邓艾偷渡阴平的时候若是有蜀军设防,那么邓艾偷渡就会难上加难了。但是阴平并没有蜀国的守军,因为阴平这条路几乎是不能行人的,所以蜀国想不到有人会从阴平过;其次就是蜀国军队紧缺,而且粮草也不充足,他们就更不会在这种地方设防了。

假设蜀国派几百士兵在崖口设防的话,那么蜀国也不可能抵挡邓艾的几万大军的。

首先就是邓艾是一代名将,诸葛瞻三万大军尚且被邓艾打的一塌糊涂,仅仅几百士兵自然更不是邓艾的对手了。若是几百蜀军占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可能魏国发挥不出来人数优势,但抵挡不了魏军不但的进攻,几百人总会被杀败的,因为实力太悬殊了。

其次就是蜀国灭亡已经是人心所向,很多蜀国人巴不得蜀国尽快灭亡呢,所以即便是有蜀军镇守崖口,当碰到魏军进攻的时候他们也很难拼命抵挡的。再说此时蜀国的主要军队都掌握在姜维手中,杂牌军碰到精锐部队自然会心生胆怯。



最后就是即便这个地方有几百个蜀军镇守崖口,那么他们肯定是长时间没有仗可打,他们必定疏于训练,更是料不到有人会走阴平。若是他们见到魏军突然出现在眼前必定会吓坏的。而魏军已经是视死如归,胜负可判。

蜀军只有一个地理优势,其余的皆不如邓艾大军,所以几百蜀军没有什么胜算!


唐朝的长老


应该可以 邓艾偷袭本身就是险招 跟邓艾一起伐蜀的钟会对这么做一开始就不看好 钟会本身军事才华还是非常出色的 司马师评价钟会是吾之子房也 把他当成张良一样的人物 钟会的看法不可能是没有道理的 诸葛瞻自己也后悔没有进据险要 这样看来当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打败邓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