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區:社區黨員夫妻並肩作戰抗“疫”一線

紅網時刻2月20日訊(通訊員 歐陽希 馬超怡 曹志芳)“張姐,麻煩您配合測量一下體溫。”在北湖區下湄橋街道金橋社區大隊部小區值守點,包永發拿著額溫槍熟練地對小區進出居民進行體溫檢測,一旁的妻子陳玲俐對檢測結果進行登記。每天早上8點,他們準時到崗開始一天的防疫工作。

北湖区:社区党员夫妻并肩作战抗“疫”一线

包永發夫妻倆在小區值守點對進出居民進行體溫檢測。

包永發,今年57歲,是一名退役軍人,妻子陳玲俐是居民們口中的“小區管家”,他倆所住的大隊部小區屬於無物業管理小區。平日裡他倆就熱心社區事務,義務巡邏、清掃衛生、關愛鄰里......處處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在得知此次疫情防控工作量大,社區人手緊缺,需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後,包永發夫婦主動請纓,第一時間加入到戰“疫”隊伍中。

北湖区:社区党员夫妻并肩作战抗“疫”一线

陳玲俐看望照顧小區80多歲的陳姨。

小區80多歲的陳姨,因兒子腦溢血癱瘓在醫院治療,需要時常去醫院看望。疫情爆發後,因不能出門,陳姨很是著急。陳玲俐瞭解情況後擔心陳姨一個人在家心情沒法得到疏導,生活受到影響,便與丈夫商量,除了忙碌抗“疫”工作外,定期到陳姨家做飯,陪她聊天,及時告知她在醫院治療的兒子的情況,讓她寬心。經過陳伶俐夫婦的關心,陳姨的心情明顯好多了。

北湖区:社区党员夫妻并肩作战抗“疫”一线

包永發對小區樓棟進行殺毒。

金橋社區老舊小區多,消殺任務重,要揹著40多斤的消毒設備來回穿梭於小區樓棟之間,社區僅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根本忙不過來。包永發便主動提出承擔了兩個小區60多棟房子的消殺任務。從一層到頂層、從房前到屋後,往往一個單元結束已是滿頭大汗。每天這項工作要進行兩次,有時累得手都抬不起來。但包永發總是笑著說:“這都是小事,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王姐,現在疫情嚴重,儘量待在家裡,不要走親訪友。”“曹叔、李叔,出門要戴口罩,不要扎堆聊天,趕緊回去。”因大隊部小區居住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防護意識較弱,包永發夫妻倆便想著法子加強防控宣傳。從自家搬出音箱在小區流動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每家每戶發放宣傳單、告知書,遇上居民不在家就反覆登門,對疫情政策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就耐心講道理做工作。他倆還自費購買了艾灸條和中成藥發給小區居民。在包永發夫妻倆的帶動下,越來越多地黨員志願者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小區也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志願者們巡查宣傳、院落消殺、輪流值守,全力參與,共織“防護網”,共守“自家門”,共護“自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