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患白血病 立志病好了要当救死扶伤的医生


16岁的廖世晨在河北的医院附近出租屋里经常对妈妈说一句话:“妈妈,等病好了我要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将来做一名医生,救助别人,医生真的太伟大了。” 图为在出租屋里养病的廖世晨。

家住江西吉安市新干县洞口村的廖世晨2003年出生,命运总在作弄他。他一出生就发现肛门堵塞,随即做了肛门切开手术,当时每天要用手指扩张以免重新长合,每天疼痛得撕心裂肺。妈妈想着这孩子大难过后必有后福,谁知去年12月24日,世晨突发高烧不退,伴随流鼻血症状,最终在南昌的医院做骨髓穿刺被确诊为急性淋巴B型白血病。图为在出租屋养病的廖世晨,每天要吃各种治疗药。

今年3月20日,在病友的介绍下,家人带着廖世晨来到河北一家专业治疗白血病的医院进行治疗。经检查,因白血病产生常见并发症-脑白,需要吃靶向药物治疗,一盒药就要3万多,需要长期服用。为了给孩子筹医药费,家里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图为妈妈在出租屋里照顾廖世晨午休。


廖世晨的爸爸四年前贷款10万在村子里开了一个养猪场,养了200头猪,本可以正常保证家庭的开支,去年猪瘟,活猪全部被屠宰处理,亏了20多万。不巧又碰上孩子突然得了白血病,家里不得不到处借款为孩子治病。图为妈妈邓建英手机里存的向亲戚朋友借款的明细单。

家人东拼西凑地借了90万,今年六月,爸爸廖爱斌作为供者,为孩子廖世晨做了骨髓移植手术。一家人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干净的出租屋为孩子养病,一月需要2500元房租。一周要去医院四趟,每月要大查一次。图为妈妈在查看长期化疗后孩子身上出现的症状。

廖世晨在出租屋里养病,每天要带着插管生活,隔几天需要进行更换。图为妈妈在检查孩子手臂上带着的插管。

为了让房间里干净卫生,妈妈每天要为房间打扫卫生和消毒,防止孩子细菌感染。

每天廖世晨需要使用2个防菌口罩,5元一个,口罩的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开销。

为了给孩子治病筹钱,爸爸廖爱斌在河北燕郊找了一份送餐的工作,减少一些生活开支的压力,因为路不熟悉,第一个月只赚了2500元工资,第二个月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赚到了不到4000元。图为最近北方最冷的一天下午2点,廖爱斌没有戴手套开着电动车送餐,午饭还没有时间回家去吃。

70岁廖世晨的爷爷和68岁的奶奶为了给孩子筹钱治病,在老家的林场里做临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早出晚归,不管是刮风下雨。廖世晨86岁的外婆把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卖了2000元,筹钱给孩子治病。图为在林场做临工的廖世晨的爷爷奶奶。


看着孩子移植后状态越来愈好,妈妈邓建英脸上也露出了笑脸。可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前后花了130万的费用,新农合报了6万。移植后孩子出现血项排和肝排、皮排,需要一年的抗排异治疗。每月需3万元的检查费和自费药费用支出,生活费和房租费一月需要7千元,目前还需要70万的费用。

如果你想献出一份爱心,可以复制链接(https://www.shuidigongyi.com/gongyi/redirect?infoNum=PF353917491908493312&=&source=CXhcNXmdMGKmyEHeyFY1572018004248&forwardFrom=undefined&sharedv=1001&userSourceId=yPzKVO0sCjKw8rh7L0in8w&shareId=br6fWi3ykW2saCJfiwk1574651681505)在浏览器中打开,完成捐助。也可以扫描后面下一页的二维码进行捐款,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

直接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扫码,可将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大病救助工程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9-010-919。


关于“感光计划”: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公益摄影师,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础上,将通过自己的头条号持续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