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记:方舱医院患者的“小心愿”,我想看看你的脸

一场突如其来的小雪白透了整个武汉三镇,却没有打断我继续进舱工作的决心。我唯一担心的,是方舱医院内的患者是否会因为这骤然降温而外感,影响他们回家的日子。

2月18日,我上白班。进舱后,看到次序井然的病区,我终于放心,这里的温度要比室外高很多,而且每张病床都配有电热毯。

今天查房,我发现多了一些新面孔,少了几张熟悉的脸。

张奶奶是2月5日建舱以后入住的第一批病人,她住院12天。腊月二十九那天,她开始发病,由社区医院转诊到指定酒店开始隔离,现在已经连续3天没有发热了。张奶奶第一次核酸复查结果已经转阴,正等待第二次复核结果。

张奶奶说,算起来她离家也快一个月了,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伴一个人在家,正期盼她早日回家团圆。

张奶奶和我说,她有一个小小的心愿,相处十来天,她却只记住了我的眼睛,出院之前,她想看看我长什么样子。

遗憾的是,疫情结束之前,张奶奶的小心愿恐怕我都没法为她实现了。张奶奶跟我说,看你们年纪不大,整天不吃不喝的,还要护理这么多病号,太能干了。这不是一般年轻姑娘做得到的,要是我有你们这样一个女儿就幸福啦。我出院以后一定会想你们的!

身披隔离衣的我心里暖阳阳的,工作得到张奶奶的认可,让病区少了一份焦虑而多了一份期待,让患者早日回家与亲人团聚,这,就是我的初心。

还有一位患者,就是和我同龄的小麦,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这让备孕好久都没成功的我好生羡慕。因为疫情,小麦一家四口分落在三地。老公被安排在酒店继续隔离,两个孩子被提前送到外婆家居家隔离。

今天是小麦到方舱医院隔离集中医治的第八天,她跟我讲起当初在隔离的酒店被确诊时的担心和害怕,尤其是因为她还有上幼儿园的两个孩子。幸运的是,到了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以后,她得到了专业医护的救治和及时的心理辅导。病友之间的交流鼓励,她发热咳嗽症状的一天天好转,她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小麦希望,她能早日通过医学核酸复查,早点回家。

方舱医院就是这样一所特殊时期的特殊医院。这里,用隔离守护着舱外群众的健康,也用隔离给舱内的患者最大的保护。

而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身披隔离战袍,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与患者的爱!


文/赵生银:骨伤科二病区的主管护师,第二批云南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