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一直就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稱的棲霞山,早在清代的時候就被列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甚至還有“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譽。“棲霞”這兩個字剛開始並不是這座山的名字。據說,在古代的時候,這座山上盛產野參、當歸和首烏等中草藥,因為這些中草藥都有滋養攝生之效,所以這座山被稱為“攝山”。儘管有很多養生的中草藥,但是攝山並沒有因此變得特別有名。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到了南朝的時候,有人在這座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因為寺廟的名字是“棲霞寺”,於是攝山也因為這座寺廟開始變得有名起來,就改名叫“棲霞山”,並且逐漸成為了我國的佛教聖地。而棲霞山可不僅只是佛教聖地,還是個要有文化有文化,要美景有美景的地方。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棲霞山古蹟遍佈,有歷史古蹟遺址80多處,薈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和茶文化等多種文化。還有,那座號稱佛學“三論宗”祖庭的千年古剎——古棲霞寺就坐落在棲霞山西麓。在唯一的南宋石窟千佛巖中,還能欣賞到南宋時期500多尊形態各異的佛像。歷史上曾有十四位皇帝登臨棲霞山,其中清朝的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五次都在棲霞山小住。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自明代以來,就有“春牛首、秋棲霞”之說。春天的時候,要去牛首山踏青,而秋天則要到棲霞山看楓葉。“棲霞丹楓”是棲霞山吸引遊人的主要景觀,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因為棲霞山的楓葉種類很多,每到深秋,山中漫山紅遍,猶如晚霞棲落,實在是太壯觀了。除此之外,棲霞山的地學內涵也極為豐富,古生物化石眾多,是許多地學名稱的命名地,被專家稱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和“地學教科書”。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有南國雲岡之譽的千佛巖是南朝時期開鑿的石窟,因為石窟內的佛像很多所以被稱為千佛巖。關於千佛巖的佛像還有一個故事,根據棲霞寺碑的記載,當年曾經有一位南朝的高僧隱居在棲霞山,這位高僧晚上在做夢的時候,夢到棲霞山山野間有如來放光,於是在高僧醒來之後就發誓,一定要為佛像建造一個石窟,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直到高僧圓寂也沒有實現這個願望。之後這位高僧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志願,於是在西峰的兩壁上捐造了無量壽佛和觀音等佛像。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相傳在佛像雕刻好以後居然在佛龕頂上放出巨大的光環,於是聽到這個消息的貴族子弟們紛紛開始自掏腰包在石壁上鑿雕佛像,到後來佛像的數量增加到了515尊,之後各個朝代也都在這裡陸陸續續地進行了開鑿,經過樑代的裝飾後這些佛像更顯得是煥然一新。在這千佛巖中最大的佛像就是無量壽佛,左右是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這三尊佛像被稱為西方三聖。在千佛巖最後一個石窟中還有一個手持鐵錘和鐵錐的施工雕像,這是佛像的開鑿者把自己的形象也鑿入佛龕當中。千佛巖峻美壯觀的佛像,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非常有藝術和研究價值。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作為長江以南最古老的石塔之一,舍利塔是隋代的時候建立的,當年隋文帝命令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壽舍利塔,而這裡的舍利塔就是其中的一座,這座舍利塔堪稱中國佛塔藝術的精品之作。這座舍利塔開創密簷塔逐漸華麗的先河,這座舍利塔雖然不大但是每個塔簷都是由整塊石材刻成的。簷下並沒有雕斗拱,整體懸橫包括敦實的塔廈都很得體,雖然大體仍然是模仿木結構的造型,但並沒有失掉石材的本性和小塔應該具有的婀娜風姿。所以這座舍利塔的藝術價值是很高的。這座舍利塔雖然經歷了千年風雨但是仍然屹立,成為金陵佛氣極盛的見證。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棲霞寺,因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聲名顯赫,它和山東長清靈巖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當陽玉泉寺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叢林。作為中國佛教三論宗的祖庭之一,棲霞寺雖然歷經戰火但是很多藝術瑰寶都被保存了下來。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這裡是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

棲霞山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春秋兩季,春天踏青,秋天看楓葉,棲霞山為中國四大賞楓勝地之一。在秋季賞楓旺季的時候景點門票會略有上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