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秋冬季节,钓鱼应该使用什么味型的饵料更加理想?

老飘集团


季节是影响我们钓鱼人使用饵料味型的因素之一,不是唯一。所以,对于饵料的使用,单季节这一项,只能说有一个一般的规律,但不能说只要到了秋冬季我就要用这个味型的饵,毕竟实钓的时候,饵料的运用,还是要结合具体的水情、鱼情。

季节的更替之所以会影响饵料的使用,当然还是因为自然规律,鱼生活在自然水域里,钓鱼人要去遵循这个规律,或说利用这个规律。

首先,秋冬季节气温降低,且越来越低,水里的鱼在冬季需要补充大量的能量,气温低的时候,更趋爱动物蛋白,没办法,这些东西营养啊,所含能量高啊。很多时候,自然界中的动物们比人类更能敏感的觉察环境的变化(就像地震来了一样),只要气温变动一点,它们的食性可能就会改变。所以钓鱼人口中就常说,气温高用素饵,气温低用荤饵。那么我们在饵料中就要多加些荤腥的味型,如虾粉、蚕蛹、骨粉、红虫粉(液)、螺肉类,以更能刺激鱼类的进食欲望。

第二个自然规律,秋节是成熟的季节,很多种粮食、水果都成熟了,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这些成熟的植物自然的过程是腐败、发酵、降解,甚至最后有一个走向酒味的过程,所以,深秋季节,这些发酵类的味型以及酒味,在某些水域也是效果非常好用的。

文头说到了,这是一般规律,钓鱼人用饵要灵活,不可生搬硬套。具体的水情鱼情,需要有具体的调整,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试验,就是在极冷的北方地方,河面凿冰冰钓的地方,用蒸熟的土豆从冰洞口刮成屑子撒下去,不一会儿,也聚来很多的鱼。再比如,虽然气温很低,但是水域里杂鱼特别多,那在饵料中加不加腥,加多少腥就要适当权衡了。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说明,再怎么腥的饵,不能完全代替活饵。就像我们在江里钓鳊鱼,同一个钓点,甚至同一套线组上双钩,分别挂商品饵与活虾,不出意外,活虾上鱼效率会更高而且个头会偏大。黑坑里的红虫肉夹馍也是这个道理。


江钓人狂龙


一饵料的搭配

基础饵(50%)+主攻饵(30%)+状态饵(20%)+添加剂(适量)

主攻饵: 是在基础饵的基础上,增加某种鱼更喜欢的饵料。腥味饵、香味饵。腥味饵料是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一些动物蛋白或者植物蛋白,主要成分是骨粉、鱼粉、虾粉、蚕蛹粉等等。而香味饵料是在基础饵料中添加复合型香味剂,用这些添加到基础饵料中以弥补其的不足。 主攻饵主要在于味型,目的在于更加诱鱼,夏季可以用香,冬季可以用腥。

状态饵:调整饵料的软硬、粘散状态 主要有两种 拉丝粉拉丝粉 (拉饵用) 和麦麸、雪花粉、糠类物质等(搓饵)特注,但拉丝粉有粗细之分,钓小鱼拉小饵,应用细拉丝粉。

添加剂:又被叫做小药,气味从荤到素、从水果到粮食,从浓郁到清新无所不有,这种添加剂主要起到诱鱼的效果,因为气味在水中的穿透力极强,传播的速度也极快,能很快诱鱼进窝。


二 淡水常见不同鱼类的喜好

鲫鱼:荤素通吃,不挑食。荤饵方面有红虫、蚯蚓等。素饵方面有玉米等。欢 白色,黄色,红色!

鲤鱼: 主要在水底寻食喜欢深褐色或者咖啡色! 尤喜欢甜的饵料薯香 喜欢香甜味型,嫩玉米、土豆、小麦等

草鱼:杂食性鱼 素饵和荤饵都能吃 尤其喜欢吃叶子、草类植物,譬如玉米叶子、竹叶等 喜欢绿色

鲢鳙:以水中浮游生物和植物为食 嗅觉十分发达,重口味鱼种,尤喜欢酸臭!


三 主攻饵的类别

主要味型就是腥味(添加有动物蛋白,一般红色)

腥型: 动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香型:植物蛋白为主—纯谷物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腥香型: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 比较适合3月4月11月

香腥型: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辅—调整状态找对象鱼的适口性(比较合适5月、10月)

一般而言:冬春主腥味,秋主香味,夏主偏淡味


四 饵料综合搭配

腥味和香味又分成多种,什么谷物香,草莓香,奶香等等等(本味,主要是植物蛋白,一般黄色),配比基本就是腥香比例的变化

温度低加腥、小鱼喜腥、北方鱼喜腥以及静水鱼喜腥,反之加香,也就是增加香味(本味)的比例。

疯钓鲫有三种 腥香、浓腥,以及本味,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鱼情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


江苏鱼小鱼


随着季节的更替,进入秋冬季节。天气的变化势必会影响鱼口的变化。因为鱼儿属于变温动物,有猫冬的习惯。在秋季,尤其是在初秋和仲秋时分。虽然温度有所下降,但基本上不影响鱼口。相对而言,鱼情在这个时间段相对活跃,摄食积极,对饵料的需求很是旺盛。鱼儿为了积攒体能,疯狂摄食,为越冬做准备。在饵料的味型方面,跟夏季饵料差别不是蛮大,依旧是以香腥为主。由于各地的水情(水深、水质,水温)鱼情及当天天气,气压等会有不同,饵料味方面也应稍作调整。毕竟,对应当前鱼口是关键。

进入晚秋时节,气温大幅下降,即将进入寒冷的冬天。水温也变得很低,鱼儿为了调节身体体表温度同水温相适应。前往深水区进行蜇伏,在天气骤然下峰的晚秋和寒冷的冬季。鱼儿活性差,摄食欲望低下,不爱游动。

针对冬季鱼而活性不足,鱼口较差。我们要根据鱼口的变化和钓点的水情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定饵策略,加以应对。冬季垂钓,用饵原则,以鲜活的虫儿为首选,不接受反驳。这是因为虫饵含很高的动物蛋白,对越冬鱼儿,无异于大餐,当鲜活的虫儿在水里自然蠕动翻滚,能够很好的激发鱼儿的摄食欲望,增强鱼口。

冬季用饵,在饵料味型方面,我大多都采用以腥香为主的方法,刺激鱼口。将富含高动物蛋白的成分饵料和红虫蚯蚓拉、虾拉与轻麸系列合理搭配,以强化鱼口;冬季钓鱼用饵,唯腥不破!各位钓友,可有同感?


鱼不开口咋整


现在是秋季,这个季节我们钓鱼一般会选择腥饵比较多一点,因为现在天气没夏天那么热了,天气也慢慢开始凉快了,秋风也刮起来了,鱼的口味也慢慢在改变了,那我们想要钓得更多的鱼获,也要适时根据季节来改变了,那我们秋天钓鲫鱼用什么饵料来钓呢?其实可以用下面的鱼饵试试:

第一:用商品饵,我们钓鲫鱼可以选择腥味版的鱼饵,比如选择腥味的蓝鲫,还有腥味的九一八或者腥味版的速攻,这几款鱼饵钓鲫鱼是相当不错的,搭配的话也没太多讲究,可以单款开饵也行,也可以混搭,钓的话可以选择拉饵,搓饵都可以,就看个人喜欢咯。

第二:用蚯蚓钓鲫鱼也是相当不错的,蚯蚓可以选择去渔具店那买,一小碗装的也就三到五元这样吧,价格还是相当合理的,一次蚯蚓用不完还可以拿回家养着,下次钓鱼还可以用,所以蚯蚓还是不错的,大家也可以试试。

第三:用红虫钓鲫鱼也是相当不错的,但红虫挂钩就是麻烦一点,而且还要使用红虫夹子夹红虫上钩,不要直接用手抓着上饵,用手的话要戴手套,听说红虫危害蛮大的,很多商品饵都添加了红虫粉。

第四:可以使用面包虫或屎湖虫,钓鲫鱼也是蛮不错的,鲫鱼也非常爱吃,小时候我们钓鱼除了挖蚯蚓就是去公厕那里抓虫子去钓鱼,虫子上钩时我们是直接用手抓着挂,那时候自己家穷买不起饵料,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每次去钓鱼都会有不少收获,所以还是值得推荐给大家的,现在估计也很难找到那些虫子了,也不敢直接用手抓了,毕竟想想还是有点,大家懂的。

各位友友,如果大家想钓鲫鱼而又不知道用什么饵钓的话,可以选择以上几种饵料,本人亲身实验过才敢推荐给大家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南北气温差异大,选择饵料也要看实际情况而定哦)

最后祝大家钓鱼多多,鱼获多多,开心多多。




钓鱼飞飞


四季不同,水清不同,造成鱼进食的习惯不同,从广义上将,秋冬季节意味着水温在逐步降低,藻类大量的死亡,由肥水向瘦水进行转换。那么在钓鱼时如何调整饵料才会收获好呢?

要先了解瘦水如何使用饵料

水瘦意味着水温低,那么鱼的活动量就会减少,当低到一定程度后,很多鱼种就停止了摄食开始猫冬。但很多地区冬天没有那么冷,尤其是鲫鱼鲤鱼还会进行觅食。那么就要针对瘦水进行饵料改变。

要想在这种水域钓好鱼,高刺激型饵料是很有效果的,经常看我文章的粉丝知道,我是不提倡腥味剂为主的饵料的,但除了瘦水。因为这类香精在瘦水中的高刺激是比较对路的,所以秋冬季节反而使用一些大腥的饵料效果好。但注意要配合一定比例的香和酸,尤其是酸会很好的和腥结合。

温度越低,需要的刺激越高,甚至使用活饵

这里要说明一个前提,所说的温度指的是水温,不要用气温来思考钓鱼。当水温越来越低,鱼类对动物性蛋白需求就越高,也就是到冬天使用活饵,诸如红虫、蚯蚓效果会比面饵更有效的原因。

在使用这样的活饵时要注意打窝,活饵是没有雾化诱鱼的能力的,要借助窝料先诱鱼,没有鱼一切都是空谈。在常见的底窝里面加入一些虾粉或者蓝鲫之类的腥味剂饵料,在瘦水的季节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然后鱼钩挂红虫之类的垂钓,往往收获不错。


综上所述,秋冬季节的饵料大致方向就是腥和活饵,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觉得说的不错就点个关注呗,一起交流钓鱼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