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祕密武器

說起世界上最大的齧齒類動物,你知道是哪一種嗎?答案就是水豚,雖然和海豚的名字有些相似,但外形可不一樣,水豚是一種半水棲的食草類動物,身上長著粗而稀疏的毛髮,體背呈黃棕色等多種顏色,腹部黃褐色,頭大頸短,耳小圓潤,整體看上去有點像豚鼠的超大版。平時喜歡攝食植物,性格比較溫順,動作遲緩,但一旦遇到危險能夠快速逃入水中,其天敵為美洲豹和鱷魚。

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秘密武器

原本分佈於南美洲,但後來引進美國佛羅里達州以及其餘熱帶地區,水豚是一種具有社會性行為的動物,其以家族集群式生活,一群大約有10-30只,生活在水邊,不喜歡挖洞穴,原本是白天覓食,但後來因為人類的捕獵,而改為夜間覓食。水豚身上的毛髮和肉質很受委內瑞拉人喜愛,早在18世紀的時候,人類就開始捕獵水豚,但在20世紀中葉,這種行為差點讓野生水豚滅絕,好在後來,通過人工養殖以及限制捕獵的原因,水豚的數量才慢慢上升。從目前來看,水豚的種群數量相對穩定,因此,暫時沒有生存危機,但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仍被列為低危等級中。

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秘密武器

從以上的資料來看,可以發現水豚和其餘的齧齒類動物不同,這種動物的性格相對溫順,同類間很少相爭,在面對其餘動物的時候更是很少搏鬥,都是選擇躲避求生。對此,這種動物應該在野外生活得很狼狽才對,但實際上,水豚和其餘動物相處的很和睦,除了人類過去常捕獵它們以外,其餘動物捕獵它們的次數非常少,而它們之所以會那麼容易陷入瀕危,其原因,也是因為水豚本身難以養活。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水豚成為其餘動物的寵兒呢?

在水豚生活的區域中,有鱷魚、也有美洲豹等動物存在,這些動物獵殺其餘植食性動物可是不會心軟,但有生物學家發現,即使是鱷魚,在面對水豚的時候,也沒有痛下殺手,一開始,生物學家以為是水豚的反應快,從而讓鱷魚沒有得手,但後來,水豚在一群鱷魚聚集的區域內,也安然無事,這種情況讓生物學家感到費解。

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秘密武器

經過相關研究後,生物學家提出一個假設,或許是因為水豚的身上有一些“東西”有利於鱷魚,所以,鱷魚沒有獵殺水豚,那麼這種“東西”究竟是什麼呢?根據生物學家的解釋,這種東西就是水豚的糞便,在他們的研究下,水豚的糞便就有很高的蛋白質,這對於其餘動物來說,可是一種有益身體的食物,因此,一些瞭解情況的鱷魚可能會為了水豚的糞便,而放棄獵殺水豚,而除了鱷魚以外,其餘動物可能也是知道這種好處,所以都經常會呆在水豚的旁邊,從而等待“美食”的降臨。

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秘密武器

其實,動物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愚笨,在它們的認知裡,什麼東西對自己有營養、有價值,可能動物們心裡非常清楚,就拿鱷魚和牙籤鳥來說,就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係,而鱷魚之所以沒有捕食近在眼前的水豚,可能也是這個心理,畢竟,將它們都獵殺的話,可能就無法吃到高營養的水豚糞便,這也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水豚是大自然的交際花?連鱷魚也不忍下手,原來是有件秘密武器

當然,這種情況也並不是很多,畢竟,當鱷魚和美洲豹等肉食類動物正處於飢餓的階段,那麼,相信鱷魚和美洲豹是不會放過水豚的,畢竟到嘴的肉不吃,就不是動物的本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