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浙江天台是一个小县城,每年有大量的人外出经商。湖北,特别是武汉,是一个重要的集聚区。

这个春节,面对大量的湖北返乡人员,如何防疫?成为天台的一道难题。

对于天台县人民医院,这家县城里最好的医院来说,更是一场考验。

“一定要早!早点动起来,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该院党委书记王军伟是传染病专家,他这样表示。目前,天台的确诊病例为8例。

“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基层做摸排、总院负责救治,一场依靠县域医共体的作用,整个县城打响了这场“阻击战”。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隔离病房内,护士安装吸氧装置

几个小时,腾出一幢隔离楼

1月21日清晨,天台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昕昳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路小跑到了感染科病房。

他看到“人传人”的消息后,就判断“这个病很严重”。

“陈主任,‘新冠肺炎’会人传人,马上就要过年了,天台人在湖北、在武汉经商务工人员很多,我们需要立即做好应急准备!现在把你们所在的病房整幢楼都腾出来,作为隔离病房!”陈昕昳这样告诉感染科主任陈英俊。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紧急搬迁感染科病区

这天,感染科的住院病房里住了50多个患者。

“赶紧搬!”

主任和护士马上下病房做解释。医院出动了60名工作人员,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了一个病区的整体搬迁。腾空整幢公共卫生楼作为隔离病房。

“当时全国的氛围还不是特别紧张,但凭直觉我觉得这是一场硬仗,我虽然已经在准备了,但没想到‘战争’来得这么快!”陈昕昳说。

隔离病区还在整装,病人就来了

病人很快就来了。

“有个武汉回来的人发热了……”

隔离病区还未全部整装好,发热门诊的医生就直报,从武汉回来的天台人奚某因发热、咳嗽来院就诊,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合流行病学史,高度怀疑是“新冠肺炎”,感染科主任陈英俊已经为患者采集了咽拭子送疾控做核酸检测。

1月23日,天台确诊1例,1月25日又确诊1例……随后几天,隔离病房内收治可疑患者不断增加,最多一天收治了22个。

“传染病的管理,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当时的原则就是应收就收,经过院内专家组会诊后,每个可疑病人全部单间隔离收治!”。医院党委书记王军伟是传染病学的主任医师、急诊医学主任医师。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紧急准备医学观察的备用病房

他介绍说,天台县人民医院对“新冠肺炎”的收治,可谓下了“血本”,按照传染病集中收治原则,医院腾出公共卫生楼作为隔离病房;将EICU的病人全部转入ICU病房,腾出EICU作为发热、可疑的危重病人集中收治区域;将整幢专家公寓楼作为医学观察的备用病房启用,开放床位96张……

县城里一度有这样的声音,“动静是不是搞太大了”,“隔离的人是不是太多了”。

“作为医生来说,我们肯定是要尊重科学。”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一听来买药的说普通话,警报就拉响

当天台县人民医院正在忙着腾出病房的时候,1月21日上午,在武汉市武昌区开小餐馆的姚先生带着妻子孩子坐动车到杭州,随后弟弟又开车将他们接回天台。

1月23日,乡里干部得知他们从武汉返回,立即将信息反馈给天台县人民医院三州分院。

“听说姚先生从武汉回来,我们就马上安排了驻村医生上门测量体温,3次测量体温都有38度。”三州分院医生陈熹说,他们当即根据医共体内部协调通知要求,将“有武汉接触史、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村民”,通知总院,由总院安排救护车专车接送。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救护车转运病人

就这样,姚先生因“发热”被送到天台县人民医院,经肺部CT提示:“左肺下叶外围胸膜下散在磨玻璃影,左肺上叶小片状高密度影”,之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显示阳性。

新天台人申某祖籍是湖北,正月初二上午到天台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城关分院购买高血压的降压药,接诊的陈医生一听他说普通话,流行病学的“警报”就拉响了,当了解到他1月中旬曾去过湖北的丈母娘家时,虽然当时无任何症状,但医生还是为其测了体温,并登记,一再要求其居家观察,并联系申某所在的驻村医生、社区,每天了解他的身体情况。

“第三天,当驻村医生发现申某喉咙痛时就马上让他到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后来又是我们天台的一个确诊病例。”天台县人民医院城关分院的梁医生介绍说。

总院和基层院命运相系,医共体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天台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建立,天台县人民医院成为总院,下辖15家分院,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医共体发挥了“县—乡—村”医疗资源统筹配置的作用。

“总院和基层卫生院在这场战役中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天台县人民医院院长陈昕昳说。

各基层分院防护物资不足,总院补充;人员不够,总院关闭两个病区,每天派出不少于30人的医务人员到基层分院、各个卡点、隔离点等一线支持;标准防护不到位,总院派出指导组,马不停蹄得到各分院现场帮助,防护服如何穿脱、环境消杀、医疗废物处理,只要分院有薄弱点,总院调动一切人力、物力予以解决;防护与疾病识别能力不强,总院利用钉钉组织了不下13场的网络直播培训……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标准防护培训

“村—乡—县”发热病人、可疑病例就诊流程完全畅通。医共体基层卫生院、驻村医生发挥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直接进村入户摸排,如果有武汉接触史的发热病人,总院安排120直接接送,尽可能减少其它接触;有疫区接触史但无症状的村民,驻村医生一天两个电话与其保持联系,随时观察。

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

陈昕昳院长到洪畴分院落实工作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基层做摸排、总院负责救治,我们一定要一起守住这道防线,打好这场‘人民战争’!虽然截止到2月17日,我们天台已经连续11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但是我们还是不能有丝毫懈怠。”院长陈昕昳说。

从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每天走过的步伐超过2万步,每天接打电话一两百个。

他说,在这场战役中,县域内医共体内人员、物资、技术支撑的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真正实现了第一时间摸排可疑病人、第一时间对所有可疑患者隔离诊断,用医者的担当和责任在守护了百姓的健康。

(原标题:《几小时腾空一栋楼作为隔离病房……一家县级医院这样筑起“战疫”防线》原作者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俞建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