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戰士高達中的牛高型號是?

黃少剛


你的問題由我來守護

想要了解牛高達?那就由小編來為你一一解答。

牛高達的型號

牛高達的型號是RX-93-ν Gundam。好多人會把v和牛高達型號中的ν搞混。牛高達型號中的ν是不是英文字母,而是第十三個希臘字母,發音近似“牛”(niu)。大家仔細翻看在該系列高達動漫中的阿姆羅對牛高達的稱呼發音就知道了。可能是由於音近,大家為了方便,逐漸地,就會以“牛高達”去稱呼RX-93-ν Gundam。

而實際上高達系列中的V高達是存在的,它的全稱是Victory Gundam,中文意思是勝利高達,型號是LM312V04。所以好多人在搜索牛高達的時候,搞不清楚v和ν的區別的話,就會搜索到不少關於勝利高達的資料,甚至會弄混兩臺高達。

牛高達的起源

牛高達的機如其名的,一個字:“牛”!為什麼這樣子說?

首先,牛高達的設計師和駕駛員均是連親生爸爸也從來沒有打過他的聯邦皇牌機師阿姆羅!

然後,為了發揮阿姆羅的全部實力,在阿納海姆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夏亞的有意配合下,基於阿姆羅的戰鬥經驗和作戰習慣,融入多項尖端技術,包括精神力框架技術、浮游炮等等,牛高達終於正式被生產出來。


我不僅牛,我的試作機也牛!

牛高達在未正式被製造出來的時候,曾經有個牛高達試作機被製作出來用於精神力框架的測試。它就是《機動戰士高達NT》裡的主角機NARRATIVE高達。該高達在《機動戰士高達NT》中的表現也相當出眾,戰鬥力十分強勁!連試作機也這麼厲害,牛高達的牛可想而知。

連小行星我也接得住!

牛高達成功引入精神力框架,開啟了高達除了機械之外的奇幻能力,《逆襲的夏亞》中,阿姆羅拼上生命引發NT爆發,硬是把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逆推回宇宙,真的是“我瘋起來,全人類都怕”。從高達動漫時間線來看,牛高達這位老前輩,為日後《機動戰士高達UC》和《機動戰士高達NT》的“神棍”式表演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牛高達是非常成功的機體之一

牛高達真正開創了高達代表“無限可能性”的時代,為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機設、能力鋪墊了基礎。至此,不知道大家對於牛高達的理解是否又加深了呢?

我是漫話盒子,大家下次再見!

歡迎討論、關注和補充哦!!!


漫話盒子


RX-93 ν高達(英文名字:ν Gundam),這個問題只能回答的這麼短,再配張圖吧……


高達


這裡給你介紹牛高達的前世今生:


U.C.0090年3月21日,地球聯邦軍以取締反地球聯邦的暴力運動為目的,成立了獨立機動部隊隆德·貝爾(Londo Bell)。雖然同年5月的敗仗幾乎讓整個部隊被遣散,但是到了U.C.0092年12月22日,因為夏亞·阿茲納布(Char·Aznable)的新生新吉恩艦隊的活躍,聯邦政府高官約翰·鮑恩(Jhon·Bauer)勒令隆德貝爾(Londo Bell)為其對抗用部隊而重組。但是重組的同時,又因為高官們懼怕新MS隊隊長阿姆羅·利(Amuro·Ray)這個新類型人(New Type)會發生叛變行為,禁止供給Gundam Type的MS,作為補償,優先供應最新銳的量產機RGM-89 Jegan系。


隆德貝爾MS部隊隊長阿姆羅·利的座機只能勉強為MSZ-006 Zeta Gundam系MS的簡易量產型:RGZ-91 Re-GZ。雖然其性能不俗,但未能發揮駕駛員全力卻也是事實。作為對應,隆德貝爾行駛其獨立權力運用所得的資金,向月面都市馮布朗內的A.E.社下了訂單,而主設計師則為奧拓巴·莎朗(October·Saran),駕駛員阿姆羅提供開發建議。設計概念主要是迴歸機動步兵與NT用,考慮到之後也有量產化的可能性,除了較為特殊的裝備,剩餘的部件多數採用聯邦軍用最高精度的制式產品。也因為有這個考量,在向軍部正式遞交開發申請之後,新型機便得到了編號RX-93的批覆,並且得到了更多下發下來的開發資金。作為一年戰爭英雄的阿姆羅,其座機自必然要為Gundam Type的MS,而RX-93又作為A.E.公司旗下第11臺Gundam Type MS,被賦予ν之名。
為此,新型機的設計參考了歷年來眾多Gundam系MS的要素:少不了的雙目式立體取景器,頭冠前後主攝影機,雙V字天線以及帶三條散熱槽的主電腦罩。頭部火神炮不再使用老式的60mm無殼彈,其拋殼口設置在主散熱道上方。而機體的主要框體則必然採用了可動骨架技術,軀幹部分使用了部分Zeta系機體的零部件。得益於此,駕駛艙艙門採用帶間隙的區塊設計,且可以整個區塊開啟/關閉。這樣的設計能有效防禦實彈武器的直擊,必要時也能整個區塊以內藏的定向炸藥強制炸開,減少逃生艙不能脫出的風險。提到逃生艙,也就是駕駛艙,其採用了全天周觀瞄設計,線性座椅和控制組也升級成最新品。在採用球形操縱桿的同時,艙內也升級了安全保衛機制,在受到超過駕駛員標準服負荷的衝擊後,會從面板彈出安全氣囊以保護駕駛員。而駕駛艙內部也在交付之前安裝了生物感應器(Bio Senor),駕駛艙周邊則在不削弱強度的前提下,試驗性地安裝了精神感應框體(Psycho Frame)。揹包的設計也是基於Gundam系的左右平衡設計,使用每邊串列2發火箭引擎的佈局,每邊對應採用一條制式燃料棒。揹包左上為新兵器翼狀感應炮(Fin Funnel)的掛架/供能罐,右上則為特製光束軍刀的充能基座。而揹包中間的空心便是新設計280mm火箭炮的掛架。
然而雙臂及腿部則是非常標準的設計,基本採用軍用制式的模塊化掛架,同時也保留著充分的擴展空間,更有流言說其四肢上也同樣安裝了精神感應框體,以加快駕駛員對機體的操縱及機體的反饋,不過精神感應框體本身就列為最高級的機密事項,不能得到更多的資料。言歸正傳,受益於技術的發展,姿勢制動噴嘴及可大功率發動機也邁入了小型化的歷程,小腿上甚至能取消外掛式的引擎組件,因而機體的四肢都搭載了大量的制動噴嘴以增加AMBAC性能。裝甲的設計上也是極度從簡,方便快速更換。當然,四肢的骨架因為採用最高生產精度的軍用產品,維持著充足的耐用性同時也是留有足夠的掛點以擴展機體性能。
而RX-93的火力配置使用一槍一盾一火箭筒這樣的傳統配置。雖然是傳統,但是火力上的升級依然不容小藐。光束步槍的外觀看似簡單,實則擁有一門巡洋艦主炮的威力(出力達到3.8MW),改變壓縮率也能變為連射模式,實則更似一門光束輕機槍。步槍槍管上還帶有有個榴彈發射管。盾牌自帶一個發電機,為內藏的光束加農炮獨立供能,光束炮的出力更能達到一年戰爭時戰列艦的水平(7.8MW)。光束加農炮兩邊掛著共四發導彈。盾牌內還藏著推進器以及備用的燃料棒。火箭筒在當時也是非常少見的武器配置,在經過彈頭改良等等技術革新的推動下,火箭筒口徑上雖然小,但是卻有充足的威力及精度。揹包上的特製光束軍刀能生成一個類似馬刀的寬刃,劍柄下部也能生成光束刺,柄上還帶著伸展式護手,非常有特色。為了彌補揹包左邊缺少的另一把光束軍刀,左臂掛點上增設一個備用光束軍刀基座,備用的光束軍刀則為當時的聯邦制式。兩柄軍刀均採用自動停機系統,只有在揮動的時候才會生成光束刃,以此延長使用時間,不過缺點便是光束生成器會有很大的負擔,雖然光束生成器已列為D級消耗品,但是戰場臨時更換依然有一定的難度。
作為本機的最大特色,應該是六枚編號為AEV/PFF93AR的翼狀感應炮。聯邦制式感應炮在經歷ARX-014P Silver Bullet的試驗裝備後,修改為三段式,中段自帶掛點,能互相組合陣列掛在機體揹包的左邊掛點上。通過機師的腦波操控,感應炮飛出後摺疊為匚字型。感應炮中段一邊的推進器提供推進的動能,另一邊則為功率達3MW的光束髮生器;感應炮兩端則是I.Field發生器,能形成I.Field管,以集成並引導光束的射出。雖然光束炮功率高,畢竟I.Field管的長度不足,集束性能並不優秀,通常都要較近距離攻擊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但是感應炮總共有六枚,在宇宙裡依靠有能力的腦波操作者能達成六個不同方位的攻擊,這對於只有一個防盾的MS來說極為致命。在設計階段,通過釋放感應炮並作出一定的排列,能聚合大量的I.Field,形成能防禦光束攻擊的I.Field膜。到了實戰之時,駕駛員阿姆羅憑藉高級的腦波操控技術,出乎設計者意料地利用4到5枚感應炮開啟了一個錐體式的I.Field防護罩。只是這項技術在低要求的光束盾普及之後便不再被提起,成為黑科技,直至到U.C.0150年代LM314V24 Victory 2 Assault Gundam使用的米加光束盾才算復出。
RX-93 νGundam從設計到出廠前前後後總共才3個月,可笑的是,就在本機的組裝線附近,便是A.E.公司為Neo Zeon生產的AMS-119 Geara Doga的生產線。而後,νGundam更因為戰況緊急在未安裝感應炮的狀態下匆匆出廠運到隆德貝爾旗艦拉 凱姆(Ra Cailum)上。由於感應炮要到艦上再組裝,其實際列裝倒是U.C.0093年3月5日月神5號落下之後。在原定計劃中,νGundam的衍生方案有重裝備的FA-93HWS ν Gundam Heavy Weapons System Type和搭載12枚感應炮的RX-93 ν Gundam Double Fin Funnel Type。在民間更有傳言νGundam的測試機型為YRA-90A μ Gundam。RX-93 ν Gundam在第二次新吉恩戰爭的最後,伴隨駕駛員發揮出最大的精神力能量,其甚至演變為物理性質的動能。虹色的“極光”將即將墜落地球的AXIS拉出了重力圈。但是本機卻伴隨駕駛員一同消失於茫茫宇宙中,曇花一現。

設計參數

生產番號:RX-93

代號:ν Gundam

機體類型:阿姆羅定製NT用MS

製造商:A.E.

所屬:A.E.;Londo Bell

初次展示:U.C.0093年3月(未完成狀態)

最後出現:U.C.0093年3月12日(失蹤)

乘組員:駕駛員,位於胸部的全天周駕駛艙中,配專屬線性座椅,可添加備用座位

尺寸:全高23.0m;頭頂高22.0m

重量:全備:63.0t;空重:27.9t

裝甲材質:高達尼姆合金系

動力配置:超小型米諾夫斯基核聚變反應爐,功率2980kW

特殊裝備:生物感應器,精神感應框體,內置式維修臂,腳底抓鉤


推進配置:

火箭引擎:4 x 18300kg(揹包) + 2 x 12300kg(腳部)= 97800kg

制動噴嘴/副引擎:26個

工作性能:感測器有效距離:21300m;最大加速度:1.88G


固定火力配置:

2 x 60mm火神炮,彈鏈供彈;

特製光束軍刀(主),功率0.85MW;

制式光束軍刀(後備),功率0.40MW;

6 x A.E. AEV/PFF93AR翼狀感應炮,功率3.0MW,一次充能7發偽裝氣球(可內置詭雷)


攜行火力配置:

光束步槍,功率3.8MW,可調式壓縮器,附榴彈發射器,內裝1發榴彈;

多功能盾牌,內置光束炮,功率7.8MW,附4枚導彈

新超級火箭筒,4+1發裝彈,彈夾式供彈。


高達世界


牛高指的是最牛高達還是海牛高達?如果說最牛個人感覺應該是TURN A,直接分分鐘毀滅文明。如果是海牛高達,就是小說逆襲夏亞中騾子最後所駕駛的高達,其實也是為了賣模型整出來的!


Trunks15


其實都挺牛的,高達00劇場版剎那.F.清英最後的那個,軟件上有維達加持,信息量無限大,硬件上算是當時最尖端,粒子武器可直接割開行星表面,還能自己創造蟲洞穿梭時空,等等,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