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種莊稼不賺錢,大片大片的耕地種上了樹,這種現象正常嗎?

鄉村糧油坊


我覺得這現象,綠化了環境又有收入,當然也有不好,就拿我們海南農村來說

1、,以前大家沒有種樹木的時候大片的地都是荒蕪的,但是這些年大家都知道了種一些經濟作物能掙錢就都開始種上了。

前些年是種橡膠樹,大片大片的。那時膠價很好,但是這些年膠價一直很低迷。

但是檳榔的價錢都不錯,所以我們這裡的農民都種上了檳榔,只要有空地就種上,經過幾年就成林了,我們農村看起來風景相當不錯,和森林公園一樣。

農村家裡屋前屋後也會種上檳榔或者椰子樹,美化了環境。淨化了空氣,生活在農村每天都能呼吸新鮮的空氣。

2、因為農村裡的年輕人一般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在家裡的地裡種上樹以後地也就不會荒蕪,而且樹木好管理很多,只要一年施肥一兩次,除草一兩次就可以了,放假回家時就可以去管理。樹木長大以後基本也就不用除草了。不過橡膠樹每天要割膠,所以現在很多人嫌麻煩,都砍掉種別的容易管理的經濟作物了。

3、還有很多種水果比如荔枝、龍眼,菠蘿蜜等等,這些就是收益遠比耕地要賺錢的,所以農民當然要選擇種植樹木了。

4、大片種植樹木以後的缺點也有,比如植物品種單一,很多野生植物,野草都消失了,我們這裡農村以前有很多野果,野草的,我奶奶以前經常把這些野草做藥,現在很多野草都找不到了,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野果也找不到了。


農村芳哥


首先,我想說下我們家這裡,不論種地還是栽樹,都不掙錢!地太薄了。我家現在有5塊地,大概6畝地吧!租出去一塊,每年1000元。剩下3塊栽樹,一塊種玉米。一塊楊樹林,長了10年賣了4000塊。一塊板栗,每年大概800元。一塊核桃樹,每年長不太多核桃,種玉米的,年景好的話,能賣1000元。也就這樣了,前幾年鼓勵退耕還林,現在好像又鼓勵退林還耕了。至於說賺錢,真正的農民在土地上是賺不到錢的,其中的辛苦難以想象。自家的地裡邊,不種作物的話,會被人家笑話的,


炙薪


以前的莊稼地栽種果樹在我們這邊好像是一個比較正常的事情,我們這邊山地比較的多,所以很多人都把以前種莊稼的土地栽種上了果樹,只有一些離家比較近,土地比較肥沃的地方留下來種莊稼了。

當然了造成這種現狀的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種地不賺錢了。以前的時候種莊稼一畝地能賺個千八百的,大家都感覺挺好的。而到了現在,種莊稼一畝地還是能夠賺個千八百的,大家就感覺種地真的不賺錢了。

就拿最簡單的人工來說,以前種一畝地的玉米按照六個工算,那時候錢比較的實,人工也比較的便宜,一天一個工才二十塊錢。這樣算下來一畝地的淨利潤還能夠到七八百塊錢。現在的人工應該是一百到兩百,一畝地的收入去掉人工基本上就剩不下多少錢了。如果遇到那種不好的天氣,可能都會賠錢。

栽種果樹的話,收入就會比較的高了。就拿我們這邊種的最多的桃樹來說吧!我們這邊一畝成年的桃樹,正常收入的話應該在五千左右,如果遇到豐收年七八千應該也可以。不過前提是你要管理好這個桃樹。因為栽種果樹的話,想要賺錢最主要的就是靠管理。

當然了除了管理以外,還有就是品種的問題。從最近幾年的桃市來看,我們這邊蟠桃算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品種。每年的價格都比較的穩定,而且結果率也比較的高。

對於耕地種果樹這個問題,在平原地區應該不大常見,最主要的還是在山地地區。因為現在平原地區可以採用機械化種植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工,從而提高畝產的淨利潤。


臨沂百態


我家鄉也有許多耕地變成了林地,但這是個好現象

我是山東省淄博農村的人。山東中部地區,主要是以丘陵為主。我家家門前就是一座山。山上以前都看了地,主要是種糧食的。

以前的時候啊,山上是耕地。一到冬天來看著就光禿禿的。夏天那個大雨一下,都是泥的水就從山上滾下來。收成也不好。

後來漸漸地大家就不種地了。基本上都種上了樹。山楂樹、小白楊、蘋果樹。

就說我家裡來說收入是比種田要高一些的。然後現在這個山的環境也改變了不少。水土流失沒有那麼嚴重。一些村民還成了政府護林員,也有了另一部分收入。

當然那些適合耕種的,收成好的地還是種糧食。

宜耕則耕,宜林則林

並不是說以前的耕地種了樹,這種現象就不正常。

重點是適合種樹的地方種上樹,適合種田的地方種上田,這種現象才正常。

大家這種選擇也是市場規律和政府引導的結果

以前的時候農業生產力特別低。收的糧食少,大家沒有糧食吃,所以把一些不適合種田的土地也開闢成了耕地。這樣反而是不利於生態環境的發展,耗費許多力氣收入還少。

在政府和市場的引導下,這種狀況得到改變。對於生態環境和增加人民收入都是有益的。

至於會不會因為耕地減少就導致糧食產量的減少,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關係。

之所以種莊稼不賺錢,就是現在中國的糧食產量大幅增加。供給增加了,糧價自然就變低了。大家逐漸減少莊家的生產也是市場規律的結果。

而且國家十分看重糧食安全。如果糧食產量少了,自然會增加糧食補貼提高糧價進行調節。


回答不易,大家點贊評論支持一下吧~感謝o>_


老農大偉


現下屬不正常的正常。

從2008開始我家鄉大面積種樹了,是高密西鄉政府要求建綠色森林區的示範幾個鄉鎮。

高密大地九年十旱。山東最大的峽山水都見了底,種糧光澆水的錢能買回畝產量還有餘(農業種糧補貼,種子,化肥,農藥,地膜,人工等資金另算)。

種樹政府雖免了農業補貼,速生楊樹須八年左右生長期,賣給木業加工行業後每畝地每年純收入五百元以上。現今不行了,持續的乾旱不夠水錢。

由其這幾年濰坊地區下了幾次大雨,包括今年臺風“利馬奇

”,別的地方鬧了水災,高密卻安然無恙。

看來種樹也過時了,最壞是撂荒了。怎麼辦?這種情況土地流轉給誰?請支高招!


滄海舊曲


整片的種莊稼的一等土地,現在大片大片的種上了樹木,看起來不正常的事情,現在卻變成了現實,並且農民們還是樂意的,因為它的經濟價值要比農民種地生產糧食效益還高,投資小,無風險,農民才選擇種上了樹木,特別是我地種植的速生洋樹,它的經濟價值遠遠超過種糧食的純利潤收入。

造成大片良田不種糧食種樹的原因,還得從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說起。

改革開放後,農業也進行了改革,從原來的集體農業改變為一戶一田的小農經濟種植模式,在前期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工業經濟發展的速度增長了幾十倍到上百倍,農業的經濟發展只增加了三到四倍,有於工業的經濟收入帶動了物價的膨脹,其中也包括農民種地的生產資料,使農民種地無有任何收入什至賠錢的情況下,更進一步造成了雪上加霜,使農民種地生產糧食根本無有生存的餘地。這在國民經濟發展上,使農業和工業上的勞動者的經濟收入上嚴重失衡。

隨著我國林業加工業的迅速壯大,使林木的種植效益猛長,農民在種地生產糧食無有收入什至賠錢的情況下,無奈只有選擇棄農改林,才造成了現在的大量良田種上了樹木。可是作為不懂農業知識的人他完全不清楚,這是一種毀田現象。因為養好一田良田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要想使大片的原來的良田現在的樹林田地,還恢復到原來的良田的土質,是需要是一叚時間才能恢復過來的,在這恢復期間將會使我國的糧食產量受到重創。

作為現在的這種棄農改林的勢頭,還在繼續惡化,這將對我國的糧食安全生產和市場供應產生不穩定的因素。

作為國家現在應該加大力度制止,加大力度對農業進行補助生產,大力推動大型農場化生產,和提高農民的生活富利水平,把農民種地生產糧食和農民生活富利也納入到,國家經濟分配的大蛋糕中,使農民種地生產糧食上完全有了生活保障後,農民才會真正的回到安心種地生產糧食上來,如果到時還有農民違規的情況,國家政府加大處罰,到時候這些違規農民無話可說,在現在農民種地生產糧食無有任何收入什至賠錢的情況下,去說服制止農民改林種糧,卻實是無有任何說服力的。






純正農家蜂蜜


種莊稼不掙錢種樹正不正常。說不好!都來算算唄……

我們這邊一家人,最多也就十畝左右地。每畝莊稼好收成1000斤左右,每斤1元左右。去掉種子化肥農藥澆水。最多剩下來六七百塊錢。大師小神都會算。這些錢一家人沒法生活。不吃不喝,一家人有點小病這些錢就全沒了……農民沒法依靠種莊稼……喜歡種莊稼的農民,自己動頭腦想方法,看怎樣把地,變的更有效更有益…

環保是好事,綠水青山藍天白雲不敢說。街道整潔了,路面乾淨了,垃圾不見了。這是人們看的見的事。

環保!工廠車輛搞變革,建築工地大放假,礦山煤石全綠化,禁養違建不讓幹。種樹在不好……想想農民……想想以後……

想想喜歡種莊稼的農民,為什麼不願種莊稼?不能強迫種莊稼,不要不種莊稼就把,妨礙莊稼的都殺死……想想用什麼方法種莊稼,人們有生活保障,想想怎麼做,讓莊稼有價值?

都來說說…為農說事……為國分憂…





老農王五


莊稼不賺錢,農民把耕地種上了樹,這個情況是農民在權衡利益關係後作出的決定。

對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1、種莊稼不賺錢。


2、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父母年齡越來越老了,種上樹可以不用年年種,幾年後賣樹就可以了。對農民來講,這是一個最經濟的做法。


3、為了保證糧食供給,現在政府是反對在正常耕地上種樹的。僅反對不是辦法,還需要拿出辦法,引導那些有志在農業創業發展的人來做農業。


生態種植技術


這是好現象,環境空氣水土流失會有很大改善,增加林產品收入,減少化肥施用量就減少生產企業汙染,至於糧食嘛缺不著國外的大農場、澳洲大火過後的大面積土地都可以生產,我們一家這點地偏坡地費時費力不增產價格要與人家等同甚至與人家轉基因糧食競爭,包米、大豆一年比一年賤17年賣0.76,18年賣0.74,19年的昨天來給0.7元每斤,大豆也是如此,糧食在農民手中不值錢,只要都賣了糧食在糧商手了準長價,我真的太難了,所以我支持栽樹也已經栽並且還準備繼續栽直至全部栽到種糧食夠自己吃為止!



晨曦45525585


這跟當下農村空心化的趨勢有關係。

農村現在越來越留不住青壯年勞動力,大量的田地都要靠老人和小孩子去種植,這怎麼應付的過來?這種情況下, 有些農民選擇把土地交給留在村子裡沒有外出的家戶代種,一方面可以保持土地的肥力,不至於荒蕪,另一方面也能從中獲得一定的租金或者實物補償,但是,種地實在是太辛苦了,收入也太低了,漸漸的願意代種的家戶越來越少了,大家不願意把地荒蕪著,就想出了在地上種樹的法子。

  這種種樹可不是上面提到的在地上種果樹之類的樹,而是種一些桐樹、楊樹、榆樹等材樹,一來可以佔住自己的地,不讓別人佔了去。你想啊,如果地上都是樹,別人想佔你的地也不容易,如果上面沒有樹,每年多佔幾公分你也看不出來,所以種樹很快就被更多的農民接受了。另一方面,這些樹長成之後光賣木材都能賣好多錢,也算是一個收入來源。

  所以,這種現象的存在又是合理的。

現實中,也很少有人去對農田上種地去執法,要求糾正或者恢復耕種。這主要是因為,不管是農田還是林地,都屬於農業用地,土地性質還是沒有變的,其次當地的實際就是如此,執法的成本也是很高的。

  當然,如果你的農田上都是樹,肯定會影響臨近土地的種植,畢竟樹蔭會遮住陽光,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還是要自己耕種土地。

農業的發展還需要多方合力,才能漸漸走向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