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Liuming118


现如今国内一共存在着三个故宫,这三个故宫一个坐落在北京、一个坐落在辽宁沈阳、一个坐落在台湾台北。



北京故宫

在这三个故宫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存在当属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修建于明朝朱棣年间,到现如今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岁月。

虽然在溥仪退位之后,北京故宫就失去了其尊贵的皇宫地位,但是其存在感在历史中却一点都没有减少,在往后多年时间中仍旧作为东方宫殿的代表吸引着很多人前往参观。


而在民国时期,北京故宫其实就已经被开辟成了博物馆,拥有了供游人参观、游览的功能。

在进入现代之后,北京故宫的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多改变,仍旧作为博物馆以及宫殿遗迹供人们参观。

沈阳故宫

历史第二悠久的则是坐落于东北大地上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最早修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在当时,满清势力还仅局限在东北地区,所以他们所修建的宫殿自然也就坐落在了东北。

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宝座。

而在皇太极上位后,他则又对沈阳故宫进行了扩建,将原本并不是多么霸气的沈阳故宫扩建得颇具霸气起来。


不过在顺治被皇太极的老弟带入关后,这沈阳故宫却不再有什么人居住,接下来开始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摆设品。

当然,这并不是说沈阳故宫在清朝入关后就被遗弃了,在清朝入关后,沈阳故宫仍旧是有人看顾的,在一些特定时间里,那些入了关的皇帝们也会在巡视东北的时候专门到沈阳故宫中居住、凭吊一番,来这里感受一下他们祖先曾经的拼搏精神。

在乾隆时期,他更是数次下令让人对沈阳故宫进行了扩建,让这原本就已经初具霸气的宫殿变得更加霸气起来。

只是无论再怎么扩建,这沈阳故宫都总不如北京故宫那么霸气,毕竟沈阳故宫的总面积也才6万多平方米,而北京故宫的面积直接就达到了72万平方米。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是我们国内现如今历史最短的故宫,修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如今也才50多年的历史。

如果从历史的厚度上来说,这台北故宫根本比不过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不过要说馆藏的珍重程度,台北故宫就不输于其他地方了。

因为这台北故宫里的文物直接就是当年从北京故宫里运出来的。

在抗战爆发前夕的时候,为了防止北京故宫里的文物在北京沦陷后丢失,所以国民政府早早就转移了北京故宫中的众多珍贵文物。

在那个时候,北京故宫里什么文物最珍贵,国民政府就拿什么文物,几乎把北京故宫里的精华都给掏了出来,因此我们想想就知道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了。

而从面积上来说,台北故宫也有着很大的优势,那16万平方米的面积直接就把沈阳故宫给比了下去,不过台北故宫都是现代建筑,除了那些文物可以看一下之外,倒没什么好看的。


故宫不是专称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会有三个故宫的原因。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故宫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名称,“故宫”是一个泛指,只要是曾经的旧宫殿,都可以被称之为故宫,就如同博物馆一样,只要一座建筑规格足够、收藏了足够的文物,都可以被称之为“博物馆”。

而除了上面所说的三个故宫之外,最广为人知的故宫还有一个,那就是南京故宫。

这南京故宫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就已经修建,只是那个时候规模比较小,只能被称之为吴王府,后来是在他奠定了整个天下之后,这吴王府才被朱元璋扩建成了非常辉煌的南京故宫。


从面积上来说,这南京故宫的规模要比北京故宫大上很大,足有100多万平方米。

只不过在历经了种种劫难之后,这南京故宫最终还是没有幸免下来、消失在了那悠悠的历史之中。


孤客生


三个故宫分别建造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历史的见证。

最"年轻"的故宫——台北故宫:

1948年底,国民政府军队在内战战场上节节败退,已经日暮途穷,蒋氏不得不考虑退路,把宝岛台湾作为自己的避风港。

蒋氏是个深谋远虑的人,他不但在国民政府撤退的时候,带走了很多文化、科技领域的人才,还下令把华夏文明结晶的许多珍稀文物运送出去,以免在战火中毁于一旦,或落入他人之手。

那些运送出去的文物,就有很多来自北京故宫。


其实在全面抗战之前,国民政府已经把故宫里的很多珍宝运出,以防落入日寇之手,没想到时局如此不利,国宝很快又要面临转移命运。

据统计,国民党在离开大陆前,运到台湾的故宫文物一共有2900多箱。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南京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文物853箱,以及来自沈阳故宫、热河行宫、国子监等其它地方的文物482箱。

这些文物分几批运送到台湾,每次运送都有国民党两名少将一级的军官亲自押送,到场有三方交接。


蒋经国下令,所有文物必须有三个少将在场严格密封,启封时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场。如有丢失和损坏,军法从事。

1957年,在有关部门组织下,部分文物开始对外展览。

1962年,国民党决定在台北建造故宫,选址在台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当年即破土动工。

1965年台湾故宫(故宫博物院)竣工,总面积将近16公顷,依山傍水、宏伟壮观。

既然是故宫,建筑风格也是中国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风格别具一格,外面看只有两层,内部结构却有4层。


整栋建筑白墙绿瓦,因为梅花是谓"国花",全院呈梅花形。

其中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珍稀文物多达80多万件,文物保有量可谓空前绝后、独一无二。

最老的故宫——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之所以最老,是因为它建成时间最早,是明清两代皇帝办公居住的地方,大家都把它叫紫禁城。

既然是中国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建筑规模是最大的,建筑材料是最考究的,建筑工艺是最好的。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城中轴线的中心,不仅是中国皇宫建筑的精品,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古建筑(群)之一。


北京故宫位居世界五大宫的首位(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全部建筑仿造当时的南京故宫,工期长达14年(一直到1420年)。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目前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民间都传说有故宫的殿宇宫室一共有9999间半,被称为"宫殿海洋",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北京故宫呈长方形,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周城墙高达10米,城外的护城河宽达52米。

紫禁城内的主体建筑分为内宫和外殿两部分。


外殿部分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朝廷举行重大活动和仪式、开会的场所。内殿则由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部分组成,是皇帝和自己家属生活的地方。

最孤单的故宫——沈阳故宫:

说它最孤单,是说它因为位置偏僻,文物保有量少,客流量相对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来说要少的多。

沈阳故宫不用问,肯定是位于辽宁沈阳,坐落在沈阳市的沈河区,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也叫盛京皇宫。


东北是满清的发祥地,沈阳故宫是满清统治者没有入关前建造的皇宫,建造于公元1625年,距今已经有390多年历史。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全院共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大多都保存完好。

不过沈阳故宫的藏品被满清皇帝带到北京一部分,被国民党带到台北一部分,乱世流离一部分,留在那里的文物已经少的可怜。

尽管如此,这里收藏的文物也是稀世珍宝,比如努尔哈赤的剑,皇太极的腰刀和鹿角椅等都绝无仅有,价值连城。

但因为其历史悠久,沈阳故宫仍然是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无论是沈阳故宫还是北京故宫的建造都说明一个真理,历代封建统治者打天下就是为了奴役人民,自己纵情享乐的。

他们名义上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是替天行道,其实都是为了家族和集团的利益。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那些统治者在饱经战乱后,不去休养生息、不管百姓死活,去大兴土木,大建朝堂,给天下百姓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北京故宫建造的时候,所用的“金砖”都来自千里之外,所用的木材更是要翻山越岭到西南边陲去采伐,动用的劳工多达上亿人次。

他们不管是盛夏还是严冬,都要在这里像奴隶一样为统治者劳动,受尽苦难。

因此可以这样说,故宫的一砖一石,都浸透了百姓的血汗。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故宫,除了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也都凝结了劳动者的斑斑血泪。


历来现实


故宫,顾名思义就是以往的皇宫。其实不止三个故宫,总共有四个,分别是南京故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其中南京、北京、沈阳三座故宫是明清时期的宫苑,只有台北故宫不是皇帝宫苑,所以总共有四座故宫。

南京故宫

南京故宫,又称明故宫,大明王朝早期的首都并不在北京,而在南京,当时叫应天府。南京故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此时朱元璋还没有称帝,只是吴王。因而此时称“吴王新宫”。其规模也是按照王府的规格修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称帝后,建立了三个都城,分别是南京(应天府)、北京(开封)、中都(凤阳)。在其称帝的次年,人、物力都集中去修建中都城了,因而便暂停了南京故宫的修建。公元1375年,朱元璋又重新恢复了南京故宫的扩建,至1392年,基本完成南京故宫的修建。

后随着大明政治中心的北移,宫内建筑逐渐残破,至南明弘光元年,南京故宫中很多建筑都已坍塌,弘光帝也只是做了简单的修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秀全在修建天王府的时候,拆取了南京故宫大量的石材。湘军攻破南京后,太平放火烧城,而湘军也是大肆放火,经过这场浩劫这后,南京故宫基本荡然无存,只留下了断壁残垣。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就是大家熟知的紫禁城,紫禁城曾是明清两代宫苑,于永乐四年开始设计筹建,其设计蓝本便是南京故宫,紫禁城的修建前筹备了仅十一年,直到永乐十五年才正式开工修建。永乐十八年,紫禁城修建成功,不久朱棣便正式迁都北京。而以前的首都南京改为陪都。

紫禁城在大明统治时期曾多次遭大火,但很快又被重新修葺,至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成为紫禁城新的主人,后清军入关,李自成被迫西撤,李自成在撤退前,点火焚烧了紫禁城,仅部分建筑幸免于难。清军掌管紫禁城后,清朝统治者又重新修缮并扩建了紫禁城。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自此紫禁城改称故宫。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满清统治者入关前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建成于大清崇德元年。历时十一年左右。

满清入关迁都北京后,其政治中心逐渐南移,盛京成为陪都,沈阳故宫也就成为了“陪都宫殿”。沈阳故宫在乾隆年间又得到了多次改建和扩建。1924年,沈阳故宫为奉天省政府接管,后又于1926年,筹建为博物馆。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又称中山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建成,主要是用来收藏从大陆运到台湾的皇家旧藏、稀世珍宝等。因其收藏大量藏品,且其建筑风格仿照古建筑建造而成,因而也被成为故宫。


混沌聊史


台北故宫: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3批运走2972箱。一起运台的还有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852箱及其他单位文物。文物运台后,先存台中市,租借台中市糖厂仓库存放。1950年 4月,台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仓库落成,运台文物随即迁入新库存贮。1957年,在亚洲协会赞助下,在库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陈列室,公开展览所藏文物。1965年,在现址建成新馆。新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岁诞辰,命名为中山博物院。台湾“行政院”公布了《国立故宫博物院临时组织规程》,规定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文物由故宫博物院保管使用,将来国家统一后,迁台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归并故宫博物院后,故宫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运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开幕。至此,运台文物才得到一个适当的保存环境。运台文物主要为书画、铜器、瓷器、玉器、漆器、珐琅、雕刻、文具、图书、文献及其他工艺品,初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并入后,增至242592件。连同整理后的档案30余万件及受赠、收购1万余件,目前共有60万件。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宫吉祥物首度对外亮相,该吉祥物源自中国传统的吉祥龙凤形象,分别为龙“壮壮”和凤“美美”。2019年2月19日-20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和故宫博物院将联合于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是故宫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参观。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李泉涌


沈阳故宫是后金政权在老家东北建立的大型宫殿,北京故宫则是从元朝元大都的基础上,由后来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建成的,清军入关后,延用了北京的故宫。一般称之为明清故宫,或者叫做紫禁城。

而台北故宫,则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建立的一个文物博物馆,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在国共内战后期,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下定了决心,把老巢迁往台湾。把故宫的文物精品,都运到了台湾。

下面分别详细说明: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

一、沈阳故宫

中国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

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和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以及古建筑114座,至今保存完好,

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沈阳 故宫于1625年开 始兴 建,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沈阳 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清入关前的皇宫。1616年,明朝女真族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诸部的过程中,于今 辽宁 新宾 境内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建立“大金”地方政权。1621年进占辽沈地区,1625年由 辽阳 迁都至 沈阳 ,并在城内启建皇宫;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续建,并于1636年在这座皇宫中正式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清迁都 北京 , 沈阳 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两朝廿四位皇帝的。故宫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位于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北京故宫是第一批、第一批,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宫现为,藏品主要以明、清两代宫廷收藏为基础,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台北故宫:

国立故宫博物院,简称故宫(博物院),俗称台湾故宫(博物院)或台北故宫(博物院),别名中山博物院,为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以及台湾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15][17][18][19]馆舍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221号和台湾省嘉义县太保市故宫大道888号,一年可接待超过614万人次参访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参观人数第六多的艺术博物馆。

蒋介石在国共内战中失利,于是他的国民党退守台湾,掠夺了很多北京故宫的珍贵文物。

其中不少传世孤品,例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翡翠白菜🥬等等。

台北故宫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南京故宫、、、、和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


子非魚


故宫是古代皇帝的住所,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台北故宫虽然都是故宫,但背后的意义却不同。


沈阳故宫

公元1625年,努尔哈赤下令于沈阳修建宫殿,整体建筑仿照北京故宫,但规格不及北京故宫的百分之一。

之后,清朝定鼎中原,并迁都北京,沈阳故宫就此成为陪都。

在沈阳故宫中,还保存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一些日用品,清朝皇帝每次东巡都会在此住上一段时间。

而且沈阳故宫也是清朝的一座宝库,在清朝入关之初,其统治者担心江山不稳,因此历代统治者都会将中原珍宝运往沈阳故宫,不过这些宝物因为战乱大多都已经丢失了。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在永乐十八年建成,明朝皇室是第一代入驻者。

在明朝灭亡之后,清朝的统治者入驻北京故宫,此后的北京故宫见证了两代王朝的兴衰。

北京故宫整体建筑规模宏达,气势磅礴,是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而且还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故宫中,最常见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龙”,据统计,仅仅出现在宫殿中的龙就有四万多条,可以说是龙的世界。


台北故宫

在老蒋离开大陆后,他下令修建了台北故宫,这座建筑于公元1962年开始修建,整体建筑占地16公顷,内部珍藏了从大陆运来的国家文物。

不过这座建筑算是仿古建筑,看起来有点类似北京故宫,但两者不论是规模,还是历史价值都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只从外表看来,北京故宫以红色调为核心,而台北故宫以黄色和青色为主,算是比较明显的区别。

虽然有三座故宫,但北京故宫才是最重要的建筑。


东方大史


故宫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宫,可台北皇宫并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较特殊,台北故宫确切地讲应该是叫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宝。

大家最熟悉的故宫应该是北京故宫,它位于北京城内,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居于世界五大宫之首,至今已经580多年的历史,多数人都去领略过它的风采。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于永乐四年开始筹建,北京原来叫应天府。这里原是朱棣的封地,他夺得皇位后,在南京称帝。可是他始终认为应天府才是他的龙兴之地,所以一直想把京都搬到北京。

经过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宫建成,朱棣也终于圆了他回北京的梦。

故宫大多修建宽大壮丽,这样才能显示出天子的尊贵和气派,唐初骆宾王有诗云:“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这正是要通过故宫的气派来显示皇家的无上尊贵。

(朱棣)

北京故宫又叫紫禁城,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有典故的。紫气本就预示着吉祥之意,紫微宫又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而人间的皇帝自称是天之子,皇宫又是禁地,不可以随意出入,所以又叫紫禁城。

现在北京故宫是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它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不可估量,研究人员们也正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始建之初,曾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好东西都被带到了台北,放入了台北故宫,事实并非如此。

(台北故宫)

有这种错觉是因为北京故宫太低调,许多东西都被收藏着没有被展出,另外就是故宫太大了,没法一次性逛完。再加上北京故宫的展品都被放在旧木质的展厅里,不能进行随意改造,没法用现代化手段使展品更加美伦美奂,所以会给人一种错觉。

台北故宫也是三大故宫中最年轻的一位,也叫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山博物院,位于台北京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1948年12月22日,大约65万件国宝文物乘着海舰来到了台北。这些文物在战争期间几经漂泊,先是被运到南京,随后又被送到台北。这样大规模的文物迁移,在历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教育中心,它让人们对祖国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清朝初期的皇宫,这是我国关外唯一一座皇家建筑。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故宫就成了陪都。

天命十年,努尔哈赤在沈阳定都,并开始修建皇宫。后来清朝入关,这里变成了陪都,但它的地位始终不减,因为这里是清朝的龙兴之重地,所以一直倍受清朝皇帝们的重视。

康、乾、嘉、道四位皇帝还曾先后10次来这里拜谒祖先,以表达自己对先皇的开国之功的仰慕之情。朝隆皇帝还曾把北京的珍宝源源不断地运到此地进行收藏,表示自己不忘根本,从而奠定了沈阳故宫的地位,使它成为三大故宫之一。

(沈阳故宫大政殿)

1961年,故阳故宫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三大故宫虽各处不同地点,但都因为其中保存的珍贵文物而名闻天下。这些历史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无论是故宫建筑的一砖一瓦,还是那些稀有的珍贵之物,无不彰显着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那是人类共同的珍宝,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千水千山


北京故宫

明朝早期叫做皇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叫做紫禁城。

明清时期作为皇家的宫殿,守备森严。

民国元年到民国十二年,作为逊清小皇帝溥仪的暂时居住地。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故宫内现在保藏有100万件文物,定时展出。

位于北京的中轴线,占地72万平方米,里面房间数量多达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北京故宫现在是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之一。

北京故宫的雪天绝美,初雪落下,每年都会有游客专门去看,也有媒体争相报道。

故宫内长年生活着一批宫猫,十分可爱,游客很是喜欢。

沈阳故宫

又称盛京故宫。清朝迁都后,称为“陪都宫殿”“留都宫殿”。

皇太极在位期间建造完成,是清朝最早期的皇宫。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就出生在沈阳故宫里永福宫。

满清入关以后,康熙帝曾三巡盛京,住在沈阳故宫;乾隆帝东巡盛京时,还对沈阳故宫进行了扩建。

沈阳故宫的建造风格更具少数名族风格。

比如呈梯形的凤凰楼,也有象征八旗制度的十王厅,是满清皇族日常“上班”的地方。

沈阳故宫内,珍藏着大量宫廷艺术品。

到沈阳,一定要进沈阳故宫看一看啊。

台北故宫

建造于1962年,1966年对外开放。

相比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建造得最晚。

馆内有69.6万件藏品,展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镇馆之宝有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富春山居图》......

如果路过台北,不要错过喲。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台北故宫,各自有独特的建筑风格,皆有大量珍贵藏品,都值得走进去看一看。


午后红茶在面前


知识不够,闲话来凑。

很遗憾,台北故宫我没去过,其余两处有幸参观过。

先说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的产物。朱棣靖难的这段历史就不多做解释了,他成帝前被封为燕王,驻地就是今天的北京。

登基后,蒙古后裔不停的下来抢劫,而当时北平也实在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将才,人呢?这么大的明朝还没有一个能打仗的了?还真没有,朱元璋杀了多少先不说,就剩下的有限几人,要不就是还没到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要不就是刚刚被朱棣靖难了。一时也没有人选。这朱棣一想,这不行啊,这在家呆着心里也不踏实啊,再说了,朱棣本身就好战,哪能受得了这窝囊气。

迁都,啥也别说了,我把家按北平,我看你还敢来不。于是就下令迁都,在北平建起了皇宫。这就是北京故宫初建的目的。当然,迁都这么大的事不是那么草率就决定的。这里面有没有政治需求,各位小伙伴自己下去钻研去,这里就不做解释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再深挖一挖。这里只是交代北京故宫最初只是朱棣的家。

沈阳故宫。这个不是太熟悉,但是也是知道一点皮毛。

和北京故宫一样,沈阳这座建筑也和迁都有些关系。

话说努尔哈赤有一天早上起来,就把人都召呼齐了说:我决定了,一会搬家,大家都去沈阳,别和我说不同意,我说了算。就这样,努尔哈赤政权就雷厉风行的去了沈阳。

到沈阳后这个大个政权得有个办公地方啥的,于是修建了两个办公室:一个叫大政殿,一个叫十王亭。这就迁出了沈阳故宫的故事。当然,和北京故宫不同的是,最开始努尔哈赤不住这里,这是单位。不是家,后来经过100多年的建设,最后到咱们乾隆大帝手里才算完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沈阳故宫了。当然,历史细节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最后说说台北故宫。它其实相对简单多了,一句话:放置文物的展厅。当年有许多文物漂流到台湾,由于当时时局复杂,这些文物在台湾还住过好长一段时间山洞。如果有人来看参观,就在山洞里,打开箱子,拿出宝贝,放在箱子上看,看完再放回去。后来条件成熟了。建立了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些文物才算有了家。

综上所述,这三个故宫咋来的,都有了交代。在这里,多句嘴。虽然都是故宫,也都是博物院,与台北故宫不同的是,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在建筑本身就是文物,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两座皇家宫殿承载着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和璀璨无比的中华文化。岁月静载,这沉淀下来的厚重却是别处遥不可及的。相信每一位站在太和殿前都会有一声惊叹吧。

PS 我姥姥


姑苏表哥不慕容


故宫,故宫,曾经的皇宫。因此三座故宫之中有一座是假故宫。


在5000年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封建王朝和统治集团。这些封建王朝和统治集团在自己的统治领土范围内都曾经修建过用来供皇帝及皇室其他成员使用的宫殿!

但是不幸的是,由于中国历史上战乱不止,再加上中国建筑多以木质结构为框架。因此许多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居住的皇宫都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而大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享国接近300年。清朝的早期政权后金国发源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曾经与大明王朝并存了几十年。后经政权不断的发展壮大,与大明王朝之间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在这期间,已经开始不服明朝管制的满族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在完成了统一满族和蒙古等关外游牧民族地区之后,在中国的沈阳当时的盛京修建了属于自己的皇宫。这便是沈阳故宫的来历。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几十万大军攻入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随后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攻驻扎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却不想在吴三桂和满洲八旗子弟的联合作战下兵败如山倒!闯王李自成率领残军撤出北京城。将这座皇城拱手让给了满清政府。


随后在摄政王多尔衮的主导下,顺治小皇帝从盛京皇宫搬入到了北京紫禁城之中。因此这座大明王朝的皇城便又成为了清王朝的统治中心。这座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得以保存完整而且不断修建完善,继续发挥着它的作用。这便是北京故宫的来历。

而至于台北故宫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冒牌货。台北故宫完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催生出来的时代产物。台北故宫并没有用来供历史上的哪位皇帝居住或者作为权力的中心存在过。修建台北故宫时,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早已经灭亡了50年。



而之所以在台北修建这座故宫,是为了用来存放和展览那些从北京故宫和南京博物院运来的中国古代珍贵文物。老蒋和小蒋在离开大陆之时,将这些属于中国人民的珍贵文物全部偷偷运到了宝岛。


实际上“台北故宫”的真实名字并不叫台北故宫。它真实的名字叫做台北故宫博物院。修建于1962年,一期建成于1966年。后面又多次经历扩建工程,虽然其开始建设至今不过只有短短的50多年,但是由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存放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因此在三座故宫之中反而很有影响力!

我们期待三座故宫,尤其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之中所储存的文物能够早日的团聚在一起,尤其是那些本放置于北京故宫之中的文物,北京故宫之中依然为其虚位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