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1不等于2,对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传说中的LV6


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在正常的情况下是1+1等于2的,但有很多情况下也是1+1不等于2的不是吗?比如说1滴水加1滴水就可以是等于2,也可以是不等于2不是吗?这种情况太多太多了。这对我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任何影响啊,因为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多变的不规律世界里。不是吗?!



笑萌萌大叔


我是科博熊,遗落在世界角落的知识,等着我们一起发现。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科学知识。

如果1+1不等于2,这显然不可能,数学上就是等于2。那么,怎么让1+1不等于2呢?

这样的话,我们就改变思维:

  • 把1看成一个符号,比如说A。

  • 把+看成一个运算符号,比如说*,或者看成是法则,或是两个物质的相互作用。

  • 把2看成一个符号,比如说B。

  • 把=看成是发生作用后的结果吧,由于1+1能推出等于2,已知2不能推出前面是1+1。所以等号是有方向性的,所以我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吧。


因此,1+1=2就可以转换为A*A =》 B


所以这可以理解为,集合A与集合A它本身发生了某种作用,然后变成了集合B。

所以问题转换为:如果集合A与集合A发生某种作用后不再形成集合B了,会怎样?

其实,这事挺平常的。

将两个同样重量和速度的小球相互碰撞,也就是说自身参与作用,有可能得到两个静止的小球,也有可能侧面撞击而飞出去。

如果世界突然1+1不等于2了。

这就像以前小球在一维空间,按常理经验,根据动量守恒,应该会两球停止。突然小球并不是停止了,而是消失了,也许可以考虑世界是否突然进入了高维空间。

应该有一个隐变量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当然在量子世界这样荒谬的事情经常发生。

就比如我们一看这有一个苹果,正准备数另一个苹果。。。

咦!?另一个苹果怎么消失了?


科博熊


当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出现1+1≠2了,严格说是x≤1+1≤y,虽然我们目前并没有感觉到世界有什么变化,但那一天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必将是带来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相位。

一、数学中的1+1≠2在哪出现的?

见下图,你是否觉察出图中这个式子的错误了呢?

如果您是物理专业的毕业生,那么一定还记得有一门叫做“数学物理方法”或者是“复变函数”的课程。上面这个等式只不过是复变函数中的一个简单的习题。它当然是错误的,错误就在于(-1)^(1/2)的值不止一个,而是等于e^(k+1/2),k=0,1,2,3……,它有无限多个值。这就是复数的世界。

因为有了离散的群体,所以我们有了整数;因为整数的比值有可能不是整数,所以有了分数;因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于是我们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实数;通过把负数做幂运算,我们就可以把实数再扩大为复数。

一个复数由实部(实数部分)和虚部(虚数部分)构成,比如z=x+iy,其中x,y是实数,利用著名的欧拉公式e^(iθ)=cosθ+isinθ也可以把复数写成z=ρe^(iθ)的形式,其中ρ=(x^2+y^2)^(1/2)是z的模,θ=arctan(y/x)为z的幅角。

二、相位是如何影响量子力学的?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微观粒子体系的状态,用一个波函数ψ来完全描述,而波函数ψ是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矢量。在空间中找到某粒子的概率是ψ模的平方|ψ|^2,也就是概率只跟这个矢量的长度有关,而它的相位,在取模平方的过程中将被消去。

欧拉公式的变换有点像是把直角坐标变换到极坐标的感觉,在相同的ρ不同θ的情况下“矢量”的长度并没有改变,物理学家管这个e^(iθ)称为相位因子。而实验中能测得的物理量只是波函数模的平方,也即是概率。所以在量子力学的早期,有些物理学家们并没有重视这个相位因子。

1959年,阿哈罗夫和波姆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提到电子干涉中,波函数ψ的相位可能会受到磁矢势的影响。第二年,实验物理学家钱伯斯就做了这个实验。

三、那么什么是AB效应呢?

上图中是一个改进的双缝电子衍射实验示意图,承接屏上有荧光物质,当电子打在屏上时会发出光亮,就可以知道电子主要落在屏上的什么地方。而B是一根通电螺线管,磁场被封锁在管内。实验先在没有B的情况下进行电子干涉,在承接屏上得到电子干涉图样。

然后加入B,B是一个小范围的,非常靠近双缝挡板的通电螺线管,不会阻挡到电子的运动。从理论上说电子并没有经过磁场,承接屏的图样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实验事实却让人惊讶,承接屏的干涉图样改变了,电子的运动发生了变化!

这个实验最爆炸性的结论是,仅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不是完备的,磁矢势也有物理实在。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想想,为什么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各处的亮度改变了?你可以说是打在某处的电子数减少了,而打在另一处的电子数量增加了。但是考虑到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我们应该认为这是相位原因。

既然电子是波,那么就会发生相干叠加增强和减弱;实际上这个电子的干涉实验就是在证明这一点。而是必须考虑到相位的想干叠加。

形象地说,这种叠加不是1+1=2,而是x≤1+1≤y这样一种形式。具体等于多少,这要看所处的相位。所以AB效应造出的影响,是改变了电子的相位,使得某处本来发生相长干涉的地方发生了相消干涉,造成承接屏图样的变化。

结束语

AB效应实验之后,物理学家们对于量子力学相位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的成果也越来越多。1984年英国物理学家贝利发现在几何相中的一种依赖于含时参量的相位,称为贝利相,在物理学的其他领域如量子信息,凝聚态,量子光学等有着重大的应用。量子力学的相位的研究,依然是21世纪理论物理学最前沿的问题。

正是因为量子力学的相位,才有了量子力学的相干叠加,才有了不同于平常世界1+1=2的量子世界的千奇百怪。


郭哥聊科学


如果1+1不等于2,那1就开心了,想等于几就等于几,天天在别的数字面前炫耀,想成为谁就成为谁。

对于世界的影响也是非常大,可能会造成世界大乱。

比如一个卖菜的会说:“我卖给你的菜已经给了你两根菜了,你要付我一万根菜的价钱给我。”买菜的说:“凭什么要付给你一万根菜的价钱?”卖菜给买菜的讲理了,因为“我现在要让1+1=10000,所以你要付给我”。最后为了这个事两个人打起来了。

例子1,2,3,…………

朋友们:你说世界不是要大乱了吗?




智宇思维


不会有什么影响的,按10进制加法运算1+1=2,我们除了有10进制,还有很多其他的算法,一周七天的七进制,1天24小时的计法,1小时等于60分的60进制,还有24节气的24进制等等,都是不同的计算方式,所以无论1+1是不等于2还是等于其他的,关键是有一个大家达成统一共识的计算规则和场景,您觉得呢


奥秘传播


影响很惊人。比如,一棵树加一棵树,不等于两棵树,一个人加一个人,不等于两个人等,那就会融在一起。我估计只要科幻电影里面才会有。



科学a宇宙


就会变成田[捂脸][捂脸][捂脸]


玻璃小王


1加1大于2,而是等于11,团结就是力量…


用户5035147111754


能有什么影响?人为规定的符号或者规则而已,相对地球而言,人类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人类制定的那点规则,在地球长久的生命中浪花都不算一个。


暴走老庄


如果这个等式不能成立,那么我们现有的数学体系就会完全被打破,完全要重新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