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家庭,是所有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缩影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3期

图 | 陈卓 文 | 孙笑天 陈卓

全文约2225字,细读大约需要5分钟

2019年12月29日晚,武汉最早的7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转运至金银潭医院。从那时起,金银潭医院的抗“疫”之战正式打响,也拉开了全国抗“疫”的序幕。这场与病毒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持续月余。在这所以传染病防治为主的医院里,六百多名医护员工一路逆行,全部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在这群医护员工当中,三十多对夫妻患难与共,直面疫情,与死神争夺生命,让患者看到希望。他们当中,有的夫妻近在咫尺却难相见;有的夫妻放弃了与远方亲人的团聚;有的夫妻与父母、儿女身处一城,却只能隔空思念……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家庭,是所有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缩影。

丈夫黄汉平(54岁) 妻子张丽(51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黄汉平担任医院北二楼医疗顾问,并负责南三楼隔离病区查房工作,妻子张丽是南三楼病区主任。

两人是湖北医学院 (现武汉大学医学部)校友,毕业后结婚,又在一起工作。2003年,两人一起参与了武汉抗击非典疫情的战斗。两人的女儿已经出嫁了,“所以面对疫情,我们没有任何顾虑。”

夫妻俩家住汉阳,从医院到家每天往返五十多公里。疫情暴发后,两人经常加班,尤其是张丽,常忙到凌晨,但不管多晚,黄汉平都会等在办公室,开车载她回家。

夫妻俩希望,武汉在樱花季前恢复如常。那时,他们想好好休息下,一起回母校看看樱花。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张丽(左)和黄汉平在隔离衣上互相写下名字和祝福的话语,穿上隔离衣,大家都长一个样子,只有写下名字才能认出彼此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一位张丽主治的患者病情有了很大好转,查房结束准备离开时,患者双手合十向她表示感谢,她说:“这是作为医生最开心的时候,证明你为病人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丈夫邓雄波(36岁) 妻子谢家强(35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邓雄波是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妻子谢家强是耐多药病区的护士。

疫情暴发之后,医院的CT科室任务繁重,邓雄波和全科室工作人员倒班工作至今。谢家强所在科室改为隔离病区收治患者,工作强度大增。因为夫妻俩都在与病人密切接触,只好把儿子送到爷爷奶奶家,由老人照顾。一个多月来,为了避免传染,夫妻俩没有回过一次家,全勤投入到医院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

两人都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患者都能康复出院回归正常生活,这样大家才能早日与家人团聚。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谢家强正在准备患者需要注射的药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邓雄波在CT室值班,整理患者的诊断结果

丈夫刘炜(42岁) 妻子方国妍(44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刘炜现任北五楼医生,妻子方国妍是检验科护士。两人在医院相识相恋,2002年结婚,女儿今年高考。

女儿身体不好,重度贫血。疫情暴发后,夫妻俩把女儿送到了孩子姨妈家,托姨妈照料。

刘炜说,女儿从小接受熏陶,一心想考医学院,他尊重女儿的意愿。疫情结束后会帮助女儿学习。他希望女儿能考上自己的母校——武汉大学医学部。

方国妍止不住眼泪,“我们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注意到孩子的情况,直到春节前才发现不对劲,紧急送到医院接受了两天输血治疗,但因为疫情,治疗进行到一半就中止了。”她只希望女儿不要有压力,身体健康、平平安安。高考结束后,她想带着女儿去泰国或日本旅游,到海边玩。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说起重度贫血的女儿没能得到好好的康复治疗,方国妍止不住泪水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刘炜刚刚走出隔离病房,正在卸下防护装备,额头上、脸上,是一道道的勒痕

丈夫李华东(39岁) 妻子吴霜(39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综合二楼医生李华东和北五楼医生吴霜是广西医科大学校友,毕业后先后进入金银潭医院工作,2009年结婚,女儿现在7岁半。

孩子放寒假后,被奶奶带回了河南老家。1月20日,夫妻俩一起上了一线,随后,俩人分别住进酒店,见面都要戴着口罩,互相提醒对方注意防护、加强营养。

吴霜说,女儿一直想看大熊猫。待疫情结束,他们想休个年假,回老家一趟,接老人和女儿一起去成都看大熊猫。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李华东在查看患者CT片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吴霜在了解新氧气瓶的使用方法

丈夫涂超(46岁) 妻子程芳(43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涂超是南七楼ICU主任,妻子程芳是南六楼护士长,两人2001年结婚,女儿今年上高三。

2019年12月29日,涂超值夜班,接诊了7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人。从那时起,他再没回过家。随着疫情暴发,程芳也上了一线。两人根据医院安排,住到了不同的酒店,女儿则交由爷爷奶奶照顾。

“常年接触不同的流感病人,我不害怕,但我有些担心涂超。”程芳说,丈夫在ICU的工作非常繁重,经常熬通宵,担心他年纪大了,撑不住。

从女儿上高中开始,程芳就计划着,等女儿高考结束,一家人去一趟欧洲,但涂超一直没有答应。程芳说,上一次一家人出去玩,还是女儿初中毕业,涂超请了五天假,之后,他再也没有休过假。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程芳在护士站整理患者病例卡,繁忙的工作中电话不断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涂超在ICU查看患者状况

丈夫糜鹤峰(47岁) 妻子陈莉(51岁)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陈莉是医院后勤部食堂员工,丈夫糜鹤峰是医院120司机。

2019年12月29日晚,从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转运到金银潭医院的武汉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就是糜鹤峰和同事一起去的,当时随车的护士长就让大家上了三级防护,至今整个120团队没有一名工作人员被病毒感染,全勤在岗听候调令。

女儿刚刚参加工作,在江苏无锡上班。因为担心家人,女儿在封城当天凌晨坐高铁回武汉,现在家中照顾年事已高的奶奶。女儿的单位已经通知她等疫情结束之后再回去上班。夫妻俩准备等工作结束了,开车送女儿去无锡,也给自己放个小假。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糜鹤峰驾驶着自己120班组的救护车去消毒清洗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陈莉在食堂为劳累了一天的医护人员准备晚餐

战“疫”专题: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武汉金银潭医院抗“疫”夫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