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网上有人提问:哪些教育方法,曾惊艳过你?

别误会,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早上,5岁的儿子刚起床,就嚷嚷着不肯去上学。


这种情况,大多数妈妈都见怪不怪了,方法自然也是各显神通:


要么耐心劝说,温柔鼓励;

要么拿好吃好玩的“利诱”;

要么发脾气恐吓;

......


总之,无论如何都要送去学校。

可这位妈妈却不一样,她同意了,只是有一个条件:去捡垃圾。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她告诉儿子,如果不想上学,就得学会赚钱,只是因为年纪小,所以只能捡垃圾。

一听说不用上学,还能赚钱,小男孩像出笼的鸟儿一样快乐。

兴高采烈地捡垃圾去了。

可在烈日下走了3.5公里,却只换了2泰铢,约4毛钱人民币。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辛苦一天换来的钱,不够坐公交车回家,更不能买喜欢的冰淇淋。

4毛钱,什么都做不了。

最后,小男孩主动说:“妈妈,我想回去上学。”

不打不骂,甚至不唠叨,只通过一次“生活体验”,就让孩子从心底明白“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的道理。


这是多少孩子和父母,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毕竟,作为家长,谁不想轻轻松松就把孩子养好。


可就像大教育家卢梭说的,大多数父母都在“最无用的3种教育方式

”中打转:


讲道理:一遇到问题就苦口婆心,口水都说干,孩子依然无动于衷,下次依然会犯同个错误;


发脾气:不听话就大吼大叫,孩子表面认错了,也慢慢不再和你交流,变得胆小不爱说话;


刻意煽情:逮住机会就跟强调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变得压力山大,甚至产生逆反情绪。


我的闺蜜晓蕾,就曾是这样的妈妈。听听她的“打怪升级”之路,也许你会从中找到自己育儿难题的答案。


焦虑的妈妈,养不出聪明的孩子

方法正确,写作业也可以是“亲子时光”


去年寒假没几天,晓蕾就因为女儿朵朵犯起了愁:


都说,寒假是逆袭的黄金期,我家孩子倒好,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作业还一个字没动呢,你越催她越磨蹭,骂也骂了,吼也吼了,一点用都没有。


一想到人家孩子,都是趁寒假学这补那,我就焦虑得不行,开学可怎么赶得上啊……


其实,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朵朵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妈妈的焦虑情绪,反而变得更加磨蹭。


这样教下去,孩子可能永远都会痛恨学习。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在我的提醒之下,晓蕾开始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责任划分法:夫妻应该是互助的“战友关系”,你需要的是,有技巧地让老公主动参与到孩子教育中;


考点问答赛法:把枯燥的学习变成游戏,用“一问一答”的比赛方式,让孩子彻底爱上学习;


两个月后,一家人的状态都截然不同了!


老公一下班就会去陪孩子阅读写作业,再也不是过去的甩手掌柜;


孩子每天晚上都主动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来考点比赛呀?”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一家三口的亲子时光(爸爸在拍照)


开学后的第一场考试,女儿更是一举拿下了99分的好成绩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女儿最近考试拿到了99分,自信满满


今年寒假我还收到了晓蕾的一封信,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上去了,一家人的关系都有了180°的大转变:


以前我特别容易焦虑和暴躁,一到写作业的时间,家里就鸡飞狗跳,我老公都不敢靠近那个小房间;


现在好了,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事情,是我们一家人的“亲子时光”。


“垃圾教育”刷爆家长群: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这样的父母


有句谚语说:有志者,事竟成。


但如果不懂方法,这句话对教育小孩一点用没有。


严厉党:不做完作业不准睡觉,动不动就呵斥指责,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补课党:疯狂给小孩报班,结果孩子作业搞到半夜,上课就打瞌睡。


奖励党:变着法儿给孩子奖励,导致孩子失去了内驱力,没有奖励就不做事!


父母的每个举动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我们得先摸清楚怎么教,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一位懂教育的妈妈。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同时也导致大部分父母舍近求远,忘了自己才是孩子的好老师。


想要教出优秀的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理解原则的重要性。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培养孩子“自我认同的内心”。


很多小孩不喜欢提问,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的问题很傻。


但我从来不将孩子与别人做比较。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说过“快向哥哥学习”这样的话。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总是跟孩子说:你永远是最好的,有问题就问。


即便别人学会了,别人是别人,自己是自己。哪怕一百个人和你意见不同,也要把自己的观点堂堂正正地表达出来。


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

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最好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