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企业利用疫情打商业广告?

125664665


只要是没违反法律和违背道德,我觉得趁此时机穿插一点广告应该是可以的,因为通过利用疫情打商业广告传播得比较快和面比较广,所以很多企业都想利用这样的机会做宣传,毕竟现在很多企业都不容易。


永远保持正能量


在疫情期间广告蹭热点会受相关处罚的!仅就蹭钟南山热点的这两家来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广告发布的通告,提醒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严格履行广告主体责任,对发现的涉嫌违法广告线索,监管部门第一时间责令其停止发布,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查处。事实上,钟南山院士从来就不给任何产品代言。2005年,媒体报道了钟南山不做广告的事,“他们要给我150万,叫我说他们生产的一种药品疗效好,这件事情被我拒绝了,因为这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则。”拿钟南山形象做广告的案例一直不断。如果严重了会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说做广告需谨慎!不如把更多的精力去做创新做好服务!



娅馨儿


比如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在传播其车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时候,就有关上车门是欧洲,打开车门在北京的很有个性的文案。当然,因为北京空气确实糟糕,所以沃尔沃的这个广告语也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沃尔沃的空气净化技术是否那么神奇,没有亲身体验,也不好评价。

但是,空气净化技术,只是把空气中的粉尘和颗粒进行过滤吧,病毒属于微生物,即便空气净化器,估计没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吧?

所以,看了吉利汽车和名爵汽车的传播广告,虽然这两个企业都是自主品牌的优秀企业,在疫情中,也有很好的担当,但是,说他们的产品,能够杀菌消毒,是否有点言过其实呢?毕竟,净化和消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吉利汽车和名爵汽车,也不至于有先见之明,在自己的产品里,安装灭菌设备吧。

借势,或者说借助热点传播,是所有营销过程最喜欢使用的手段,但是,传播的借势,其实也要看时,就是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在疫情当前,举国抗疫的阶段,说自己的产品能够代替N95口罩,这到底是哗众取宠呢,还是虚假传播?

反正,感觉总是怪怪的。



晓晓梓尔


抗疫不光要有人力,还要有物力,财力,执行力等。是一场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大动员。

企业在捐财捐物的过程中,在公示的过程中,免不了要把企业的名称打出来。适当作一些商业广告,我感觉这无可厚非,毕竟它们都为抗疫出了自已的一份力。借此稍加宣传情有可原。企业也要生存。但还是要把握一个度,大肆炒作当然更不可取。在全国抗疫的形势下,反而会适得其反,更不能跌破道德底线。这有悖于企业发展理念,不利于企业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企业的理念是不道德不向上的。

至于说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以疫情为幌子把疫情为背景进行商业广告宣传,虽然没有违规违法,但是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上确实是不合时宜的。毕竟疫情正在发生,前方的医护人员,保障人员各部门正在日夜奋战。全国人民目前想的都是怎么战胜疫情

但话又说回来只要没有违反规定。且以疫情为背景的商业广告宣传有利于抗疫的顺利进行,借商品的宣传进一步使广大人民获得更多的防疫知识也未必是坏事。

其实前面说了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度。不能使人有反感情绪。


宅盲话象


建议打一些半公益广告好!容易得到大众的信赖,发灾难财的纯商业广告很让人反感。





分众David


应该给予肯定。

疫期愿意站出来的企业,内心还是想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在国家有难民众有需求的时期,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站出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好的企业家,没有傻瓜。他们不会在全国团结一心,共抗疫情这个时期,要求做一些过分宣传,来引起大众对他的厌恶。



趣谈西安


企业,作为社会的独特群体,为生存逐利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面对疫情,全社会精神紧绷的情况下,踩到人民底线那可是腹水难收。例如公益性质的捐款,捐物资,或提供软性服务利救灾、利人民的宣传或者行动就很不错!



视界快达


在当今的开放社会形成了一种“蹭热度”的说法。有些积极向上,能给我们带来积极引导作用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热度我觉得应该蹭。但是在全国都在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我们企业应该想的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不给社会国家添麻烦。真正做事的企业不用你去打广告,中国央视都会直接采访你的,老百姓不是傻子能分清楚是非。


成都市新楼盘


利用疫情传播正能量是可以的,比如生产防护服、口罩和消毒药品的企业生产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标准的可以做广告,便以商家、医院及时采购。


江城猫眼2


如果每个人都凭良心说话,做事,我想这个世界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偏偏有些人就是没有良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