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体练了两年,越练越爱,只是不得门径,刚临的九成宫,请大家指点?

筛月观风


写得相当不错!建议抬腕写字,你的笔画有些僵硬,尤其长捺;间架结构掌握的不牢靠,笔画位置有些字明显与字帖不符。个见勿怪。


盖乐世中一粒微尘


学习欧阳询两年,能够写到如此水平已经不错了,只有要坚持不懈的学习下去,从求精求熟求准上不到打磨历练,一定会取得不俗成就的。

从题主所附作品看,有些生,从技法到结构和点画字形的精准的都不够。我们知道学习书法有一个由生到熟在到熟后生的过程,显然作者还没有突破第一个生涩的阶段。

学习书法要坚持少而精,不可贪多,要从一点一画求精熟,在这个方面,题主有没有做到。因为作品整体表现出来的水平差不多,特别精彩到位的字并不多。几乎每个字中,无论是点画亦或结构都存在一些问题,但有有一些好的地方。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是过于注重的点画了,结构不太稳,点画间的气脉也有些不够连贯。

建议在今后的临摹过程中,要不断和原帖的比价练习,通过和原帖进行比较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不断纠正问题。从一点一画到点画的形态位置结构精准上进一步强化临摹学习。祝进步!


翰墨书道


从你贴出的字来看,练了两年,写成这样,确实进步不大。

问题主要是:

1、用笔犹豫,拖泥带水。

写字时,对原帖如何用笔不熟悉,下笔就会犹豫不决,墨水下注,笔画就会臃肿。

你写的字中,很多地方都出现这种问题。比如下图中的“帝”。

2、笔法问题较多。

书法不仅注重起笔、收笔,中间走笔也很重要,尤其是转折处最能体能笔法。

你的字中,上图“帝”的钩,又如下图的“则”的横折处,形成一个突出的“耸肩”病笔。

3、缺乏欧楷味道。

欧体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险”。所谓险,体现在两点:

一是瘦峭。欧体就如天安门的国旗护卫队,瘦高挺拨,紧致有力。

二是重心斜中求稳。欧楷的每一个字在书写过程中,看似随时会倾倒,可总有关键一笔让其重心平稳。

而你的字却如一位中年大叔,心宽体胖,四平八稳,过于平正。

建议:

1、改临欧阳询《化度寺碑》,同时辅以《九成宫》。

后者对你可能过于困难,而前者书写时间几乎与后者同一时期,艺术水准也很高,但学习难度稍小。

2、改进临帖方法。

拿到一本碑帖,不要急于通临,应将之按结构特点分类,一类类临习,先练单字,而后通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首先很高兴的恭喜这位朋友,如果两年练成这样,说明你临帖是很用心的,而且笔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欧体字是比较难写的。从你写的字足以看出你是很用心的。我写了将近20年才摸索出了一些规律。下边我说一说,仅供参考。

  • 写欧体楷书,一定要先练习笔画。这一点儿你做的已经很好了。
  • 一定要掌握欧楷字的规律。其中有两个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1、一个就是等距问题。横多找横的等矩,竖多找坚的等矩。比如说你洗的此字,如果四个等矩找到了,这个字就写好了,很多字里边都有这种规律。

2、欧体字里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就是黄金分割。说起来比较不好懂,但是你这么想,比如说木字旁,那个横要交在数的1/3的地方,不能说靠上就行了,不准确。这个我在我的视频里边偏旁的讲中多次说起过,如果有时间可以参考一下。

3、临写欧体楷书,一定要观察到它的特点:右倾,也就是说整个字看来是向右有所倾斜的。因为它的特点就是斜中取正。比如说,岂有此理的那个岂的上边那个山字。

总之,加上你现在已有的笔画的功力,再按照一定的规律。加之持之以恒的练习。你的欧体字将更上一层楼,我衷心的祝愿你终将达成所愿。我是边写边说书法是视界,一点儿粗浅的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我们共同进步。


边写边说书法视界


我试着来回答下题主的问题,主要为抛砖引玉,因为自己也是九成宫临习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去年一年基本每天都会写点,多少有点认知和看法,供题主参考。希望高手多多分享观点

总的来讲,题主写得挺好。

从两方面来说,结体和笔法

经常说嘛,结体为重,笔法次之。题主写的结构方面总得还是比较跟原帖相近的,看得出在写的时候还是比较仔细。有些字结体问题比较明显,有些小点。下面展开说下

1. 结构

常规性认知

我说的认知是指对字帖上字结体的认知感觉,规范字的认知习惯,就是有些字在写的时候下意思的按着规范字或者硬笔字的结体写法来了,举例子:

A:宝盖头的字,宝盖头,欧阳询都是点在秃宝盖偏左,而且基本都是比较明显的偏左,你写的两个”宫“字的宝盖头基本点在中间,包括后面写到的“云”“霞”两字里的宝盖头也是如此。

其实开始我写也是犯这个错误,因为我们平时看得多的规范字或者电脑楷书字体里就是偏中间对称的,这个就是我们常规性的记忆。

B:“水“字,明显的问题是左右两对翅膀(撇捺)的伸展对称问题,原帖里撇捺不是按着竖钩为轴左右对称的,撇斜度小,捺斜度大,就是撇收着写,捺伸展着写,下面是原帖字的部分截图,所以左收右放这个姿态是这个”水“字的味道。

左右对称这也是我们规范字结构的写法。

C: ”池“字里的三点水,第二点和第三笔的相对位置,原帖的第三笔提的起笔没有靠右,题主的提明显靠右,其实这也是我们规范字的写法,一般我们硬笔规范字的三点水的写法就是题主写的这样。

像题主这张字里面也有比较明显的这个特征,

A: ”有“ 横太长了,我们规范字里就是这样写的,对吧

B:”尤“ 竖弯钩,题主写的比较规范,倒是颜体的味道了,原帖欧阳询是往下走一下,魏碑的写法

C : "蒸" 字 是上半身 草字头和丞 的比例关系,题主写的是草字头比较薄,丞比较厚,这个比较像规范字的写法

所以,总得来讲,就是再观察仔细字里各个部分的相对关系,尽量克制自己原本的结体认知,当然这也是写字难的地方

2. 我的方法

A:首先是临摹的时候把字帖靠得越近越好,不知道题主临写的时候是不是字帖放书架上写得

这种方式我觉得不是太好,原因是 这样看字帖的字看得是很清楚但是看好后记住的结构笔画位置笔画形态什么的一低头写的时候其实又不是很清楚了,就是不能快速频繁地把在写的字和原帖字做比较和参考,头抬上抬下太累了

我的方法是比较粗暴,把买来的字帖一张张撕下来,写的时候字帖还能随意折叠,放在左边,能靠得很近,看得很清,眼睛左右稍移动就能快速对比

B: 怎么看一个字的结体

我谈的只是自己的方法哦,供参考

简单讲就是先全局后局部再次局部再到全局。

⑴先看你要写的这个字的整体,这个字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最直观的比方说九成宫的字大部分都是斜势的,而且是比较明显的左斜,那这个点你得抓住,马上去看它的左斜是怎么做到的?不同字造成左斜的原因不一样,这个看具体的字,如果是照着这个眼光去看,那其实是挺好找的,好的,第一点其实你已经抓住了;

⑵找特征性笔画,就是主笔这些,有些字主笔比较明显的,那就看清楚它长多少,斜度多少等等

⑶如果合体字,看看左右两部分相对关系,高低大小,上下结构也是这个道理

⑷看看横画等距这些布白均匀规则出现的地方

⑸最后再回到整个字,再捋一遍刚看出来的字的结构关系点

其实,写完字再去跟字帖对比的时候,也是按照上面这个流程去找问题就是了!

3. 笔法:

主要我觉得还是笔画方面题主可以再加强,特别是基础的点,横,竖这些。

这个就先单独拎出来练笔画,跟例字去对比,然后再到字里运用,再找问题。因为有时候单独写跟用到字里面去还是不一样。

写到最后发现说了这么多了,哈哈,太啰嗦了,分享了一点我的小看法和体会,供题主参考

祝更上一层楼!


黄小胖爱写字


我提一点建议:

一是可以取法“二田”,田蕴章的每日一字可以看看,那里面有些书法基本理论还是很有用,书法观念和价值观还算可以!但是记住一条可不要完全学习他,他的学像了,再出来就难了。

二是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说。你要搞懂两个问题——“中锋运笔”和“手腕运笔”!你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去学习。这个得自己联系,我在这说没用。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作用,请多多支持!





万堤方


1.

首先,了解下欧阳询这个人。欧阳询唐代书法家,以“欧体”闻名于世,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他的字体取法“二王”,他自己说自己书法:“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我认为他的书法就是两条特征:险/有劲。

2.从你的字体来看,应该是自己学习的。写出来的笔画只是有个样子,笔画的末端有些虚浮!基本的笔画应该没有练习到位,你要多多练习基本笔画。有一种书法叫做“铁画银钩”

3.个人的一点建议:

一是可以取法“二田”,田蕴章的每日一字可以看看,那里面有些书法基本理论还是很有用,书法观念和价值观还算可以!但是记住一条可

不要完全学习他,他的学像了,再出来就难了。

二是以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说。你要搞懂两个问题——“中锋运笔”和“手腕运笔”!你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去学习。这个得自己联系,我在这说没用。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作用,请多多支持!

<strong>

欧阳询作品

拾客


已经具有一定根基,只要注意加强一下基本笔画,其实,网上很多书法爱好者都在临习九成宫,相关的学习视频也不少,但真能做到临摹很像的为数不多,练习楼主除了九成宫,可以参照一下姚孟起的九成宫,可以增加字体的力度,个人观点。


名帖对临


爱,说明你练进去了。只有坚持才会达到高度。不过没有10-20年光阴,讲成就恐怕是不可能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1669c3eec81465bbba76783513a68ba\

窦国书法


练习欧楷同时学学行书,临帖要精临而不是抄帖,多和学欧书友交流学习,我习欧六年,一起学习[祈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0810a5be99e4ff5ac49469ed485ac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