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北上广月薪16000块不抵老家月薪3800块,为什么?

兵传媒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甚至是千真万确的。如果在北上深月收入16000元,真的不敌在三四线城市的月收入3800元。那是为什么,主要是生活消费成本的差异造成的。简单的算笔账,就能一目了然。假如你住在一般的地级市和县城,也就是三四五线城市,多数生活消费人均略在600元左右。住房消费,如果买房,多数在5,6千元每平方,如果租房,一房一厅多数在每月500元左右。其它如教育收费,医疗收费也比北上深低很多。假如你住在北上深,那你的生活消费就高得多。多数生活消费得人均两千上下,住房消费,如果买,均价都在6万上下,如果租,正规的一房一厅得6千上下。教育医疗消费比中小城市也要高出好几倍。其它费用都不去比较,就买房,租房比就可看出,北上深比三四五线城市高出十倍。安此比率,在北上深月收入要达四万左右,才能和三四线城市3800元相对应。这个账简单的很,谁都会算。所以在北上深月收入低于三至四万,是很难过得很好,实现财务自由的,是迟早要重回故里,在故乡安放肉体和灵魂的。


流广深


不管怎么说吧,各有各的看法,也不能强制说对与错,那就说说我自己的情况吧!

本人男,在北京,一晃4年多了,目前薪资税后18000,年终奖大概10万,以上就是收入。

开支方面,房租3000一个月,吃饭基本1500,出行大部分公交和地铁,偶尔打车,大概500一个月,买衣服生活用品等大概平均下来1000一个月,其他杂七杂八的也记不清了,按1000一个月吧!

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支出共计7000。净剩11000!还有每个月5000多的公积金,也都是自己的钱。这样基本上每个月最少净剩15000。

说说我朋友吧,他在老家县城,工资每月税前4000,税后差不多3600,没有公积金,基本上也算高薪了,房子是农村自建房,不要钱,吃饭大部分自己做,基本上一天20多,一个月按600算吧,交通都是骑电动车,偶尔打车,一个月按100算吧,其他买衣服什么的,不细拆分了,按500算吧。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支出1200。净剩2400。

以上,供参考!

个人观点,幸福感看自己怎么看待,我倾向于城市的18000!


奔跑的游侠


说这话的人一定是从没去过北上广拿过这样薪水的人——尽显了当事人无知。

北上广的16000真不如3800吗?

我们算笔账:
a北上广16000:房租2000(合租足够了)、吃饭70一天,每月2100(早餐10块,午餐30,晚餐30、)、其他开支算多点3000元,结余8900,年度结余11万,以5年为期限,每年5%利率,合计存款为64万。
B小城市3800:房租0、吃饭算1000,其他开支800,结余2000元,年度结余2.4万,同样以5年为期间,每年5%利率,合计存款为14万。
按照这个数值来算,到第五年时,北上广的回到老家,不工作,一个月也有2700的收入;而这个时候小城市的人,即便计算利息,也只有4000刚出头——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到8年或者10年后,北上广的人不想呆在那边了,回到老家,不工作也比小城市的人收入高!
PS:这里还没计算16000收入的公积金以及未来收入的递增,大城市是增量市场,按部就班每年涨薪收入都会很快突破2万,但小镇是存量市场,几年前3800,几年后还是3800.

从生活质量和机会成本看

从生活质量来看,一个月花7100无论如何也也比一个月花费1800来的高,别人可能用不错的手机,去不错的餐厅,看不错的电影,去不错的地方旅游;1800能够干嘛?蜗居在老家厮混罢了。

在一线城市所经历的成长,收获的知识,得到的眼界不是在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一个在北上广拿1.6W的人,去了老家省会大概率还是能拿1W以上。

拿我身边几个朋友来说,不少人不愿留在上海了,选择回归武汉当地分公司,不算绩效,底薪都在13K以上。

你在小镇,干着普通的工作,学习的过时的知识,去省会试试,看看有没有人青睐于你?


总结:说北上广月薪16000块不抵老家月薪3800块,不过是对自己无能的心理安慰罢了,大城市都是大浪淘沙,在老家3800,去了北上广最多也就5800,没能力还是底层;相反在北上广16000的人,哪天不想待了选择离开,去当地省会或者好些的地方,出路肯定不要比在小镇待着强多少倍。


蹩脚乌鸦


有一定道理。

在家乡,种点菜,不需要房租,平时的开支也比较少。尽管工资低,但节约开支少,还有结余。

在深圳,消费水平高。住房消费特高,像在罗湖区,租一个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得八九千元。当你能够领到16000元的月薪,你的消费肯定比月薪3800元要高许多。

有一朋友的儿子,在深圳上了七八班,一年收入有二十多万元。去年听他的亲戚说至今在外面租房子,每个月租金一万元多,他还说像他那样的条件不租好一些的房子,对不起自己,至今还欠外面七八十万元的债务。

人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如俭难,最后也没有什么结余。


金丘说今


胡说八道,一个月16000,租个5000的房好不好,在北京5000足够租一个不错的,离公司通勤半小时之内的房子了,我同学3500都能租个人大附近的小区,环境,安全性,交通便利性都很好。出门全打的好不好,一个月1500足够了,其实租的地方离公司近根本不需要好这么多钱,吃饭一个月3000好不好,绝逼比你在家做饭吃的好,这还剩6500呢,一个月省着点还能买个苹果手机呢。现在想看个电影imax都要上百了,你3800的工资,算你有车有房,养车不需要钱吗,开车不需要油钱吗,房子不需要交物业费吗,随份子不需要钱吗,你天天自己做饭吃的吗,不出去吃几顿?不买件新衣服?你手里还能剩下钱吗,家里有点什么事你能拿出钱来吗


紫霞狼45


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体验,孰优孰劣,全凭个人感受。

16000元的月薪,生活在大都市与3800元月薪生活在小城镇并没有多少可比性,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大都市收入高,节秦快,你必须以奔跑的速度去工作。当然你也有机会出入高挡会所,享受高级服务,见识一般人见不到的世界。

小城镇收入低,节秦相对缓慢,你可以慢慢的享受生活。当然收入限制了想象,你下大决心去旅游开眼界的地方,只是人家玩腻歪的地方。

大都市物价会高些,也只是住房交通吧。日常生活那要看选择了,选择高挡店面当然无话说。如果选择拼多多,全球都差不多吧!


晃晃悠悠的时候


北上广月薪1万六,不及老家月薪三千八,哪来的数据?这是在扯淡嘛?说说我自己的消费,我本人月薪过两万,但生活消费两千多。我一个月剩下近一万,不比老家的三千多香吗?

当然不能忘了房贷公积金生育金

对,我是有房贷,房贷也要一万多,但你别忘了房贷可以公积金还,而且收入越高公积金越高。如果月薪一万六,基础公积金加上补充公积金在上海能有五千,普通人买什么吃的穿的一个月能花五千了?还别说北上广的房子是增值的。

上海还有生育金,也是按照公司平均工资来的,我女同事生个孩子还赚了十多万,在老家根本就没有。我实在是没法理解北上广月薪近一万六,怎么就比不上老家四千块了。怎么算都比得上啊。

还别说有年终奖这个情况,说出这个问题的人,到底有没有仔细想过各项支出和收入呢?我反正完全不赞同,再说个实例。

再来说说我老家的朋友

我老家朋友是事业单位上班的,工资大概三千多,她还是住家里的,老跟我说钱不够花。毕竟女孩子一个月吃吃喝喝买买化妆品,还要聚餐,也要两千块。

小城市的消费能力可一点也不低,我在老家吃个面也要20块一碗。别说年轻人还要买个电子产品,手机也要不少钱,一个月三千块在老家也省不下多少的。反正我朋友在老家是月光,天天跟我说钱不够。我是很吃惊的,她的消费能力真的跟在大城市没差别。而我朋友这样的,并不是个例。

朋友说他圈子里都这样花钱,包括我看网上出的双11消费数据,三四线城市剁手能力可一点不弱。

最后

在差不多的消费能力下,北上广月薪高,老家月薪低,你会选哪个?

欢迎关注缓缓,500强程序媛,观点直接犀利,态度温柔坚定,一起成长~


缓缓在上海


谈的是“幸福感”。

我经历过这个阶段,可以分享一下。



一、幸福感的来源

职场人的幸福感,不是来自于工资收入的绝对值,而是来自于相对值。

16000和3800,在绝对值上肯定是16000更大。

但相对值却并不一定,尤其是涉及到幸福感。

几个自己的实际经历:

① 挣3800的时候,从住的地方到公司步行5分钟。挣16000的时候,从住的地方到公司单程60分钟。

我更喜欢5分钟的,这个行程会让我更幸福。

② 挣3800的时候,我每月房租300块钱,租了一个一居室我自己一个人住,悠然自得。挣16000的时候,我花了3500和别人合租,帮要排队,卫生间也要排队。

③ 挣3800的时候,每个星期我都有时间和朋友聚一聚,聊聊天、扯扯淡。挣16000的时候,人加班到深夜,周末还要加班。朋友好像都已经不太交往了。

上这几个案例你可能也要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幸福感可能在3800的时候我更多一些。



二、尽管这样,为何我们还苦逼的奔赴大城市

朋友问到要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推荐他去大城市工作。

去了之后会很苦逼,幸福感会少很多,除了工资绝对值高了一些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收获:

① 在大城市的见识也比小城市更多。

现在的职业发展,你的见识力就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空间。

比如在大城市共享单车、自媒体、互联网金融,对于你而言感觉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小一点的城市,这些可能前所未闻。

② 竞争环境让你的发展更加公平。

越是大的城市,工作环境和工作机会就越公平。当你有能力、只要你上进、够拼,就有机会到更好的公司去工作。

越是小城市,人情世故和关系就会越重要,这好像也是很多年轻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三、是追求短暂的幸福感,还是追求长远的发展?

对职场人而言,追求短暂的幸福感还是追求长期的发展,始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好比几年前有一篇叫做《逃离北上广》的文章,讲的就是职场人去追求幸福感,而选择从北上广逃离。

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当你在北上广工作了几年之后,发现你根本就无法离开。不是你的人无法离开,而是你回到小城市,根本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

比如我有一个在百度做地图研发的朋友,他就一度想离开北京回安徽的一个县城工作。

但他根本就没法离开,因为他回到那个县城可能只是做一个网站维护工程师,他的地图研发相距十万八千里。

没有一个合适的公司,对他而言是最痛苦的。

总结、16000和3800,在数量上没有可比性,我们能比较的,也只能是幸福感。

但既然工作你就要想好,你是要追求短期的幸福感还是长期的发展?

这一点非常重要。

关注@职乎哲也,国际认证职业生涯规划师,一个草根奋斗者。


职乎哲也


我也不同意这种说法。

北上广月工资一万六会抵不过老家月工资三千八,我很疑惑?

我虽说没在这些地方待过,我在深圳待过,说深圳消费高,也对,这个地方消费确实挺高,不过得看怎么消费,我认为得根据自己的收入来消费最为合适。

先拿租房来说,租高档公寓有几千上万的,租民房有一千多的,跑远点租关外民房有几百元一个月,再加交通费一个月三到四百元应该够了。

再来说用餐,有贵有便宜一点的,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以前也见到过一些可能喜欢耍酷的人在能吃饱搭配还不错的情况下还得加料,足足高出比平常人一倍多。房租加水电加交通费加用餐加外出游玩费用,再加购物还能剩下什么,肯定月光。

我认为看个人消费,有很多在市内上班,在关外居住。如果他们工资在一万六的话存一万不成问题。

而在老家一个人上班养活一家子,就不算家人就拿一个人来算,消费一千多,还剩两千,一年下来才两万四,十年下来有多少,先不算职位升迁部分。

要是让我选择我还是倾向于北上广的一万六。


湘西南老男孩


这样的话听来似乎有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就我所知,会说这种话的基本拿着老家月薪3800块的那些人,而那些拿着北上广月薪16000块的人在听到这样的话时,想想自己在北上广的漂泊艰辛,可能也会在心里默默赞同。

北上广物价高、房价高、消费高,就算在北上广月薪16000块,辛辛苦苦打拼10年、20年,可能还是付不起城市四环里房子的首付。

而在老家,有房有车,物价低、消费少,就算只有月薪3800块,也能每天过得优哉游哉,毫无经济压力。

但其实,北上广月薪16000块和老家月薪3800块根本不是两个绝对的数字可以简单进行比较。

一、在北上广得到的东西很多无法用金钱衡量

大家都知道回老家工作能得到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为买房买车而拼命。北上广月薪16000块,可能一个月下来也存不了几千元,而老家月薪3800块的,可能一个月能满打满算存下至少3000元。

但拿着老家月薪3800块的人,他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天仍然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还是义无反顾地跑向北上广呢?

因为在北上广,我们得到的不只是看起来很虚幻的高工资,更是大城市里蕴藏着的高品质生活享受和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比如,在北上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多,孩子能得到的教育资源更好,医疗水平也更高,各种物质的消费和服务都比老家要多得多。

在美国评论家简·雅各布斯所写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指出,城市不是一栋栋冰冷的高楼大厦,而是一个个空空的容器,人们可以在里面彼此交流互动,也正是在这些面对面的真实交流和互动中,新的思想会不断被碰撞出来。

她认为,人口稠密会加速知识的产生。在此基础上,他创造了一个很新的名词,叫做“知识溢出”。

亚当·贾菲据此计算出一个公式,就是城市人口密度每增加50%,人均生产力就可以增加4%。

所以,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服务和物质会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多得多。同时,我们个人的发展会比在老家工作的人要快得多。而这些都是用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二、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北上广月薪16000块还是在老家月薪3800块,其实只是两种选择、两种人生。

因为两者都各有付出各有收获。

在老家工作得到了安逸,得到了陪伴父母的机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自己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物质享受和个人发展的机会。

在北上广工作,得到了高工资和高享受、得到了更快的个人发展,但却失去了陪伴父母、享受温暖亲情的机会。

希望大家都能选择自己不会后悔的选择,珍惜自己身边的人。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